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综合教育 >

供给侧改革对大学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作者:鏈?煡 时间:2017-12-14 阅读:( )

  程新刚  张双双

  摘 要 通过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剖析,结合图书馆转型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转变思路从图书馆服务需求侧入手,对其自身供给侧建设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剖析思考,提出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可完全借鉴供给侧改革之理念。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0-0067-02

  1 前言

  近年来,图书馆界在网络运行环境、硬件设备、软件数量、馆藏资源种类和数量等方面加大投入,且每年都保持了较高增速。这些情况表明,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多数是从自身层面获得了大量的投入,但投入配置对需求变化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广大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没有得到有效供给,使得当下图书馆要素配置出现扭曲现象,供给侧和需求侧并未达到平衡或相对平衡。因此,要做到正确基于供给侧来改革图书馆服务,首先必须梳理出作为图书馆供给侧对应的需求侧的变化与发展,这样才能找出改革发展的切入点。

  2 读者需求侧的变化

  读者阅读方式已由纸质文献阅读为主转变为以数字信息资源为主 随着资源数字化、网络化以及阅读应用终端的智能化、移动化、便捷化发展完善,已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读者的阅读习惯。公交、餐厅、宿舍等随处可见“低头族”在旁若无物地关注自己的智能手机,聊微信、看圈子、阅新闻、赏视频等,甚至达到“上隐”地步,曾经的看报纸杂志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其数字资源的多渠道、多样化、便捷性等远优于纸质资源的搜索查询,读者在获取信息资源上已逐步由从纸质首选转向数字资源首选。

  读者需求已由单一转变为多元化 传统图书馆读者从图书馆只能获得图书借阅、查阅资料、上机服务等基础服务,而伴随多媒体技术、超文本技术、网络无线技术、虚拟技术、云数据等新兴技术的介入,以及享受阅读、定制服务等新理念的影响与推进,使得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要求和内容提出新的标准,个人图书馆、微信图书馆、手机读报、个性化推送等,都是现代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对其服务的要求也更加专业、个性和强烈。

  读者阅读行为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知识获取渠道的多样与便捷,促使人们获取知识的主动性极大提升,人们获取的知识因随时在手中,可更充分地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碎片化阅读和知识学习交流,阅读主动参与随时进行。由此可见,那种只有在书店和图书馆才能获取知识的理念已经过时。

  通过对读者需求变化发展的分析,笔者认为图书馆供给侧主要包括人、资源、制度、场所等要素。

  3 针对需求侧的变化,作为供给侧的图书馆表现出的问题分析

  人才匮乏,前景黯淡 人,即图书馆管理者或服务者,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人才匮乏,不敷所用,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员技术低下,专业相对单一,方向模糊,已成传统图书馆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文献资源建设思路相对滞后 当前,图书馆行业最直观、最显著的问题就是图书越来越多,读者越来越少,且无论做出多少努力,都很难改变。作为“文化产品”供给侧的图书馆,在经过持续巨大的投入建设后,使得文献丰富、资源充裕,手段先进、环境舒适,本以为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读者进入图书馆,使其资源利用率提高,但实际情况事与愿违,馆藏图书利用率和讀者借阅依旧呈下降之势。究其原因,还是馆藏建设思路没有跟上读者需求变化的脚步,致使资源闲置浪费,流转率下降。

  传统机制固化,管理理念落伍 传统图书馆是以图书集散为核心的,其管理模式、机构设置、服务理念及模式均以此为核心。就传统模式而言,其堪称完备且行之有效,但对于新技术条件下的图书馆诉求而言,其已基本失效,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管理理念和方式、服务手段和功能等方面,特别是机构设置上,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及变化。

  发展定位目标混沌不清 现如今,还有图书馆在努力扩建图书馆面积,增加馆藏与阅览座位。诚然,必要的、基础的图书馆建设是应该的,但已非主要。图书馆发展建设核心定位必须是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所有一切建设都必须按照这个主导思想进行,以人为本,以读者为本,就不会走偏路。建设应摒弃“大场馆”“富馆藏”和“多座席”外在表现理念,为读者提供随身文化知识享受服务。总之,使图书馆服务存在于任何时间和空间应是图书馆建设发展的方向。

  4 针对图书馆供给侧出现的问题提出改革措施

  深化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无论在规则设计上还是制度建设上,都要能够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利于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养成自觉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管理的结果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从中获益并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

  深化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就是建立起完善的用人机制,包括:使馆员专业职称多样化,有明确的上升空间和足够的流动性,同工同酬或者更高等制度保障。机制的形成,既能够保障后续人才的进入,又能促进现有在职人员的努力与提升,打开的通道将会唤醒和激起员工的专业意识、进取的潜能、晋升的希望、获取的喜悦;使管理者有荣誉感和存在感,把工作当成事业,为之奋斗。

  从读者需求出发,调整馆藏建设思路 当前,大多馆采用的是降低副本量、建立特色库等办法,这些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出发点往往是自身或者上级主管阶层的主观臆断,出现偏差的概率较大,造成建设后的浪费概率大。通过大量调研与分析,认为必须改变和调整馆藏发展思路,从文献资源的直接受益者入手,深入了解读者需求,从需求角度出发,让“书”找到人落到实处,让人获得“书”,使图书馆馆藏建设与读者需求相适应。用读者需求指导建设,不失为好方法。

  重置机构职能,优化管理环境 图书馆事业要发展,要实施供给侧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解放管理者观念,不能固化思维、因循守旧,观念必须结合需求侧进行调整转变。图书馆管理效果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服务质量的高低,故此不断优化调整图书馆管理模式是必行之事。

  管理就是变复杂为简单,变模糊为清晰,变无序为有序,变被动为主动,变无效为有效,提高效率,减少虚耗,以求物尽其用、人尽其责。理在管之先,重在理而不在管。优化管理的基本原则依旧是以人为本,这既是管理的出发点,也是管理的归宿。理念要想成为实际,就必须物化为制度,把抽象的理念和目标化作具体标准与规则。因此,优化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符合基本理念所要求的各项规章制度,尤以量化考核体系的建设为重中之重。没有量化考核的制度建设不仅缺乏效力,而且会因为没有考核而形同虚设。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是保障,是优化管理最基础的工作。

  科研驱动创新,实施精准服务 图书馆创新驱动发力点应从问题出发,目前可以意识到的有三个:一是传统模式所遗留的问题,二是转型中新产生的问题,三是转型后的未知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途径就是科学研究。问题即发展,科研的本质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科研工作不仅事关全局和发展,而且更加重要的作用在于,它可以提高全员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现阶段,很难想象一支本身就缺乏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团队如何能够提供有价值和创新性的有效服务!

  无论图书馆如何发展转型,它的本职目标不会变,就是服务读者。技术的更迭发展可能多少会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如因数字文献的出现使得人们在选择阅读方式和途径上更加多样。读者需求的变化就是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和催化剂。作为图书馆的管理者,要善于發现新生事物对行业的影响,要学会观察剖析和做好调查研究,分析读者需求,掌握了读者喜好,就能精准发力,进而精准服务,提高服务效率。

  5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虽然是在经济层面,但笔者认为这种理念完全适用于图书馆行业。面对图书馆行业转型发展中出现的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机构冗余、人浮于事等问题,必须调整思路,从服务需求侧考虑进行自身转型改革,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网络信息时代,新技术环境会不断影响改变读者的需求,也将推动图书馆转型发展。如何更好地做好转型这项工程?笔者认为深刻学习理解、剖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图书馆事业的借鉴指导意义十分重要,它必将促进图书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上一篇:对英语文学小说的语言特点与翻译技巧解析

下一篇: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