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综合教育 >

城镇化背景下“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研究 

作者:未知 时间:2015-10-19 阅读:( )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复兴,首先应依托在提升公民素质的基础上,必须依靠教育的发展。从古至今,文明的传承和文化的传播无一不是依赖于教育。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如今基础教育价值定位扭曲,区域、城乡、群体之间基础教育差距在不断加大,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已迫在眉睫。因而,研究城镇化背景下“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落实城乡教育均等化,夯实农村教育基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某种程度上,还有利于避开城镇化“停滞阶段”和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资料来源: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下同)。

  图22003~2012年中国城乡人口变化趋势

  1城镇化背景下基础教育的价值定位

  城镇化是一个农业人口不断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农村地域不断向非农业地域转化的动态过程。在此背景下,大量的农业人口尤其是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镇转移,大量的农业用地向城镇用地转变。农村城镇化在我国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2]。由于我国农村人口的不断下降,加上城乡二元体制和二元户籍制度的约束以及新农村规划滞后等原因,当前很多村庄出现“空心村”现象。由于现有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地区整体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跟不上,作为基本公共服务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基础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

  基础教育的价值定位首当其冲,且已逐渐发生畸变,渐渐失去其核心的“教育性”而带有明确的“功利性”,农村基础教育也难以幸免。一般来讲,中国事实上的基础教育不仅包括九年制义务教育,还包括了幼儿教育。因而,事实上初中(包含在内)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都被认为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即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初级中学教育三级教育结构体系。目前,我国还没有普及高级中学教育,因而高级中学教育暂不属于基础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从国家法律层面不难定位基础教育价值。首先,基础教育应具有“奠基性”,强调基础教育要发挥好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奠基作用;其次,基础教育应具有“公益性”,强调基础教育要为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再次,基础教育应具有“公共性”和“公平性”,它们是“公益性”价值理念的延伸;再次,基础教育应具有“终身性”,强调了基础教育是年轻一代接受终身教育的基础部分;最后,基础教育还应保持基础教育的“独立性”和“普及性”。

  由于受到农村规模的限制,农村基础教育则通常指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两类。城镇化在客观上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也要求对农村教育的传统定位进行重新审视[3]。如果说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石,那么占了中国领土面积约三分之二的农村,其基础教育则是中国整个教育体系基石下的基石,更应该体现基础教育应有的价值理念。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所做出的决定,则更凸显了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很显然,无论城镇化怎么发展,农村都将会一直存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也应给予特别关注。城镇化背景下“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更不容忽视,其价值定位的准确与否影响着整个国家教育格局,应获得科学的价值定位。农村基础教育的宗旨不在于它能为学生带来多少“实惠”,而在于它是否使学生具备了最基本的素养和进一步发展的潜力[4]。因此,最为重要的是利用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居民整体素质,并以此为衡量标准,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实现基础教育在农村的根本价值转型。

  2“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及问题的解析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大量宅基地和土地被闲置,大量“空心村”出现,大量农村聚落数量减少(见图3),大量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诞生”。“空心村”现象是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空间重构与社会转型不断进行的同时,农村人口为了寻求更大经济利益,而外出务工或者迁移到城市居住的大规模人口流动行为所导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低下以及农村空间“空心化”的现象。“空心村”现象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上一篇:文化图式视角下《呼兰河传》英译本中文化因素的翻译

下一篇:浅谈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