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走向歧途的语文“生成”课堂

更新时间:2017-02-18浏览:评论: 条

  在“新课程”和“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语文的课堂教学也在不断摸索着最佳的“新课堂”形式,其中“生成性”课堂已经逐渐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的术语,而语文课堂要以生成为价值追求,也早已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众所皆知的新课程理念。

  然而当“生成”一词在课堂上、校园里、论坛中、教育教学杂志上成为舌尖上的热点时,我们不得不凝神静思——在我们为体现“生成”而生成的课堂实践中,“生成”是否也应该贴上“打假”的标签!

  与“生成”相对应的是“预设”,二者的侧重点究竟在哪里?

  “预设”是传统教学曾经乐此不疲的教学方式,在预设过程中,教师主要考虑线型设计,关注“教师怎样教”的问题,即“以教定学”;“生成”是新课改孜孜不倦追求的高度,在生成教学中,教师主要考虑框架设计,关注“学生怎样学”的问题,即“以学定教”。

  从传统的“以教定学”到新课改的“以学定教”,表面看,似乎只有两个字的位置对调,实践中却是观念的艰难转变。

  纵观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不可否认,一些教师心里放着新课标“以学定教”,但手里还是拿着那张旧船票,高举“生成”的旗帜,在实践中将“预设”进行到底。

  “预设”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环节和程序,“生成”则是在程序实施过程中引发出来的有关问题。有人说:“不去认真预设,那是不负责任;不能善时生成,那是不够优秀。”但是,一节课,45分钟,预设的任务要完成,生成的问题要解决,我们如何选择?所以我们会发现,在新课改中,我们很创造性地迎合了两者。这主要表现在:

  表现一,钟表式的教学过程——约定时间的“生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是评价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语文也不例外,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质”的同时,也受制于课堂教学的“量”的要求,然而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不确定的过程。“复杂”是因为,真正的语文课比其他的学科增添了情感价值观的交汇,没有教师可以预料情起于何处,终归何处;“不确定”是因为,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是师生碰撞的舞台,没有教师可以控制学生感性思维的强度、理性思维的宽度。这些随时可能的“生成”都会导致语文课堂进度的不可预知性。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为了用“旧船票”登上“新课改的大船”,一些教师能动性地处理着“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曾经听一位老师讲授《老王》,整堂课以问题串联的方式进行,甚至在课件上每个问题的思考时间都“明码标价”,看似自主“生成”的答案,却给人一种生硬的感觉,5分钟一个答案,3分钟一个感悟,45分钟的课堂变成了N个5分钟和3分钟的组合——只为看似“生成”一个表象,而不是让学生体验探索过程中的快乐,在钟表的摆动过程中,学生机械地“生成”一些最终会在屏幕上呈现的内容。

  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认为“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1]但是为了体现课堂的“生成”性而采取钟表式的教学过程,这种约定时间的强制性的“生成”,价值又在哪里呢?

  表现二,一键式的课件操作——灌输式的“生成”。长期以来,作为教师,我们已经习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把课堂作为自己实施教案的阵地,把自己当做分析、讲解课文内容的工具。经常听到老师在上完一节课之后,无比遗憾地说:“这个内容本来准备了,却忘了说了。”或自怨自艾地讲:“我没有完成教案啊。”……多媒体普及之后,给这类老师带来了福音,一键式的课件操作教学解决了所有的难题,而老师也逐渐沦为了没有创造性的点击“机械工”。

  当教师把“讲完”“预设”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时,课堂上便不再有“学生”,只有教案的变形——课件;课堂上便不再有智慧,只有现成的答案——投影。

  还是那节《老王》,在每一个问题讨论之后,教师总会在第一时间将所谓的“参考答案”呈现,有限的屏幕上,密密麻麻写满教师所谓的“个性化解读”,如此而来,不禁要问,之前学生讨论的价值何在?课堂到底是教师的“灌输生成”还是学生的“自主生成”?

  “新课改”的推进,多媒体的普及,课件铺天盖地走进课堂,没有课件似乎已經不能称之为“高效”。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黑板应该黯然退出教学的舞台?一键式的课件操作,这种变相灌输式的“生成”,到底是解放了教师,还是扼杀了学生?

  引用高慎英的话点评这一现象:“有效教学有时需要语文教师保持无为而教的自我克制,不过多地干扰学生的自由学习空间。”[2]

  表现三,罗列式的问题串联——教师式的“生成”。真正的“高效课堂”是在师生的对话中水到渠成、潜移默化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少教师创造性地将这种对话赋予了新的形式——问题探讨。课前教师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禁锢学生,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操纵文本,使学生在课堂上既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又不至于偏离教师设定的航线。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导演,指挥着学生按照“剧本”按部就班。

  把备课误解为谱写教案,把上课误解为照搬教案,虽然不符合新课程精神,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这种现象并不鲜见。

  《老王》这节课,有的语文教师就采用了这种罗列式的问题串联法,从整堂课来看,学生似乎都在顺着教师的思路一步步走向文本的深处,但是,生硬的强拉硬拽,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看似热闹的问题探讨背后,是学生思路的强行服从,缺少了激情的碰撞。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3]这种罗列式的问题串联,直接阻碍了学生发现意外通道和美丽图景的道路。这种“杞人忧天”式的问题串联,在突出教师“生成”的过程中,是不是已经扼杀了学生的“生成”?

