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更新时间:2017-09-01浏览:评论: 条

  回望32年的教师生涯,从工作第三个年头参与教育部语言文字司组织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开始,到“习作创意课程的建构”,一路走来,我始终围绕一个核心——语言文字运用,一个框架——习作单元课程,逐步形成了以“创意表达课程”为体系,以“语境生成—生活体验—自主表达—交流点评”为流程的特色作文教学模式。如今,我依然坚持站在教学一线,依然以最近的距离与学生的心灵对话,欣赏最美的风景。

  一、善于捕捉独特的风景

  “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们沿途一道独特的风景,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呵护他们,唤醒他们内在的活力。”这句话的内涵,我在工作多年后才真正地领悟。

  初上讲坛时,班上有一个叫小志的孩子在我的课堂上玩螳螂。看到螳螂挥舞的大刀,我心里一阵慌乱,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得假装没看见。好不容易挨到下课,我把小志带到办公室。老教师们得知情况后,轮番对孩子进行审问,小志许是被吓着了,一直低着头闭口不言。忽然,不知谁说了句:“你敢吃掉吗?”听到这话,孩子竟然想都不想,拿起螳螂就往嘴里塞,吓得我赶紧掰开他的嘴……直至今日,想到那恐怖的一幕,我的心还是会揪起来。我时常问自己:“如果是现在,我会如何处理?”

  花开花谢,十几度春秋,又是开学第一天。我正在指导学生朗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翠……”哎?靠后窗的几位同学眼神不对,不时地往窗外瞅,有一位已然双手托腮,出神地盯着窗外。是课上得不精彩,还是刚开学心没收回?我悄悄地来到他们身边,想要提醒一下。可是当目光无意间瞥到窗外,我瞬间明白了:学校的小花坛内,挺拔的松树四周,娇艳的月季花、金灿灿的芭蕉花和五颜六色的喇叭花竞相开放着,几只小鸟在花园上空快乐地盘旋,蜜蜂、蝴蝶在花间惬意地舞蹈,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面呀!我悄悄地打开了所有的窗子,示意离窗较远的孩子们都靠过来,并继续吟诵着:“鸣禽、野花和你们联欢,生活里洋溢着欢乐的温馨……”

  大家静静地听着、看着,也在静静地想着……从他们的眼神里,我读出了悠远的思绪,这思绪里有些什么呢?我急切地想知道。于是,我轻声地引导:“是啊,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彩笔去描绘。请同学们拿出笔,以‘窗外为题,把你见到的最美的景色写出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够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当发现窗外的花坛在园丁的侍弄下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大自然无与伦比的魅力时,我自然地根据课文本身所展示的情境以及课堂所提示的学生的思维来选择这唯一必要的途径走下去,学生一下子感到原来课文描绘的就是自己身边的事和景物。或许,当我正在推开一扇扇窗子的时候,也是在开启一页页心扉。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眼神里读出他们的思想。尝试着去乘一乘儿童的船,徜徉在童心的河流里,并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快乐。只有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地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快乐与痛苦的时候,“学习”这两个字的含义才真正“嵌入”到他们的生命历程里。学习过程是一项艰巨的创造性劳动过程,只有“心”的放飞,才会有个性创造的动力之源。繁重的学业让孩子们的生活空间变得狭小,他们对多姿多彩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幻想,教师要经常设置“窗外”这一独特视点,放飞儿童的心灵,丰盈纯真的童心,使他们心灵之窗中的景色更绚丽。

  二、潜心播下理想的种子

  一直以来,我总是执着地追求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理想的种子,培养他们自信坚定的心理品质。诗人李贺写道:“少年心事当挐云”。在人们普遍追求物质享受的今天,如何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与抱负,向着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

  每接一个班,我总要给学生讲《用坚持兑现梦想》的故事:有一个叫布罗迪的英国教师,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发现了一沓作文本,作文本上是一个幼儿园的31位孩子在50年前写的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 布罗迪随手翻了几本,很快便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盲童,他认为,将来他肯定是英国内阁大臣,因为英国至今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内阁。布罗迪读着这些作文,突然有一种冲动:何不把这些作文本重新发到他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50年前的梦想。 当地一家报纸得知他的这一想法后,为他刊登了一则启事。一年后,布罗迪手里只剩下戴维的作文本没人索要。就在布罗迪准备把这本子送给一家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了英国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人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不需要那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那个梦想就一直在我脑子里,从未放弃过。五十年过去了,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今天,我想通过这封信告诉其他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眼前。”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总会为盲人大臣布伦克特的成功感到惊奇,孩子们在日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成为作家,读者捧着我的作品,就像捧着《安徒生童话》,久久地,久久地读着……”

