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例谈高等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新途径

更新时间:2016-04-04浏览:评论: 条

  在当前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多元化需求的大背景下,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改变这种状况,陕西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知识建构,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师范教育内涵建设与就业前创新能力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探索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融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新途径。

  一.高等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非常重要。而高等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母体,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主体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直接承担着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教师资源的重要任务。但是,传统的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不能够实现良好的对接,二者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对此,许多高等师范类院校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试图在人才的培养上有较大的改观。笔者通过对高等师范类院校现阶段人才培养的调查了解,发现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现在有些高等师范院校对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有些高等师范院校迫于一些综合类院校参与师范生培养的压力,导致其向综合类大学靠拢而逐步丧失其师范教育的优势,这使得部分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丧失了核心竞争力。再就培养的目标定位来说,现阶段整个高师院校包括综合类院校对师范生培养目标定位很低。一些院校长期以来把“合格”作为师范生培养的目标,而“合格”其实就是没有目标、没有质量的培养要求。但依据目前社会的就业状况与人才需求而言,这样的目标培养下的人才已经是不适应社会要求、不能被社会认可的。有人甚至预言,再过几年,我们培养出来的师范生只能被称为“合格的毕业生”,这样的趋势,只会使得高等师范教育在不久的将来陷入到尴尬的境地。邓小平同志很早就提出,我们的教育是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但如果我们只是以“合格”的标准去定位师范生培养,必定不利于教育的现代化,很难去与世界接轨和竞争。根据当今时代要求,我们需要的正是那种专业素质强、综合能力过硬的高标准实用型人才,这样才能满足社会需求与发展。

  其次,“应试教育”现象导致师范特色不明显。师范生的培养,突出的是“师范”,在整个培养模式的制定与运用上,都应该有师范特色。但是在目前的师范生培养中,师范特色并不明显。笔者认为造成的原因,一是很多学生抱着“60分就好”的心态去学习,教师为了教学考核而把考试作为目标,这就造成了教为考服务的现象。老师照本宣科的教学,学生学习不思考,能力水平不能提高,只是为了考试。考前大量的背教材、背老师的笔记,考完试什么就都不会了。这就使得老师和学生不能很好地配合,老师和学生的兴趣都不高,更何谈特色。二是在课程设置上即便开设有关师范生培养的课程,也大都是重理论而轻实践,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不够紧密,没有操作性。即便有些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实习,但是形式较为单一,时间很短,次数很少,往往取得的成效很差。对于这种“照本宣科”式的讲述以及“理论重于实践”的方式,师范生的培养必然很难凸显出自身的特色。

  再次,实践教学环节十分薄弱。传统的师范生培养就是单纯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理论授课。对教学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有数据显示,近些年来有很多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其理论课程的安排基本占到了教学计划的90%以上,很少有学校去组织学生进行有利于教师技能培养的一系列活动。这种模式培养下的学生,不具有较好的操作能力,对实际突发问题没有应对能力,不能很好适应基础教育需求。

  当然,存在的问题也远非上述几种,造成的原因也很复杂。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师范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在文化传承和民族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作用,尤其是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时,意义深远。

  二.高等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高等师范院校承担着为基础教育提供优秀教师的重担,因此,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破齐头并行的传统思路,积极推进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是现在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陕西理工学院在立足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调研基础上,通过“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努力改变当前师范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从事基础教育兴趣不浓、师范意识不强、核心技能不精的现状,推动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提高师范生职业道德、专业技能、人文素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人才培养途径,为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的学生搭建成长平台,有效提高了“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加强知识构建,夯实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通过对专业课程以及师范生理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有着良好的理论基础。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在实验班学生培养上,大力夯实学生的专业功底,通过对专业课程和教育课程的科学优化,开设了大量与中学语文良好对接的专业主干课程,例如: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美学概论、基础写作、逻辑基础、心理学、教育学、语文教学论、教师技能等。对于这些主干课的讲授,文学院对实验班配置了全部的优秀教师资源。在课时安排上,这些课也是课时安排较多,比重较大的。比如我们所开设的中国古代文学必修课,因为该课程在传承中国古代文化、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上的独特价值作用,因而在课时安排上,1—6学期中每学期安排了48个课时,比平行班的古代文学课时多,总学时为288个学时。开足主干课程,正是为了使学生打牢好专业基础,确保所培养人才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专业素养。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