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中小学心理活动课程遭遇的“尴尬”

更新时间:2017-07-15浏览:评论: 条

  韩亚平

  〔摘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前遭遇“瓶颈期”,如课程流于形式,活动浮于表面,课堂中学生过分活跃,课程活动难以组织和开展,课堂纪律失控等等。本文结合相关课堂实例分析了当前心理课堂的“乱象”,并从提升心理教师专业素养、完善心理健康课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两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尴尬;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1671-2684(2017)19-0027-04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教育部、省、市都出台了相关文件精神以保证心理课程的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心理活动课在全国各地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很多学校和老师对心理活动课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可以说心理活动课基本上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流程和模式:暖心活动—自主探索(体验)—讨论分享—反馈总结—课外拓展,这个课程流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课程的体验性,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1]。课堂教学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但是,很多老师表示在实施心理活动课的时候存在一些问题,如老师精心备课、用心实施而课程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课程流于形式,总感觉活动浮于表面,很难进入学生内心,使得心理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课堂中学生过分活跃,课程活动难以组织和开展,出现一发不可收拾或者课堂纪律失控等局面[2]。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遭遇“瓶颈期”,那么该如何寻求突破呢?我结合在下校听课过程中的相关案例,从导致中小学心理课程“瓶颈期”的原因和应对的策略来谈谈如何寻求“瓶颈”的突破口。

  一、聚焦“尴尬”问题,解析案例

  (一)教学主题概念把握不准确,混淆概念

  目前心理课的主题主要包括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习心理、情绪调节以及社会适应等几个领域,授课教师一般会根据教材的安排,结合学生需求选择相应的主题,一节课的主题往往会涉及一些概念性的问题,例如“气质”与“性格”,“鼓励”与“赞美”等,有的授课教师本人对主题的核心概念理解有所偏差,结果在面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各种看法时,就会前后矛盾、含混不清,把握不准引导的方向,在回应学生时也难以做到恰到好处。

  例如,在下校听课的过程中有一位授课老师在上“在挫折中成长”这一节课时,让学生谈谈自己经历过的挫折,学生说得五花八门,有的甚至说“出门踩了一堆狗屎”,学生哄堂大笑,老师只回应了一句“那你可真够倒霉的”,可是,这算是“挫折”吗?显然老师也没有真正理解“挫折”的概念和内涵。在心理学上,挫折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失望、痛苦、沮丧、不安等。教师只有自己将“挫折”这个核心概念理解清楚,才能结合学生所列举的情境进行分析判断。因此对教学主题的准确把握是上好心理课的基础。

  还有一位老师在初一年级讲授“缺憾也是一种美”这节课的时候,由于缺乏对“缺憾”的深入理解和辨析,导致课堂其中一个讨论环节出现了导向性的偏差和错误,老师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一个环节:讨论一下缺憾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学生的回答让听课的老师们不禁质问:心理课还有没有底线?还有没有价值导向?是什么让听课老师们有这样的质疑呢?

  原来学生们没有正确理解“缺憾”的正确含义,混淆了“缺憾”和“缺点”这两个概念,所以在讨论时不乏这样的观点:虽然我字迹潦草,但是我写的速度很快啊;虽然我不讲卫生,但是我很与众不同啊等。而老师也没有及时更正和引导学生的讨论,在课后我和授课老师交流的时候,发现老师本人也没有理解“缺憾”的含义,更没有辨析“缺憾”和“缺点”之间的差异,导致了课堂价值观偏差。“缺憾”指的是不够完美,令人遗憾的,更多指的是先天不足或者很难后天改变的。而“缺点”指的是后天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变的。这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扬长避短,而不是为学生的不良习惯提供借口。心理课应该是以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其积极品质和正能量为宗旨的,在学生的讨论和发言偏离主流价值观时,老师要及时引导,把握课堂的导向,掌控好船的舵。

  (二)教学目标设定不清晰,时间分配不合理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整个课程总的指挥棒,课程教学目标的明确和清晰对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辅导任务有重要意义[3]。我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教学目标设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目标设置贪多求全,想要面面俱到

  由于课时的限制,一节心理课要达成的目标不可能太多,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必须集中有限的教学资源,重点突破必须达成的某一两个目标,而现实中很多心理教师贪多求全,想要面面俱到,比如在下校听课的过程中遇到如下教学案例:一位老师在上小学二年级心理课“分享带来快乐”时,教学目标应该是集中放在让学生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可是老师却把目标设定为三个:一是了解分享的意义,二是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三是学会如何去分享。显然,在这一课中,重点应该是让学生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而老师对本节课目标的设定却承载了太多,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最后就成了走流程。

  2.目标设置太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还有一些老师的课程目标缺乏可操作性。目标的可操作性,是指在目标明确、清晰的基础上,将目标细化为可以观察、评定并可以训练、培养的行为特征。因此目标的设计应该相当具体,便于操作。