  “我乘着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会是什么情景?我梦想着那一天的到来。”

  ……

  有位哲人说过:“永远用热烈的宝石般的火焰燃烧,并保持这种高昂的境界,这便是人生的成功。”引导学生阅读名人传记,从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讀到了身残志坚的海伦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完成了哈佛大学的学业,为世界慈善事业做出杰出的贡献。孩子们明白生命是什么,健全的我们该怎样给全世界的人们带来无穷的光明与希望。从《钱学森传》感受到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一刻也没有忘记过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研制运载火箭和导弹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40万字的传记里呈献了一位科学家的赤子之心。阅读《奥巴马传》为自己未来设计一个远大的理想,找一条实现人生理想可以遵循的座右铭:人生之要事,为立一宏大之志愿,而决意求得之。要使理想的宫殿变成现实的宫殿,必须通过埋头苦干,不声不响的劳动一砖一瓦地去建造。

  古龙说:“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老师要做的,就是架设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通过阅读交流、小百家讲坛等活动,让孩子们坚信:我这里不行,我那里行;我现在不行,我将来行。树立远大理想,带着自信,放飞梦想,迈出坚实的步伐,无论沿途有多少坎坷和艰险,只要心中有梦,人生就一定会精彩!

  三、用心倾听拔节的声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春看百花开,秋听落叶飞,冬赏白雪飘,感受自然界中花鸟虫鱼的无限魅力。孩子们在种植花草的过程中辛勤地付出,默默地等待,体会成功或失败的滋味。“……从春节那天起,从种下的牡丹长出绿叶的那天起,我就天天盼着牡丹花绽开笑脸。这些天,饱胀了的花骨朵儿重得让花枝下垂,终于迫不及待地带来了新的问候——花儿开了……”这是学生仔细观察之后记下的日记,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受到孩子的那份悉心,那份真情。在侍弄花草的过程中,劳动习惯、习作和观察能力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深秋时节,学生在开心农场种上了蚕豆。几位家长志愿者热情地教孩子们点种;在连着几个星期不下雨的时节,安排孩子们浇水。在大家的期盼中,蚕豆终于发芽了。孩子们兴奋地计算着蚕豆的发芽率,观察着蚕豆苗的生长……飘雪的日子转眼到了,疯长的蚕豆苗耷拉下脑袋;而那些生长迟缓的苗苗,在些许白雪的点缀下显得格外壮实。

  春风吹绿大地的时候,蚕豆开花了!花朵很不起眼,凑近细看:紫色的花萼托着纯白的花瓣,盛开着的花瓣顶端抹了丝绒般的黑。算不上好看,但却是生命绽放独特的形态。每天饭余,我总会碰到几个孩子在它旁边嘻嘻哈哈,指指点点。有孩子在日记中如此描述:“在这片‘绿海中,在蚕豆上翩翩起舞的蝴蝶和蚕豆花仿佛海上泛起的点点繁星,又像雪花的世界。”三四月份,蚕豆悄悄地起鼓了,饱满了……孩子们的观察日记告诉我:“蚕豆稀疏处结果比密集处多;高处结果比矮处结豆荚多。”顺着孩子们的指点,高高的蚕豆苗上,许多豆角起鼓;而在低矮处的,有的却变黑、变蔫了,估计是营养不良吧!五月十二日晚,微信上看到朋友们转发的台风信息,听着屋外狂风暴雨吹打树枝、屋面的声音,不由得想起了那片快要收获的蚕豆。中午的餐桌上,老师们还在讨论该如何过蚕豆收获节。有的提议等蚕豆成熟,经晾晒后,找来爆米花机,或请食堂师傅用大锅炒,在“膨隆膨隆”、“咯嘣咯嘣”声中,让学生尝尝地道的乡土味。

  不到一个星期,孩子们做好收获节计划。从名称、材料、做法几个方面规划《美味蚕豆我来做》。宫廷蚕豆、五香水煮蚕豆、牛肉汆蚕豆、蒜泥豆瓣、蚕豆沙拉……在孩子们的手中,豆瓣也变成了一道道美食,一件件艺术品!大家欣赏着,品尝着,分享着……一篇篇关于收获节的作品在孩子们笔下诞生。

