作者:鏈?煡 时间:2017-12-06 阅读:( )
姚文忠
2017年9月20日午夜,手机响了。“报告老师,瘦子桂学诚是正高了。”那个夜晚,我没有睡意,一直兴奋到天发亮。
正高就是教授,但是在称呼小学教师时,多称正高,而少称教授。时间过去一个月,对此,我还是想不通,何故?偏重应用而缺乏理论使然;囿于狭窄校园而无高楼大厦之故;发表少且不上核心期刊;参与的研究性会议缺少“大腕大咖”……
学生时的印象
小桂是我刚刚调回故乡时的学生。这个学生有点儿“扯眼睛”:瘦高个,清癯,一副仿玳瑁眼镜刚好把他的那双眼睛放大;头发样式像五四青年,在留平头的同学里一站,形象比较特殊。一说上体育课,他就紧张。见他在体育课上不出力,我就觉得奇怪。这个非常好学、好问的学生,从不亲近体育教师,蹊跷地观察了一阵子,终于有了结论:原来他爱出汗。夏天还好,冬天出汗后又上课,往往要感冒。班主任知道这个情况后,用旧毛巾为他缝了两件背心,出汗后脱去背心再去上课。那个时候,一周只上两节体育课,背心够用。
从这个节点开始,桂学诚似乎稍微活跃了一些,参加运动的次数多了,动作更加标准,也收到了教师的表扬。轮到小组做清洁时,他一定会把倒垃圾的活儿揽给自己,来回300多米,重轻变化,觉得爽快。班主任悄悄地告诉我:“小桂的声音洪亮些了,去当小学教师,没有职业障碍。”
分配工作
20世纪80年代,中师生无需自己找工作,全是计划分配,必须服从。
小桂的父亲是中学教师,很受学生喜欢。在高中,物理和语文都能教且教得好的并不多,桂爸就是其一。他能够吹口琴,而且是复音口琴。对于毕业分配,桂爸十分紧张。他担心自己那个尚好教师坯子的孩子,刚跨进职业门槛就被放到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孩子果真被派到村小,而且是只有两个教师的村小。一位是57岁的男性民办代课教师,一位是即将生孩子的老师,等着桂学诚去顶替。
桂爸郁闷得很,只能闷在心里,没有任何办法。
转机
小桂上的第一节语文课,让学生的眼睛都亮了。他感到了这种亮,是从课前课后的比较中发现的。他虽然感受到了,但说不出原因,不知其中含义。接着,他上算术课、美术课、体育课,学生虽然听话但书写和朗读存在明显的缺陷。“这就是农村小学的特点吧,唱读,教师提醒过我们这批到农村的同学。”
桂爸星期天来到村小。乡亲们热情地招呼父子,邹老陪他俩串門过午。桂爸问大家:“他的课上得咋样?”邹老抢着说话:“桂老师会上课,比我上得好。学生喜欢听他读课文,说比唱歌还好听。”
饭后,桂爸往乡上去,向教办主任提议:“村小星期天上课,放星期一,怎么样?我想让儿子在城里看半天课,参加半天教研活动。”桂爸不知道人家会怎样回答这个奇怪的问题,心中忐忑。他也怕闻叶子烟的味道,立时要拔腿告辞。但是那位老教办把烟杆锅一敲,缓缓地给桂爸一个惊喜:“桂老师,就这样说定了。这个村小,星期一不上课。”接着还补充道:“村小的教研活动怎样开展?一直是块心病。乡下课堂与城里的相比,感到惭愧,误人子弟啊!以后,其他村小是不是都这样安排,恐怕也难。他们愿不愿意放弃星期天?谁也说不准!”