  例如,一位老师执教七年级的“扬起自信的风帆”这节课时,目标设置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其中“自信心”以及“心理健康水平”都是很笼统和概括性的概念,对整个课堂的实施的指导性较差,很难被观察或者评估,因此可以说不具备可操作性。目标的“可操作”一方面体现在认知上应该“了解”什么、“懂得”什么或“转变”什么,在情感上要“体验”什么、“感悟”什么,在行为上要“学会”什么、“养成”什么或“改变”什么等等;另一方面,还体现在目标的适度性上,既不超越,也不低估学生的年龄特征。

  3.活动流于形式,课程缺乏实效

  目前,心理课注重课程的活动性和学生的体验性,所以课程以活动为载体来实现教学目标[4],但是在现实中,很多老师在上心理课时更多关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是否合理,教学形式是否多样,然而我认为衡量一节心理课是否上得好的标准应该是,是否达到了效果或者说是否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经常在听完课后,喜欢走到学生身边去问一个问题,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的老师的确抓住了心理课的“活动性”,教学设计以各种形式的活动贯穿,活动形式新颖且富有趣味性,学生参与度也很高,玩得很开心。但是整节课一个活动接一个活动,基本上没有讨论和分享,更没有思考,教师的作用仅限于活动的组织和主持。

  例如,一位老师在小学四年级上“团结就是力量”时,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安排了“搭人椅”“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搭纸牌”“伏地起身”四个活动,整个课堂在学生热闹的活动和躁动的氛围中结束了,没有活动后的讨论和分享,没有静下来思考和感悟,没有教师的反馈和引导。那么,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了些什么呢?

  心理课是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来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感悟,在感悟中获得成长和收获。所以在每个活动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如在“搭人椅”这个活动后,教师应该先组织学生从刚才喧闹的活动中平静下来,有针对性地提问:“在刚才的游戏中,第一次你们没有取得成功,经过第二次的努力终于搭成功了,你认为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设置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合作的重要性和在合作时要注意哪些方面等,这样才能达到活动的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另外,有的老师质疑心理课的效果,认为在短短几节课内很难改变学生的认识或者行为,其实心理课的作用并非那么立竿见影,而是每节课上让学生在认识上有一些新的、积极的观点或观念的积淀,是每节课上学生正能量的累加。心理课是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一颗颗成长的种子,这些种子不见得能马上发芽开花结果,但是有一天,当孩子们遇到某些人某些事某些困惑的时候,或许脑海里能闪现出曾经心理课堂上的某句话,某个观点,某些感触,某个游戏,某个视频,这就说明心理课是有效果的。只要系统地、常规地进行灌溉,这颗种子就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4.课堂纪律难以调控,影响教学实施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它具有活动性和互动性,很多老师都遭遇过课堂失控,组织学生活动却一发不可收拾的尴尬。如学生在活动过程过度兴奋,吵闹成一团;讨论时偏离主题,大声喧哗;做游戏时,不遵守游戏规则等等。尤其是低学段的学生,由于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缺乏规则意识,在活动时难以调控。究其原因,心理课上,学生是放松的,但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通过游戏、讨论让学生在情感上、观念上有所感悟和体会,或者在讲授某些心理调节知识的环节时,学生就很不在意,注意力不能有效地集中,从而很难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此外,有的老师的不恰当的语言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如有的老师在课前会告诉学生我们这节课来放松一下,上一节心理课。一节小学四年级的课“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上,老师为了营造宽松、接纳、安全的课堂氛围,课前和学生交代,这节课请大家都积极参与,可以畅所欲言,不要怕错哦!结果课堂氛围一下就变得很嬉闹,在同学分享自己曾经受伤的经历的时候,其他同学或是嘲笑或是起哄,老师没有说清楚课堂规则,也没有建立团体契约,导致一节课在闹哄哄中匆匆结束。心理课有别于学科课程,更注重学生的体验,课程设计也会更加灵活,这是心理健康课的活动性和体验性的特征[5],但是既然作为一门课程就应该具有规范性,应该符合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因此怎样调控好课堂和谐的氛围?这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加以解决的问题。

  二、化解“尴尬”,寻求应对策略

  尽管在心理课教学实施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我们的心理教师仍在不断地探索着,尝试着,前进着……

  (一)提升心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目前中小学心理教师以兼职老师为主,很多学校都是班主任在担任心理课的教授,当然也有部分专职的心理教师,但真正拥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职老师很少,所以很多心理教师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的支撑,或者有的老师是科班毕业的,有较为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但是缺乏教学管理经验和对学生情况的了解,上课缺乏规范性,太过随意或者太過理论化。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强对心理教师的专业培训,但是限于老师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结合我区的实践和探索,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相结合