  清其病状,明其病因,方可治其病痛。引用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的观点就是,“当前要对课堂教学的无效,低效行为表现进行梳理,进行理性反思与追因分析”[4]。如此,才可纠错!

  一、受制于教学进度的限制——钟表式的教学过程之源

  张文质先生说:“教学是一种慢的艺术。”[5]但是,高中语文教学受制于教学进度的束缚,为了在单位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内容,教师不得不精确计算课时安排,机械的表现就是将课堂教学按分钟分配,甚至直接告诉学生每部分的用时。按时“生成”,定量“生成”,“无法预约的精彩”就这样消失在语文课堂上。

  叶澜教授曾经极其精辟地指出,这“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现,它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6]。教师满足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学生渐渐习惯于“团队旅游”式的时间拼凑。在教学进度的“压制”下,一篇篇美文变为“散文”,对语文的憧憬渐渐在“钟表”的晃动中渐行渐远。我们可以把学生压制在课堂上,但不能强迫他“心随我动”,钟表式的教学过程最终会使语文失去语文味,失去语文特有的魅力。

  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会加减法,未必要做到“无微不至”,有时要学会“大气卓越”。一篇文章只需抓住一个切入点,讲深讲透则可。语文知识具有循环性,此处不涉及,他处仍可见,就像写作文,小切口大主题,每次“生成”的也许只是一粒珍珠,但长期坚持必会连成珍珠的海洋。

  二、担心于学生掌握的片面——一键式的课件操作之因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学生具有创造的天性,如果教师愿意为学生搭建一个腾飞的舞台,学生的创造潜能将达到最大化的挖掘。一键式的课件操作教学,源自教师对学生潜能的错误估计。作为教师,总希望能在单位时间内给予学生最多的知识,总希望将自己的所有全盘塞给学生,总担心学生掌握得不全面,所以借助于这种高科技的形式,呈现更多的东西,“预设”更丰富的内容。

  然而,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特别是在语文课堂上,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是在师生的互动中逐渐生成的。语文课堂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答案多样的、思路多维的过程,过于精细的一键式课件操作形式,特别是精细到标注答案都为学生准备好的课堂模式,本质上是教师对学生的极其不自信,是对学生思维的约束,是对“生成”行动的否定。

  长此以往,看似大容量的语文课将成为学生的负担,语文课不再是情感与价值观的体现,而是速抄员的培育基地!

  不需要过于精细的预设,不要受复杂经验的影响,语文教师只需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学会捕捉学生的需要,没必要去考虑时间问题,更没必要去考虑下一个环节,语文的魅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呈现。不要将语文教师的地位等同于机械师,疲于时不时地去开关机器,简化课件内容,使语文真正回归原生态。

  三、焦虑于文本重点的偏离——罗列式的问题串联之根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

  “如果一节课完全按照你的预设一步步上下来,最后学生也达到了你所要求的,我们就会觉得很舒服,也就是平常说的上得很顺。但如果课堂超出了你的预设,而你又能巧妙地解决好,生成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学生达到甚至超出了你所要求的,那么课后我们就会觉得很兴奋。前者仅是‘舒服’,后者却是‘兴奋’,你喜欢哪种感觉?”

  的确,作为教师,我们倾向于后者,但是如此的“生成”是有风险的,万一处理不好,不仅没有“精彩”,甚至会造成文本的偏离,反而生成了“乏味”生成了“无效”生成了“冷场”等等。面对两难,更多的教师选择舒服,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会出现对话式的教学向罗列式问题串联的教学的转变。

  杜威曾经说:“虽然我们可以把马引到水边,却不能迫使它饮水。”[7]对文本的解读,就如这马儿饮水,不要企图规范学生的思想,“百花齐放”才是语文课的春天。

  为此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的每一个契机,为课堂生成制造空间,从而给学生搭建一个个展示个性的舞台,让学生的笔管汩汩流淌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使其率真的思想与张扬的个性跃然纸上。

  程少堂老师曾预想“最理想的语文课堂”:“要弥漫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美。在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语文教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致高涨,师生双方都全身心投入。”[8]這需要教师真正认识到“生成”的价值,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语文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封闭僵死的操练,没有预设,课堂就是无序的盲动。好的预设与生成,犹如一次美丽的邂逅,教师则是这美丽邂逅的“策划者”。

  让语文课在“预设”与“生成”中有机选择,在“生成”中自由翱翔!

  注释:

  [1]宇文森:《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2]高慎英:《“有效教学”的理想》[J].《课程·教材·教法》2005,(8).

  [3]叶澜:《新基础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陈国平,魏为焱:《如何在新课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教师报》2006.

  [5]张文质:《教育是慢的艺术》[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叶澜:《新基础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7][美]约翰·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8]程少堂:《语文味研究回顾》[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03,(10).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2]宇文森,洪明.教师教育课程系列教材:课程与教学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3]王建军,叶澜.学校转型中的教师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韩慧贤 南通大学附属中学 226019)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