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综合教育 >

音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未知 时间:2016-11-24 阅读:( )

  【关键词】音乐;高中语文教学;作用

  音乐与文学之间,看似涉及的领域不同,但两者均有传统的艺术表达形式。从艺术哲学的角度,这些艺术呈现的形式,在表情达意的作用上是相同的。因此,由两者的相通性着手,高中语文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解读音乐的作用、利用音乐的功能,推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

  1.音乐教学的含义

  曾有学者这样来解读音乐教学,他言之,教师在教学课堂上采用乐器、录音机或是某些声音模拟效果等,来实现教学的某种目的,演示教学内容,这种方法就是音乐教学[1]。因此,音乐教学也是当前众多科目教学中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教师根据科目的性质、教学的手段以及情境等因素,在适当的时候引入音乐,充分发挥音乐的辅助和渲染功能,最终发挥其促进课堂教学的作用。

  2.音乐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应用

  2.1以乐导课,渲染气氛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描述的景物都是学生现实生活中难以看到的,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感受到学习内容的氛围而把握不准,那么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情境,确保学生学习的同时尽快投入意境中把握角色,这为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有关《鸿门宴》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以前可以先为学生播放《霸王别姬》的音乐,音乐响起之时,学生能深刻地感受到歌曲当中项羽在英雄末路时的无奈,同时又对虞姬有着万丈柔情,学生往往能够产生“这首歌展现的还是那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吗?如今怎么会有如此下场”的疑问,随后教师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相同的轨道中,让其更快地进入到《鸿门宴》的角色。

  2.2配乐诵读,情意展现

  曾经有学者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读书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一种舒适轻松的心情,并积极选择与读书内容节奏力度相吻合的音乐,才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脑中的阅读潜能,并大幅度提高读书效率[4]。教师在为学生选择阅读音乐时要以舒缓为主,比如《秋日的私语》、《致爱丽丝》等,而积极引入音乐伴读环节,则更能让学生从视听感受中获取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与感悟,进而在诵读过程中体会表达的情感,展现情意。比如在学习《琵琶行》时,白居易在浔阳江头为歌女一曲琵琶曲感动的画面,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经典的琵琶演奏曲目进行播放,更能为学生真切感受“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

  2.3以乐导背,加深感受

  在高中的语文学习中古诗词的背诵任务较为繁重,推荐的古诗文就有20篇,而诗词曲总共有50篇,再加上其他的现代诗文,学生必须提高背诵的效率,而音乐则能促进学生进行理解记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及学生的反馈中发现,很多学生背诵诗词的过程中内容容易转瞬即逝,但旋律一旦连贯,节奏鲜明,则难以忘怀,由此,更需要采用音乐旋律记忆法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记忆。比如黄磊的文学音乐大碟就有熟悉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对应电影《城南旧事》插曲,熟悉的旋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因此而展开古诗词的背诵工作,必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4以乐促写,流露真情

  在多年前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中,有位获奖者曾说过:想写一手好文章,就去唱歌吧[5]。事实上,很多歌曲本身就是文学的再创造作品,例如《新鸳鸯蝴蝶梦》借鉴的就是李白的诗歌,还有伍佰的《挪威的森林》、梅艳芳的《床前明月光》等等,学生能将喜欢音乐的热情转移到文学的学习上,无疑是对语文学习最好的表现。另外,音乐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经常抱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在这时教师不妨为学生创设音乐情境,将学生在音乐氛围感受下对音乐的想象与抒发倾诉于笔端,用语言流露真情,激发写作潜力。

  3.音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3.1音乐在散文学习中的作用

  语文教学中的散文学习版块,通常有着优美的文字、华丽的架构,构建出一幅幅清新烂漫的情景图,散文中文字的组织具备很强的画面感。教师在对语文散文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音乐教学,则能帮助学生将这种情感延伸下去,走进单纯文字以外的情绪与画面当中,擦出音乐与文字的火花。比如在学习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一课时,由于散文本身较为感人,同时又与作者另一篇《我与地坛》相对应,凸显母爱的伟大,于是,教师选择电视剧《爱情白皮书》中的背景音乐进行播放,形象地渲染了课文学习氛围,而音乐的高潮部分也与文本中学生情感升华的高潮不谋而合,在音乐的衬托下,散文的情感教学能将学生心中的激情点燃,更快状态地投入散文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3.2音乐在小说学习中的作用

  语文的小说体裁具有故事性、叙事性强的特征,但由于小说的篇幅通常较长,音乐带给学生情感的延续性难以达到小说持续状态保持的效果,因此在小说教学中引用音乐作用相对较小。这要求教师必须精选音乐,尽可能将音乐的旋律以及表达的情感与小说内容相结合。比如在学习《红楼梦》时,教师可以直接采用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枉凝眉》插曲,通过抒写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来与音乐和小说背景相符合。众所周知,《枉凝眉》是一首非常经典的曲目,很多学生在父辈的影响下均有所闻,这些联系能够帮助音乐发挥气氛渲染和情感带入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小说的理解,甚至有学生在生活中只要听到这首曲目就会想起这篇小说,这就达到了促进语文小说教学,强化效果,加深印象的目的。

  3.3音乐在古诗词学习中的作用

  由前文的表述可知,音乐对于语文古诗词的学习作用最为明显,如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大开端,《离骚》与《诗经》都具有很强的音乐律动性,而在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更有很多著名的词曲创作者直接将诗歌作为流行音乐的歌词加以抒发,这就为学生学习古诗词奠定了基础。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与王菲的《明月几时有》,更是一字不漏地将音乐与语文的古诗词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古诗词中言语间表达得委婉伤悲,而音乐的旋律非常贴切地将这种情感化作音符。在课堂教学开展以前,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将王菲的《明月几时有》进行播放,同时配上应景的MV视频,让学生提前感受这种情境与氛围,学生不由自主地思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刻意蕴,从而对古诗词有更深刻的印象。再如婉约派的代表作《虞美人》与《雨霖铃》,其中如“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学生通过邓丽君完美唱功的表达,配以悠扬的背景音乐,更能深刻地了解婉约派的诗词风格。在渗透了音乐的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得出如此感受——会唱了,也就会背了,这将是音乐对语文古诗词教学最显著的作用与效果。

  4.结束语

  教师采用音乐辅助语文教学还需注意把握好“度”的分寸,要学会适可而止,避免过犹不及,另外,音乐的选择也要以课文的情境而定,确保音乐情感与文章基调相吻合。综上所述,音乐与文学两两不分家,这应该成为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的理念,教师要熟知“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真正含义,将现代化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相结合,既要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又不能忘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尽可能通过多样化的音乐教学形式开展教学,为语文教学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最终保证高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华.论音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法研究,2014,11(12)

  [2]蔡小萍.浅析音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育价值[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30)

  [3]温寒冰.浅析音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改革,2014,12(04)

  [4]江虹.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巧用[J].语文学刊,2014,12(11)

  [5]张万冲.音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浅谈[J].教材教法,2013,12(13)

上一篇:新时期如何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改革探讨

下一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的三维形态策略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