  如今,那片开心农场已经种上豇豆,而种豇豆的孩子们即将毕业。他们将那片豇豆苗移交给学弟学妹们。我无法预料这片豇豆苗的生长情况,就像我无法预料我的学生们会在哪个季节、哪个地方绽放生命的光彩。但我知道,我们要做的,依然是播种、栽培、期待…… 我知道,许多时候我们无法预知自己生命的轨迹,也无法选择生存环境的优劣,但我们能做的,就是抓住那仅有的一丝泥土,焕发出生命的一抹绿色。

  四、真诚传递爱的芬芳

  冰心老人曾深情地说:“每一朵花都是漂亮的,每一颗心都是可爱的,我们要怀着极大的热情去爱护每一朵‘花,去关爱每一颗‘心。”在习作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心理的发展,让习作成为学生倾吐心声的载体,让学生在倾诉的过程中表达真情实感。孩子就像花儿一样,只要教者细心地培育,一定會散发出爱的芬芳。

  小骞是个帅气的男孩,可是我自从六年级接手他们班,看到他总是萎靡不振,上课无精打采。几次找小骞谈心,他都不愿意多说,只是表示:我也很烦!小骞在父母、老师的面前关上了自己的门,加上了一把锁。我想走近他,可小骞的眼神总游离于谈话之外。一次习作教学——我的烦恼,打开了小骞的心门。写作时教室里特别安静,平时慵懒的小骞也很亢奋,作文一挥而就。下课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孩子们的习作,我要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分担他们内心的烦恼。请看小骞的习作:

  我的烦恼,一个由假而转为真的烦恼,无缘无故地爆发,困扰了我多年。

  小时,我有三个要好的朋友,把我们四个连接在一起的也许就是火吧。

  上了小学,火焰早已扑灭了,可还有一点儿火星。每一次玩火,都给我的精神以强大的冲击。

  可是,火还是在离我远去。我对火的性质观念,很害怕但要去尝试,到了觉得火焰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温暖、力量。我只有通过另一种捷径来索取它!

  美梦初醒,望着初升的太阳,我不由得想起了冰冷中的精神支柱——火。

  从此以后,我每天都三、四点起床,望着东方的金红,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脱和释放。

  时光飞逝,一眨眼五年过去了,当年的闹钟已经停止,可我早早地起床却依然如故。

  那天正是深冬,望着天,我想大概有6:30了吧,我第一次睡得这样好。再一看电子表,显示2:57:30,我以为表坏了,走下楼,看了看挂钟。钟上显示3:00,望着亮如白昼的家,穿越时空,蓦然想到看日出的时间,我失眠了。

  浮想、幻想,一天一天困扰着我,空虚也成了现实,假想成了真烦恼。

  这样,一天一天加重,一天一天排解,我无法适应现有的生活。我在发泄自己,解脱自己,把所有想做的事做好,不想做的事就不做。甚至有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这烦恼在我心里扎根已久了,我要把空虚、不实和半存、真实的烦恼彻底删除掉,我需要帮助。

  有谁来帮帮我?

  读完作文,我无法冷静,小骞的文章是出自真情,还是内心的虚幻?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小骞承受如此与年龄不相称的烦恼?透过跳跃的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小骞夜晚紧张兴奋的神情,明白了他为什么上课时总是无精打采的样子,作业无法按时完成的原因也在于此吧!我就作文找小骞做了一次交流:“你记忆中的这团‘火是怎么回事?”小骞沉默了一会,说:“我记得幼儿园时,有一天和小伙伴们玩,突然就着火了,怎么扑都扑不了……老师,我身上还有伤疤呢!”我想看看伤疤,可是并没有孩子说的那么明显。我猜想,那次的着火对孩子的身体影响不大,但在孩子内心却留下了深深的疤痕。孩子一直生活在恐惧与惊悚之中,他想通过自己的幻想来克服恐惧,缓解不安,经常做一些不真实的陈述,带有明显虚假和欺骗的成分。而这些不实之词,又带来家长的呵斥和责打。在与小骞父母的交流中得到了证实:他们记得的确有一次玩火经历,儿子早已单独睡,他们也并不知道儿子经常睡不着,半夜起来打游戏,甚至还学会了网上购物。父母的疏忽让小骞这种夜间亢奋的心理越来越严重,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力。

