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1-09
-
2025-01-09
-
2025-01-09
-
2025-01-09
-
2025-01-09
更新时间:2018-01-02浏览:次评论: 条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骆文燕
【关键词】生态阅读;体验;实践;思辨
“生態”,意即“显露美好的姿态”。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在此基础上,我们理解的“生态阅读”就是在自然、和谐、民主的阅读环境中,学生有个性、自主地进行阅读。它具有鲜明的特征:崇尚自主、互为互动、整体和谐、持续发展。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现生态阅读,从而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更深刻的体会,让语文课堂有生气、有深度呢?下面就结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具体谈一谈小学语文课堂中是如何实现生态阅读的。
一、阅读与体验同行——如影随形
体验,也叫体会,是指在实践中认识事物,验证事实,感悟生命。鲁迅先生曾说过:“文学虽然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不同而有变化,读者倘没有类似的体验,它也就失去了效力。”可见,阅读与体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就像是一对形影不离的朋友。阅读离不开体验,而体验又能作用于阅读,阅读必须与体验同行。
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有效的体验方式,既让学生走进文本,读懂语言文字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又让学生走近人物(文中的主人公,也包括作者),透过文字揣摩人物内心,体会藏在字里行间又无处不在的真情实感。
情境体验:课文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谈迁不顾年老体弱,经过几年的奋斗,完成了更翔实、更精彩的《国榷》。课文从“四处寻访”“广泛搜集”“亲自考察”来表现人物的坚强意志。如果学生只是泛泛而读,则很难真正走进人物内心,引起情感共鸣。因此,我紧扣“终日”一词,创设了“清晨,寒气逼人”“中午,烈日当空”“晚上,月黑风高”三种情境,通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说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体验谈迁不顾年老体弱,“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的艰难困苦。通过情境体验,学生对谈迁那种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以及坚定治学的优秀品质的认识就更加深刻,内心深处一种叫作敬佩的感情就慢慢地萦绕在了心头。
角色体验:当学生有了个性化的体验之后,他们急需一个交流感悟的平台,这不仅是学生与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更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不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国榷》被盗,谈迁已经年老体弱,痛病交加,要不要从头撰写,能不能从头撰写,这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我捕捉了文本的留白,放飞学生的思维:现在你就是谈迁,老师想听一听你的心声。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真正走进谈迁的内心世界,充分与主人公进行情感撞击,心灵对话,张扬阅读个性,升华情感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感悟到主人公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更发自内心地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在挫折与打击面前依然不屈不挠,矢志不渝。
阅读,体验;体验,阅读……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与文本不再隔河相望,孤立存在,而是融为了一体。学生用朗读、用思考、用言语表达自己的理解,抒发自己的情感,课堂则赋予了学生丰富的过程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拥有了独特的生命体验,完整的生命经历。
二、阅读与实践共存——彼此依存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既是实践的过程,又是运用实践能力的过程。在我看来,阅读与实践的关系恰如德国著名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在《我与你》一书中指出的一样:当“我”与“你”相遇,我不再是一个经验、利用的主体,我当以我的整个存在来接近你;同样,当你以“你”的面目呈现在我的面前,“你”不再是一个等待被我实现被我利用的事物,而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绝对存在。阅读与实践彼此依存,相互作用,不可分割。
阅读教学中,语文实践形式各不相同,使得形成的实践能力也各有侧重。根据《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的特点,在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实践、语言实践、创造性实践等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学生的心跟随着主人公由喜极而泣到悲痛欲绝,再到从头发奋重写,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进而深刻领悟到谈迁遭受的厄运,继而对人物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想象实践: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地流淌。”谈迁不思茶饭,他在思什么呢?此时,他可能会想到什么?学生结合学过的第一自然段,以及自己对人物的认识展开想象:睁开眼看到曾经摆满100多卷《国榷》的书桌,现在空空荡荡!想到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真是痛不欲生;还会想起有一回,他为了找资料去嘉兴,路途遥远。他从早晨出发,一直到晚上才回到家,竟连父亲的最后一面也没能见到。可如今书稿被盗,20多年的心血化为乌有,怎能不让人伤心……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对于谈迁的痛苦感同身受。
语言实践:还是以“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地流淌”一句为例,学生设身处地感受谈迁的痛苦之后,适时进行引读:(1)他的朋友来了,他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谈迁?读;(2)他的儿子一次次为父亲送去饭菜,可是又看到什么?读;(3)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种打击太致命了,谁能承受得住呀!读。通过一次次的朗读,学生既将语言材料内化成了自己的语言,又进一步读懂了谈迁的内心,仿佛看到谈迁老泪纵横,听到了他颤抖的心声。
创造性实践:在学生牢记“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这一真理后,我补充了梁启超说过的一句话: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好学校。继而引导学生: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把它作为座右铭写在书签上面,最后别忘了署上你的大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把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通过自己的感知、理解进行内化、发展、丰富,有效地进行了创造性实践,实现了与作者情感的交融。
在阅读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进行阅读,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了生态阅读整体和谐、持续发展的特点。
三、阅读与思辨携手——形神皆备
思辨,思考辨析。《中庸》说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慎思之”指的就是对所接受到的知识要进行仔细的思考;“明辨之”是指要明辨是非,辨清真伪。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思辨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以阅读为载体,思辨是阅读的内在需要。因为“阅读是读者与语篇之间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要么接受语篇中隐含或阐述的观点,要么对这些观点进行驳斥。”这一观点与思辨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
找准切入点:五年级的学生很少经历过厄运,只是凭借个人理解或查阅工具书知道其意:不幸的命运,困苦的遭遇。这样的理解浮光掠影,怎样让学生以思辨者的身份参与到文本互动中来呢?我从“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样的事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入手,抓住“二十多年”和“体弱多病”,体会“厄运”,再上下勾连,让学生抓住数字:100多里,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字等谈感受。正因为找准了切入点,所以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参与,在交流时学生既能畅所欲言,又能各抒己见。
紧扣主题词: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紧紧围绕“信念”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扣住具体的语言材料,在想象、表达、朗读中感悟谈迁厄运打不垮的坚定信念。尤其是“师生对话,引发思辨”这一环节:写?还是不写?为什么要写?能不能再写?巧妙地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揣摩人物的内心,从而更近距离地走近谈迁,认识到在厄运面前也不能退缩,而应该迎难而上。让学生用思辨的方式多角度地感悟“信念”的无穷魅力和在实现人生理想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用课文中的人格魅力启迪学生的思想,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当学生走出课堂的时候,相信“信念”已经深深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將无声地化作学生一路前行、不畏挫折的动力源泉。
赞科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阅读与思辨相结合,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视角,使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多向互动,这就是生态阅读的意义所在。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研读文本和实施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准突破口,激起学生的灵感和激情。通过生态阅读,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最终实现生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丽生. 从阅读理论的发展看培养学生批评性阅读能力的重要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从时文阅读中受益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对于个人职业发展、国际交流和全球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85次 评论:条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培养英语语感的有效途径 在英语学习中,语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语感是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的理解和感知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184次 评论:条
突破传统英语学习,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 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往往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而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然而,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129次 评论:条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让英语学习更高效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如何高效地学习英语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奇速英语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198次 评论:条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英语学习的全新革命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以其创新性的学习方式和全球时文资源的整合,引领了英语学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91次 评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