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上角与下角 区分上角与下角,如文内参考文献标注为上角标,化合物中原子个数为下角标、价数为上角标,幂次为上角标,量符号的修饰用正体的下角如:(物质的量)浓度峰值表示为:cPeak,但具体物质宜用括号修饰而不用下标,如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
8、量和单位 参见GB 3102.3-1993。量符号一般为希腊或拉丁字母的小写斜体,如浓度c,质量m,速度v等。为区别不同情况的量可使用下角标正体(变量为斜体)或括号修饰(具体物质时),如c(NaCl)表示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ρ(NaCl)表示NaCl的质量浓度。百分浓度应指明具体是体积分数、质量分数还是质量浓度,并相应换算。在表达量值的单位时,即使是在文字叙述当中也应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正体),如5 mmol/L的H2SO4,3d,2h,15min和10s,数字与单位之间空以半字间隙。单位符号不应再加修饰词,如“/kg体重”则是错误的。应注意将旧制单位转换为新制单位,如:rpm应换算为重力加速度的倍数(× g,或r/min并标明离心机的半径r)。组合单位的分母一般不加倍数词头和数字(如m,μ,n,p等)而应转换为分子的词头,如可以将μmol/mL转换为mmol/L。组合单位不使用双重斜线,遇到这种情况可转换为-1次幂,如“5mol/L/kg”可以写为“5mol?L-1?kg-1”或以括号括起如5 mol/(L?kg)。图表中量和单位一般以“量符号/单位符号”表示,前斜后正。
9、数字用法 凡是使用阿拉伯数字而又得体的地方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5 d”、“重复3次”等。注意均数±标准差或标准误的形式最好以“均数为…(S或= )”的形式描述,如“年龄平均20(S=3)岁”,否则应说明统计量的类型。数值范围注意前后皆应有数量级如3×103~8×103。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应分别带上单位如 1 cm × 1 cm × 1 cm 。数字的取舍应根据数字修约规则进行,均数加减标准差者取至标准差的1/3后第1位非零数字,如(27.67±3.31)因为标准差3.31的1/3为1.1,第1位非零数字在小数点前,所以该均数及标准差取至整数四舍五入即可(28±3),多余数字为虚假精确度。如遇百分形式的偏差,建议以“(30±3)%”的形式报告以免“30%±3%”中的偏差被误解为30%的3%(即0.9%)。
10、材料与方法 为第1大层次,应交待清楚研究涉及的研究对象(包括病例的来源与时间)、化学品与仪器、分组方法、实验方法及统计方法,重要的化学品及仪器应有来源和产品号等内容,以便重复实验时能得到验证。
11、统计学 实验方法应符合统计学原则,描述均数时应附误差说明如标准差,结果应经合适的统计学检验(如t检验,F检验等),须标明统计方法名称、统计量的符号与数值、具体概率。统计学符号皆为斜体,如概率P,相关系数r,样本数n,卡方检验χ2等。经统计检验,P<α时,应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能推论为“差异显著”或“有显著(性)差异”。
12、结果部分 为正文的第2层。注意只将主要结果总结列出,此处不作分析讨论,每一层都应有一个小标题。
13、线图和照片 图片应有自明性,缩写应注全称。图示不与文字叙述重复。图插在相应文字段的后面,不必另存,正文提示时应先见文字后见图,如“实验结果显示,……(图1)”等。Western blot蛋白印迹等定量图应在其上面附含误差标记的柱状图。注意区分图题与图注,图题为中英文对照,图注为纯英文,并详细说明由图可见的结果及统计结果(含样本量n =?,即重复实验的次数,以及统计检验方法与精确概率P值)。显微照片还应标明放大倍数或标尺。图内的英文符号也应注意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国际符号等,且应以合适大小的字符显示。图内的显著特征(如阳性细胞)应以不同形状的箭头标示。线图与柱状图中的各条线柱应予以明显区别,不制彩图者宜用不同黑白线柱区分(如粗细实虚线),且在图内空白处附图例。图中的量和单位一般以“量的斜体/单位符号的正体”表示,坐标轴说明顺坐标方向,如以分钟为单位的时间表示为:t/mi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