  了解了小骞心理压力的真相,从小骞喜爱的作文入手,让他每周记录自己的心情。同时鼓励他参加学校“家庭实验室”活动。在活动中,小骞接触到酒精灯的使用,学习用打火机、火柴,还参与了热气球的实验制作。渐渐地,小骞对火的恐惧心理减少了,人也变得阳光了。生活正是广阔的海洋,通过习作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地投入生活的怀抱,孩子们的感情更加细腻了,学会了关心他人,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时时发现生活中爱的真谛,播撒爱的芬芳。

  五、结伴欣赏旖旎的风光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不管岁月如何流转,无论世事如何变化,我都会恪守陶行知先生的告诫:“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花是灵魂的粮食。”是的,只有让圣洁的思想洗涤灵魂,让智慧的阳光照进心房,我们才能点燃年轻的梦想。

  十年“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研究的过程是艰辛的:没有读本,自己动手刻写纯拼音读物、注音读物,为学生拓宽阅读面;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挤出时间陪着学生读书;学生在习作中拼音和汉字错误较多,我一个又一个当面纠错。听着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声音,看着学生一年级就能读书、习作,我跟着大家一起欢乐,一起忧愁。我曾经全程跟踪记录了一个班级的孩子在小学阶段的身心发展变化,并潜心阅读研究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书籍,把握智能训练方式,尝试在实践中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让学生过一种学习的生活,那么所有的阅读和习作就不再是一种枯燥、机械的训练,而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成长过程。

  为了上好一节“寻找春天”的主题习作公开课,孩子们和我一起研究策划,小家伙们的建议给了我很多的灵感。为了收集素材,我们到小河边、公园里、操场上去寻找春天的踪迹。那一天升旗仪式结束,有学生突然惊喜地告诉我:“老师,春天的风柔柔的,在亲吻我的脸。”好有诗意的语言呀!我的脑海中一下子浮现出许许多多关于春天的诗歌。后来,这节以《心与春风悄悄语》为题的习作课就在小小演奏家的《春到湘江》笛声中开始:吟咏春风,与诗人对话;捕捉春风,与春天对话;三言两语话春天。我们的习作课,就是孩子们的情趣陶冶课,思维体操课,对话交流课……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更是孩子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孩子们在积极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学会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去观察、去感知、去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春风像个顽皮的孩子,我在阳台吹泡泡,它到处乱吹我的泡泡,好像在和我玩捉迷藏呢!”“春风更像一位姑娘,她的五彩裙拂到桃树,桃花开了;拂到梨树,梨花开了。”这些充盈着儿童情趣的语言,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思维,把无形的春风转化为孩子们有形的文字表达。

  2016年冬,我们“习作单元课程研究”课题组以“舌尖上的茶香”为主题开设创意表达课程,开启“茶文化”之旅,传递“和人生”态度,表达“创学习”方式。活动中,我带领孩子们利用图书馆、网络和社区等渠道,了解茶知识、感悟茶道、开启茶文化探索之旅;围绕茶文化课程建构,组织阅读交流及社会活动,品茗茶香、评赏茶艺、咀嚼茶语、感悟茶文化的和乐之美;开展茶文化语言实践,指导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享受茶文化的实践之乐。学生阅读茶之经典,感知茶之历史悠久;阅读茶之事,感悟茶文化之包容兼蓄;走进诗词联,吟咏茶之含蓄隽永。品壶趣,蕴哲理;泡壶茶,静心性;茗茶香,悟人情;赏茶艺,明其道。评茶、奉茶、写茶。一个星期的活动过程中,大家始终处于兴奋状态,积极阅读、实践、练笔,一篇篇飘逸着淡雅清香的习作中,跃动着一颗颗富有个性的心。一次次习作过程就是一次次文化创意之旅。

  32年的教育生涯,32年的不断探索,我从未停歇前进的脚步,因为教海探航路漫漫,最美的风景依然在路上!

  【作者简介】

  左海电,1966年1月出生于江苏滨海,1984年8月毕业于江苏省阜宁师范学校,分配至滨海县实验小学任教语文学科。工作期间,参加社会自考、教育自考,取得大专与本科学历。先后参加教育部语言文字司组织的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材教学实验,两轮大循环,十年教科研实践,取得了丰富的教科研成果;进行新教材双语教学实验,3~6年级小循环教学;2004年8月招聘进入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團,一直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32年来,从班主任到教科室、教务处主任,到校区副校长,一直坚守一线教学岗位,获得教育部语言文字司阅读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八省区作文课堂教学一等奖,先后被教育部表彰为“注音测字,提前读写”实验先进个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盐城市教坛十杰,2005年荣获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称号。

    下一篇:让阅读成为习惯
    上一篇:转识成智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