桂爸的眼睛发热,想不到在这里遇上知音。“万万没有料到,在这里碰上真懂教育的乡干部。”桂爸忘情地对教办主任说:“我给你当助手,不要报酬。每个星期天听一个村小的课,把教学抓一下……”他们的手使劲地握着。天将转暗,桂爸才离开乡政府。
初涉教职与自学计划
桂家父子研究了小桂的进修计划。桂爸的心思是,孩子要成为有学问、受学生亲近、受家长喜爱的小学教师。他不曾想要孩子今后教中学,也不想孩子去大城市的豪华学校,就教农村学校,而且教得有乐趣、有滋味,自己满意。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决心单打独斗地把孩子的教育培养起来,不能因为身处农村就被耽误。
桂爸认为,当好班主任和站稳讲台是基础,没有这两样功夫,一切都是废话。把班主任干好是第一件事。当时那个班是二级复式,一、四年级混班上课,共52个学生。小桂首先从学生穿戴的清洁、整齐入手,而后训练入座、起立及问候,再就是取用教科书和文具,一步一步地着手建立秩序。训练三天,他就让生活委员和值日生检查督促。其次是抓阅读训练。小桂的朗读很有示范性,学生的朗读进步飞快。家长在出工前三三两两地到教室外听一阵才乐乐呵呵地下田。桂学诚后来明白了,乡亲们喜欢扭秧歌,有乐感,能够分辨朗诵的好坏。他们在读书姿态、音量等方面的训练并没有花太多的工夫,示范好,模仿就易。桂爸对此心中有数,小桂同意这个观点。父子想方设法地为村小学生寻找课外读物是在一个月以后。他们不打算找小人书。在桂学诚读过的小学,他们收集了101本故事书,没有复本。星期二带到村小,学生乐开了花。大同学读给小同学听,阅读生活着实丰富起来。
“无用”的思考
二级复式,麻烦在于其间存在干扰,这在小桂开始上课时就有感觉。桂爸请教中学的教导主任,这教导主任有一些经验。他说:“研究这个问题没有价值。上学的娃娃多了,复式会被淘汰,干扰就没有了嘛。”“不过,课上得好,学生专注,干扰就少。硬生生地设计教法,要把响动错开,难。”
一个偶然,小桂发现让两个年级的学生分别听讲和作业,音量适当放轻,干扰并不严重。父亲听孩子说起这件事,很高兴。他几乎是命令小桂,把这个经验写出来。
改呀改,短文四易其稿,成了。小桂回到乡下,父亲把文章看了又看,决定专制一回,跑到杂志社替小桂投稿。事后,桂爸表示这样做不妥,应该让孩子自己去投稿。当时,通讯投稿花钱,反正认识编辑,就跑一趟吧。
处女作刊发以后
两个月刚过,处女作发表了,是在杂志比较显眼的位置。小桂觉得文章有点词不达意,父亲也认为可以再讲究一些。“就再改一遍,把两篇稿子放在文件夹里,当作警钟,经常提醒。”
从这件事开始,小桂用一个备课本写日记——《班主任工作日记》。他觉得许多现象应该记录下来。比如,谁的作业写得条理分明、格式不错;谁进教室,人挤时不忙,总是最后一个跨门槛;扫把从来都是干干净净的,谁在打理……现象描写细致、生动,再加上适当评析,心里就有了愉悦感。邹老读后有感想,也动手写了。
一个学生在邹老的日记本里表现入微,小桂看了特别激动。他说:“你把这个故事写成文章,星期一回城时,让我爸替你投稿。”经过一番推让,这篇稿子由小桂执笔,邹老改定,以两个人的名义发表,当月见刊。小桂的姓名出现在注脚,“桂学诚参加写稿”。
村小并入中心校
小桂入职的第四个年头,村小到乡上的道路改成水泥路。上学放学,七岁的孩子来回只需要40分钟,村小就并到了乡中心校。桂学诚被任命为副教导,兼管科研。能写且发表了作品的被安排管科研,可能是那些年的惯例,小桂只好接受。
也算是运气。小桂履新三个半月,遇上开结题会。一所老牌学校在省里领导的课题完成了,需要评审以便决定取舍。
天刚亮,小桂上路了。这是他第一次在上课期间进城,心情很是特别。他坐在公共汽车的第三排,异样盼望。“科研?什么叫科研?找遍学校的图书,也没有看见科研这两个字。”汽车在城镇边缘颠得厉害,冷风从没有玻璃的窗户吹到头上,吹进衣领。他把衣服裹紧了,还是有点儿寒意。师傅认识小桂,道:“桂老师,前面来坐,发动机旁边不冷。玻璃烂几天了,没有换。”“谢谢王师傅,我有点怕冷。通过锻炼,现在好些了。”
结题会一共开了两天半,笔记一大本,几乎尽是新名词:立课题的意义价值、查新查重的结果、研究目的和内容、研究的条件……尤其是那个“技术路线”,很是生疏。反复听,就是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为什么叫“技术路线”?会众有200余人,小桂没有得到发言的机会,只是在会间休息向专家讨教:“请问吴教授,技术路线怎样解释?”教授哼哼几句,小桂没有领会到什么,也就作罢!
桂爸问起开会的情形,也不插话,只是教育儿子,要在“因材施教上下功夫,不能耽误一个学生!”
