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综合教育 >

“五体并用”在动物园公众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鏈?煡 时间:2017-09-13 阅读:( )

  李婕 胡彦 陈红卫

  (成都动物园 成都 610081)

  关键词:“五体并用”;动物园公众教育;

  “五体并用”是素质教育中卓有成效的训练原则[1]。其中的五体是指眼、耳、口、手、脑。人类主要是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来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也借这些感官来提高科学素质。

  动物园公众教育(public education)是指动物园向公众传播野生动物知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的活动与过程[2],是现代动物园的中心工作之一。在动物园公众教育过程中,主动应用“五体并用”训练原则,积极引导公众 “用眼看”、“用耳听”、“用手做”、“用脑想”,使公众能够获得综合的感知觉刺激,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效果,并达到预期教育目标。

  本文介绍了成都动物园在动物园公众教育应用“五体并用”原则的基本情况及实例,以期为提高公众教育水平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五体并用”在动物园公众教育中的应用

  1.1用眼看。“去动物园看动物是最开心的事了。”视觉学习者是通过眼睛看来开展学习活动的。公众在动物园,很自然会应用到眼睛。动物园公众教育中的“看”,重点是引导公众观察动物的形态和行为。在动物园观察野生动物是最为直观的教育手段,公众由此获得最大限度的感性认识,并获得关于动物的分布、习性、食性等知识,了解物种的生存状态。

  在动物园,公众不仅能看到动物及其行为,还能欣赏到动物之美。“好漂亮呀!”“真美!”“这个动作太棒了!”公众情不自禁发出的赞叹,表明公众从动物及其环境中感受到自然之美,受到美的熏陶,享受美的教育。

  1.2用耳听。视觉学习者是通过耳朵听来开展学习活动的。“用耳听”既可以倾听动物发出的声音,也可以听公众教员和饲养员所做的讲解,还可以听到他人对此发表的议论。听,是一种感知活动,丰富的声音刺激听觉进入个体意识,内化为个人的知识经验,对个体的发展产生影响。动物园一般是通过讲座、讨论的形式,让公众交流和学习,并提高动物相关知识的储藏量。在动物园公众教育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给公众以最和谐的语音刺激,是培养公众生态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成都动物园开展公众教育时,在户外,就有意识地播放适宜的背景音乐,或聆听动物的叫声(如鸟类)以保持受众注意力,激活大脑皮层,使大脑皮层处于觉醒的、积极的意识状态;在室内,则播放轻松愉快的歌曲等,既有利于身心健康,又能提高对动物的认知。

  1.3用口说。口,嘴巴,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器官。口语表述是在传递信息,同时也训练思维能力。因此,在公众教育过程中,应给予公众口语表达的机会。

  成都动物园在公众教育活动中总是尽力调动公众发言的积极性,营造轻松的发言氛围。保护教员提倡自由的、随机的发言方式,倡导参与者提出自己的疑问。读有关动物的课文和诗词,有节律的朗读声会加深公众对动物的理解和记忆。朗诵、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都是运用口头的具体措施。

  1.4用手做。触觉(行动)学习者通过运动和触摸来学习。其最好的学习方法是通过动手体验,探索动物世界,探索大自然。“用手做”可以是公众书写、标本书签制作等等。

  成都动物园针对全社会开展了“我与动物园的故事”征文活动;针对小学生开展了“保护豚鹿”征文活动。志愿者根据各自的感受,撰写了“我的感言”等。通过书写活动,强化了对动物的情感和认知。

  还通过“植物标本制作”、“动物绘画比赛”、“大自然绘出的美丽动物”“我给动物做营养师”等等活动,亲自动手参与其中,在活动中增进对动物及其相关知识的理解。

  1.5用脑想。“想”就是思考,就是动脑筋。学会思考问题,才是真正学会了学习。是否能够让其开动脑筋进行思考,是最考验教员的一环。要引导公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学会提出问题,才能引导他们来解决问题。

  成都动物园在开展公众教育活动中,通过项目来边学边问边解答,引领公众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从而来解决问题。

  二、成都动物园“鱼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应用“五体并用”实例

  成都动物园在大量的公众教育实践中运用了“五体并用”原理。以下介绍运用该原理所研发的“鱼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教育项目,并收集和分析了相关数据。