  在区域或者学校成立教研组(集体备课组),定期开展活动,其中教研活动主要以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或者课程理论为主要内容,由科班出身的、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老师带领,对中小学心理课程中涉及的专业理论或者概念等进行研讨和集体学习;集体备课则是对某一节课进行“同课异构”,主要针对如何设计教学目标和流程,对教学主题进行辨析,分析生情等课程的具体操作和实施。可以说教研活动以理论研讨培训为主,集体备课活动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结合实际,可以有效提高心理教师的专业水平。

  2.精心备课和课后反思相结合

  在课前,老师们要根据教材和生情来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流程和素材资源等,这是对课堂的预设,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提出“双吃透”,即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对于教材主题的辨析和理论知识的支撑,前面也提到了,就不再赘述。对于吃透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如进行课前小调查、和学生交流、和班主任交流等。备课是否充分是教学效果好坏的前提和关键。

  在课后,老师要对这节课的实施效果作教学反思: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有哪些设计是能够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有哪些设计是不太有效的?课堂中学生预设之外的情景有哪些,是否被成功应对?教师对自己的表现哪里比较满意,哪里不太满意等。有条件的老师可以把自己的课录下来课后观看,更加清楚直观地回顾整个教学过程,以便提高课后反思的效果。把课前和课后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提升心理教师的执教能力。

  (二)完善心理课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

  心理课是一门新的学科,其评价体系和其他学科有共同点也有其独特性,到目前为止,对于心理课程的评价体系还在探索过程中,以至有的老师不知道如何断定一节课是否是“好”课。

  心理课的评价,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如教案的设计,教师的讲解和引导等,更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如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讨论的情况,有多少学生能够理解、接受和应用当堂课的基本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心理健康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率和兴趣度如何,是否有效达成了当堂课的教学目标等。一节课中,在学生方面,能够积极参与,且颇有收获,具体来说学生体验到了以前没有过的积极情感,内心触动,重建了认知理念或者行为倾向;在教师方面能够有效组织并实施课堂的活动,营造安全、接纳、开放的课堂氛围,在教学管理方面,能够既井然有序又蓬勃生动,课堂“活而不乱”方能够称之为一节好课。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评价一节心理课。

  首先,看教学目的是否明确。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应把教学目标设定在了解常识、把握规律、熟悉技能、养成习惯、形成态度、调适心态范围之内。

  其次,看教学内容是否适当。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学生的需要;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对学生中的共性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帮助。

  再次,看师生关系是否平等。

  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表现为:少指导、说教,多交流、沟通;彼此尊重,以诚相待,相互理解;每个人机会均等,可以自由发表意见。

  最后看活动安排是否合理。

  衡量活动设计、安排的合理性的标准包括:活动设计有针对性、创新性,形式多样,活动实施规范,灵活变通,围绕主题;团体指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支持与挑战相结合;活动适量、适度,收放自如;每位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充分投入。

  (三)积极使用课堂调控策略

  1.理清设计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心理课首先要理清辅导理念,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环节,完成教学目标。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的是,心理课的理念不是一节课要教会学生多少文化知识,而是学生是否有所收获感悟,塑造的是学生的心灵,要给学生提供一种氛围让他们能自由地表达、发展自己。在备课上也要认真准备,预想到学生可能会有的反应,这样在课堂上才会有备无患。其次,要明确教学目标,控制好时间与节奏。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课程设计要合理,不要在某一个环节上耽误太多时间。不能因为学生投入、高兴,就做好几个与主题没有太大關联的活动。要时刻铭记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而不只是让学生满意。

  2.制订课堂契约,营造有序氛围

  订立契约,增加课堂和课后的要求。心理课堂上调控困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的观念有偏差,不认真不端正,因此有必要在课堂上订立契约。订立契约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正式开始课堂内容前约定要达到的行为标准,如认真倾听他人发言、不打断别人、保密原则等。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心智能力已经比较完善,教师可以给他们布置“心理日记”,既能了解学生近期的心理状况,又能让他们对心理课重视起来,营造安全、接纳、开放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敞开心扉。倾诉和交流能够引导学生感悟、升华,老师要给予建设性的反馈。

  3.注重有效引导,及时反馈调控

  其实,在一节课上教师的调控无处不在,当发现学生的表现偏离预定主题时,就需要及时地引导回来。如在小组讨论、学生发言时,如果学生的回答与主题无关,教师要及时明确地给予回应,让学生明白这样是不恰当的;当学生表现得很好时,及时给予鼓励,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形成规范并自觉遵守。此外,还要及时反馈调控。要遵循及时反馈的原则,一旦学生出现违反纪律、不配合的行为要及时指出并制止,使学生及时明白什么样是可以的、什么样是不被允许的,防患于未然比纪律非常混乱之后再纠正要省力气,效果也更好。

  参考文献

  [1]傅文弟.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8):42-44.

  [2]裴娣娜.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的新视域[J].课程教材教法,2005,25(1):3-8.

  [3]张琴.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2007(5):138-139.

  [4]赖运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问题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10(10):75-78.

  [5]昝旻.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思考与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5(9):177-178.

  注:本文为第七届“健康杯”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来稿。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