成熟
回到學校,小桂在汇报前整理了笔记和思路:我们学校要不要开展科研?报告人侃侃而谈,做补充的信心满满,发言的家长声音颤抖,到会的专家领导喋喋高论……小桂想起父亲和同事们的几次教益:“年轻人要在身旁找两三个优秀的前辈做榜样,进行模仿、理解,把他们成长的经历和经验想透。至少要模仿,最好是吃透,形成自己的东西。”以优秀教师成长作为课题,组织研究,是不是可以立题?做这样的课题,能不能动员学校的教师?能不能形成新概念、新原则、新规律?教科所的领导就是这样要求的。桂爸还有一个意思:把自己身边的优秀教师学到手,再向国内的学一学,大概就有味道、有基础了?“课题研究,尝出味道,找到规律,这就是价值!”
“对,汇报吧!”
中心校一共43位教师,高中毕业考入中师的有13个,同班同学有6个。听完汇报,报名参加“小学教师成长轨迹”研究者一共有18人。校长和教办主任很高兴,说:“暂时不报名没有关系,有人先走一步好。希望全校支持课题组,考验课题组。祝他们成功。”
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收集优秀教师的材料上。小桂根据自己的经验,规定每一位课题组成员收集并且整理五个案例,要求写得细致、生动、有神韵、不跑调,特别是要反映对学生的影响。
在研究过程中,校长们发现,课题组成员的行为有了章法,说话有了深度,以前只能说一两句话的,现在一招一式讲十来分钟不成问题,问他们:“半年下来,你们有什么感觉?”“现在做工作知道些所以然了。优秀教师的影子就在眼前呈现,有信心!”
结题时,外乡学校校长评论:“听课题组发言,只感到这里的教师都有一种做派,像是贯穿着教育人的血脉。”桂爸中学的几位教师也在现场,他们感叹:“这批小学教师不简单,身上真正流淌着教育血脉!”
以后的事就不复杂了。按照小桂的话说,“一年又一年,我体验到教育的乐趣、校园天地辽阔,时时都体会着激动。”
对于桂学诚,同行和家长的评价很高:班主任工作出色,教学底蕴不薄,效果极佳,主研两项课题获得省政府一等奖,发表文章80余篇。许多学校的老中青教师愿意与他一道研习,支持他的工作。这就是小桂先成为中高,继而成为正高的理由。我还是叫他正高,不去理论称谓算了。
小桂享有值得羡慕的条件:他始终“泡”在教师文化的温润中,像陶行知先生等主张的,怀着充分的创造性干工作。身坯瘦削却精力饱满,一副好听的嗓子加上喜欢与学生沟通,成为学生心仪的教师。至于学问学识,他有一定的训练,下笔成章,左右逢源,形象与逻辑耦合天然,在小学教师中确实属于佼佼者。
(作者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成都师范学院研究员)
下一篇:教育是做的哲学
浅谈小学科技校本课程的开发
(619)人喜欢 2018-01-05小学音乐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教学策略探究
(239)人喜欢 2018-01-05浅谈小学科技校本课程的开发
(270)人喜欢 2018-01-05小议素质扩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372)人喜欢 2018-01-05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高年段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556)人喜欢 2018-01-02例谈“和美教育”理念下小学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
(369)人喜欢 2017-12-09中小学深度、跨学科、价值教学案例研究
(1674)人喜欢 2017-11-15中小学女教师心理健康探析
(341)人喜欢 2017-10-31中小学后勤管理的服务性及改革启示
(511)人喜欢 2017-10-24老少边山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
(352)人喜欢 2017-09-282025重庆、四川奇速英语:用思维导图故事,轻松
选择奇速英语冬令营,开启英语学习的新篇章,创
2025海南、香港、澳门奇速英语:用思维导图故事
2025广东、广西奇速英语:用思维导图故事,轻松
2025湖北、湖南奇速英语:用思维导图故事,轻松
2025福建、江西、山东奇速英语:用思维导图故事
2025浙江、安徽奇速英语:用思维导图故事,轻松
奇速英语冬令营:前期突击,后期巩固,英语学习
2025上海、江苏奇速英语:用思维导图故事,轻松
2025辽宁、吉林、黑龙江奇速英语:用思维导图故
2025山西、内蒙古奇速英语:用思维导图故事,轻
2025天津、河北奇速英语:用思维导图故事,轻松
英语时文阅读版本比较:如何选择最适合你的那一
盘点2024年最受欢迎的可免费试用学英语APP排行榜
冬令营热潮来袭!奇速英语让你爱上学习英语
思维导图记单词:奇速英语冬令营带你玩转英语
奇速英语冬令营:以兴趣为导,开启高效英语学习
奇速英语冬令营:用创新研学点亮英语学习之旅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个性化)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APP:为何比纸质图书报纸更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