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综合教育 >

“新常态”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作者:未知 时间:2016-11-18 阅读:( )

  摘 要:对现阶段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常态”,要求教师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是业务能力之中关键点。以文献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新常态”理念在教育事业中的阐释及“新常态”背景下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进行分析,总结出培养创新能力的四条途径即构建知识系统、培养创新意识、突破思维障碍和优化外部环境。

  关键词:新常态;创新能力;高校;教师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4.017

  “新常态”就是指由过去的状态向一种新的相对稳定的常态进行转变,是一个全面、持久、深刻的变化时期,是一个优化、调整、转型、升级并行的过程。面对当前高校教学现状,提出新常态下的教师创新能力培养,对于高校体育教师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起到关键作用。创新是人自我发展的基本路径,高校体育教师创新能力培养是主动适应、积极应对教育“新常态”的举措,对于教师优化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有着重要作用。

  1 “新常态”的理念阐释

  “新常态”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从教育角度思考是告别过去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思路,提出创新教学的,引导教育事业走向高效化、科学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式教学。不单单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是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全面成长,健康成长,使教育事业走向一条有着深刻转变、不断优化升级的道路。

  面对教育事业“新常态”下的理念转变,对高校体育教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能够提高自身能力养成,积极应对理念转变带来的各种工作变化。因此,这一系列转变对于高校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提出新的标准。

  2 “新常态”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2.1 摆脱传统教育模式束缚

  一直以来,许多高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难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子”,在教学思路、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手段上“忠于传承”,偏重教师的教,轻视学生的学。这样的传统模式导致的结果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主动性差,影响教学效果。在缺乏主动性的体育课程中,学生失去了对知识掌握的主动权,被动接受,抹杀了他们对体育的情感,直接导致“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结果。在“新常态”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师应该注重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目的不能只停留在“教会一项运动技能”层次而是需要让学生“爱上一项体育运动”,养成体育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正确高效的方法手段,激发学生热情,对体育运动产生深刻情感,能够在课堂中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2.2 加强对自我形象的优化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要对自我角色有深度认识,要为学生树立榜样形象,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体育教师要有“榜样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有外在美和内在美。外在美,着装得体,外观要符合教师职业规格,行为举止高雅大方,接人待物彬彬有礼。一位始终保持积极阳光、举止文明的体育教师将会给学生带来身心的愉悦感,让学生产生信赖和尊敬。相反,不修边幅、精神不振的教师形象将会使学生产生倦怠感,久而久之对体育课兴趣减弱。内在美,心地善良,有气质,有内涵。内在美所建立的形象比外在美更强烈、更深刻。德性、思想、性格等都成为教师给学生带来的感受。一言以蔽之,体育教师要树立“以德立教、以身为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思想概念,对自我形象进行重新审视,加强优化。

  2.3 重视教学技能的提升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在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实践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称之为授课能力强,这项能力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优化,并逐渐被教师熟练掌握,业已成为独有的教学技能。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首先需要强化自身运动技能,即对所教授动作技术按照要求,有效完成的能力。体育教师在课程中需要进行动作示范,通过直观感受给学生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其次,体育教师需要强化教学艺术性。教学的艺术性要求教师指导语言精确、清晰,学习过程趣味盎然。充分开发多种形式的教学辅具,利用多媒体、体育游戏等充实体育课程内容。此外,体育教师也需要适应环境更新,开拓视野,学习新鲜的理论知识和运动知识,提升自己业务能力。“教学相长”,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3 如何培养高校体育教师创新能力

  3.1 构建知识系统

  开展高校体育面对的教学对象、所要担负起的教学任务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其知识结构具有专业学科的扎实性和多学科的全面性特点(如图1)。针对高校体育教学,首先教师需要专业基础知识,属于核心层次。对于体育教师而言,专业基础知识涵盖体育教育学知识、体育心理学知识、运动人体学知识、运动医学知识、运动训练学知识、体育教学方法知识等。专业基础知识为教学提供主要帮助,在教师遇见问题时,能够立马汇总体育相关知识,为解决问题输送方法。其次,教师需要相关辅助性知识,如管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外语知识、计算机知识等领域。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各领域之间,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体育教学创新不仅仅只是靠体育的深入就能支撑,需要多个领域的综合,构建自己的知识树,为创新能力提供理论知识保障。综上所述,体育教师构建知识结构需要注重两点,即专业知识的“深度”和综合知识的“广度”,培养宽阔的眼界和深刻的思维能力。

  图1 高校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知识系统

  3.2 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在创新意识培养过程中要注重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在人的认知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或者是现象,并且通常会产生疑问、探求的心理状态。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高校体育教师在工作、生活中要养成多疑问,多思考的习惯。在问题意识的基础上要注重随想随记,创新灵感的来源总是转瞬即逝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记录,深层次挖掘探索,寻找促成创新的时机。培养自身认真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与“创新”相遇的机会,把握细节、把握关键。

上一篇:体育教师教学的情感初探

下一篇:对培养我国优秀体育基层教练员的认识与思考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