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大学生生态观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更新时间:2017-09-11浏览:评论: 条

  张娥英,苏州科技大学 13771735410

  关键词:以人为本 大学生 生态观 实施路径

  注: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SJB565

  进入21世纪,人类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面对“生态问题”这一严峻课题。在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表明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彰显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进一步顺应了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以引导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为目标,鉴于此,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把生态观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时代提出的新的课题。

  一、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整体理解,是围绕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关系问题,从哲学角度所概括、思考而形成的一种理论体系,既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也包括后人对其继承和发展的生态理论。[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当代世界的、特别是我国生态文明、两型社会建设的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是坚持和贯彻党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支撑。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时,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不是生态问题,而是生产方式问题,所以马克思主义对于生态观没有直接的论述,但是他们的著作中却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通过对其原著的解读,可以看出马克思运用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全面系统的阐述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在系统的阐述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思想主线。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即统一又对立的辩证关系,但是人与自然的最终归宿是和谐。马克思的生态观,既强调了人类要合理的利用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又强调了人类应当限制自己的行为,尽可能地对自然生态加以保护,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持续的和谐之中。

  二、开展生态观教育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以人为本”的核心是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把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以及人类的自身解放作为向终极目标和最高的价值取。“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按照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观点,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社会是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过程中实现其协调发展的,而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的活动是连接社会和自然的桥梁,但是自然的进化和发展表现在无数盲目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人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存在物,因此,社会和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人的活动。人类切实从社会与自然共生关系中调整自己的行动,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和节约不可再生资源,保护自然和建设自然,才能是社会与自然在良性的循环中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观教育过程中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肯定了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没有生态文明,就谈不上科学发展。人与自然能否和谐永续发展,根本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生态观教育的实施路径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离不开人,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应有之义。[2]生态观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观教育,要尊重和关爱学生的生命本性,关注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

  首先,教育内容生活化,生活中引导大学生树立“低碳生活”的理念。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3]反思当前大学生生活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仍然存在很多与低碳理念相悖的现象存在:生活用品讲品牌,互相攀比;教室、宿舍、图书馆长明灯随处可见;食堂饭菜浪费严重;生活方式过“宅”导致身体素质下降等。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开展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迫切需要。

  其次,教育氛围全员化,形成“渗透—养成”的环境育人模式。生态观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学校和教育者树立“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人本理念,在学校中形成一种生态视野和生态关怀的氛围。“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理念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的各层面,涵盖了校园环境、课程建设、校园网络建设、学生社团等多种载体。高校教师应首先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以身作则。同时积极营造生态观教育的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环境,充分发挥校园环境“桃李不言”的育人效果,使生活在校园中的莘莘学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达到学生自觉养成生态文明行为的目的。

  再次,教育主体平等化,构建生态观教育的“对话”模式。对话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人类和谐相处的原点。对话的精髓在于平等、民主、自由,是主体与主体之间达成默契,形成“意义溪流”的粘合剂。从哲学角度看,对话就是对话者双方相互理解的过程,是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人类和平共处的基本方式。[4]在对话模式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再是传统的灌输与被灌输、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教育主体间的合作是积极合作。构建生态观教育的“对话”模式,就是强调教育主体间的平等、尊重,强调学生自我意义的构建,培养大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青少年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期,是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同时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大学阶段实施以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爱护和信任为前提的“对话”模式的教育,对于大学生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最后,教育途径灵活化,使生态观教育更契合大学生群体的话语变革。伴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随之而来的是开放的网络平台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移动应用软件的普及,自由化、休闲化的网络语言深受青年学生群体的追捧,信息碎片化、内容自主化逐渐成为主导青年学生话语体系的新特点。生态观教育如果仍延续传统的教学式、政治化的话语形态,让学生觉得教育内容有“压迫感”,不利于大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也就不能够被更多大学生认同和接受。教育的效果受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影响,如果教育双方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就很难达到教育内容的内化和外化。

  参考文献:

  [1]董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 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65

  [4]彭寿清.德育对话模式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第1期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