  2.1研究对象:42人。其中,中学教师5人,初中一年级家长12人,初中一年级学生15人,动物园公众教员10人。

  2.2研究方法

  2.2.1访问法。通过访问法收集中学教师和初中一年级家长对教学的数据。

  2.2.2问卷法。通过问卷法收集初中一年级学生对教学的数据。

  使用统计方法,综合评估分析教学效果。

  2.3教学流程

  2.3.1张开眼睛,主动观察。在公众教员组织下,学生在金鱼池现场观察鱼5分钟。

  2.3.2打开嘴巴,积极发言。召开主题为“我看到什么?”讨论会,15分钟。在金鱼池,保护教员和同学们围成一圈,共同围绕主题积极发言。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教员重点是做引导工作,让同学们自己提出“鱼为什么能够在水里面生活?”“鱼为什么能够在水里运动?”的问题,并启发同学们大胆进行推断。

  2.3.3放开双手,主动操作。为了验证前面设想和推断,在兽医院进行“鱼的解剖”授课,以期通过解剖验证推断的正确性。学生分组,2人一组。一人解剖,另一人如实记录。解剖时,老师在前台做示范,并引导同学们重点观察鱼的外形、体表、鱼鳃和鱼鳔。

  2.3.4开动脑筋,认真思考。现场开展“鱼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研讨会。同学认真准备和思考后,8位同学回顾解剖的相关情况,7位同学总结分析鱼适应水的结构特点。

  老师在全面阐述鱼的结构与功能项适应的特点后,立即进行知识拓展;请同学研讨“鸟适应飞翔的结构特点”。最后上升到“生物身体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

  2.3.5专心听讲,强化知识。回到教室,老师利用PPT系统讲解“鱼”这个物种概况及其结构。听讲,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最后请同学们完成解剖报告。同学们在其中最后一项“你保护鱼类的方法是什么?”中各自书写了保护鱼类的方法。

  同学和老师全程都能够互相专心倾听。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发言都及时给予肯定,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激情。而同学们专心听讲,能够较好地吸收相关的知识。

  2.4结果及分析。数据统计显示:老师80%表示很满意,20%满意。家长100%满意。学生100%表示喜欢、满意;100%掌握知识点;100%能够提出1个以上保护鱼的方法。保护教员们都认为通过启用“五体”进行教学,教学形式多样,现场氛围教学互动良好,增进了动物园公众教育与学校教学的联系,提升了学生对动物园的认知。中学教师们认为教学完整,形式生动,各个环节设计连贯且巧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耳倾听、用手实践、用嘴说问、用脑思考,增强动物园公众教育学习的体验,享受动物园公众教育学习的乐趣;在知识拓展和培养知识迁移能力方面技高一筹。家长们反映同学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到知识,体验很独特而深刻。同学们表示增进了对动物园的认知,具体的、直观的、形象事物的学习感知深刻,完全掌握相关知识点。

  三、讨论

  3.1动物园公众教育要讲教学方法。公众教育是动物园的一个重要职能,对动物园的教学研究也显得更加迫切,教学风格和学习方法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动物园的公众教育应该是以参观者为中心,而动物园教员的教学风格应该是导师、协调人、引导者,在教学中的重点是引导,引导参观者自己去发现,并通过提问等方式启发他们进行更为深度的思考。

  3.2动物园公众教育要应用“五体并用”原理。动物园教育活动中,更应该强调参观者学习方法,体现在“观察”等,更突出可操作性和互动性。观察是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知觉活动,既要用眼看,还要用耳朵去听、用脑子去想、用手去摸。学习器官是多样的,教员要有意识引导参观者“用眼看”、“用耳听”、“用口说”、“用手做”和“用脑想”,应用“五体并用”原理,增强动物园教育过程中的体验,享受动物园教育所带来的快乐。利用在动物园可近距离观察的特点,让参观者获得最大限度的感性认识。听,能够很快增加动物知识的储备量。现场讨论会,每个参观者都有发言的机会,既传递了相关信息,互相学习更多的动物知识,还训练了发言人的思维能力。动手做,让参观者通过解剖等实验获得知识,增加真实体验。学会思考,是教育的实质;教员要引导参观者针对所见进行所思,引导参观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还能够解决问题。用脑想,就是思考,应事先设计进教案里并落实在教学中。[1]

  3.3“五体并用”在动物园公众教育中是成功的。应用“五体并用”的案例表明在激发公众对动物的热爱、提高对动物的认知水平、唤起了公众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还应主动加以应用,启动公众多种感觉器官来参与学习,使其获得综合的感知觉刺激,提供丰富的体验,将人和大自然连接起来,引导公众欣赏动物,激发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凤林等,“五体并用”素质教育的训练原则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6)47-4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标准 CJJ/T 240-2015《动物园术语》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大学生生态观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下一篇:做智慧家长促孩子成长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