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走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之路

更新时间:2016-02-17浏览:评论: 条

  

  2015年5月18日至31日,作者参加了“2015年兰州市中小学教导(教研室)主任杭州高级研修班”学习培训活动,感受颇多,不能一一细数,现形成部分浅显观点,与读者分享探讨。

  一、用“课改”去“改课”

  王曜君老师说:“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很多培训专家也提到:“本轮课改重在课程的建设”,所以要形成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就要注重课程的开发,只有给学生多种课程的选择,才能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东西。课程的变化除了课程本身之外,还能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使课堂教学适应课程的变化,适应教育观念的变化。最能适应这种变化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将教师传授知识的被动过程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主动过程。为了适应教育理念和课程的变化,将课堂变为“先学后教”的模式,教师就要促进教育教学的有效和高效。而近年来兰州地区的高效课堂改革虽有成绩,但仅在课堂教学本身,很少对学校转变了一些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但对课程的改革和开发还很滞后,所以难以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

  杭州地区的高效课堂,除了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以外,还紧跟有高效课堂的评价。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的沈启正先生就强调:“课堂不能用简单的达标率来衡量”。高效课堂的评价重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主动性,强调学生学习的轨迹,属于过程性的评价模式,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包括录像课、优质课、观摩课等等,都在强调教师教学模式的多样性,两者之间最核心的是,一个评价的是学生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的学,一个评价的是教师的教。

  另外,杭州地区的教科研活动非常扎实,学校内除了有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氛围,还有各级教研室提供教研指导,而教研员全部都是从教师一级一级升入教研室的资深专家和学者,并且深入教学一线指导教学。如与教师开展同课异构、同课同构等教学活动,亲自与年轻教师同台PK;开展地域性的试题分析;邀请全省专家“坐诊解答”等,都将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集中

  表现。

  二、教育人要有“情怀”

  浙江省的学校教育融入了很多“情怀”让我有很多感动。校园文化建设,很多学校都不知道怎么去做,不知道该做什么,而任为新先生的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他说:“一条鱼病了是鱼的问题,一群鱼病了就是水的问题;一个人病了是人的问题,一群人病了就是文化的问题。”是的,学校文化建设其实就是在做“水”的事情,给生活在其中的师生提供好的环境,好的引导,让他们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得到更好的教育。这需要有开放的思维,开放的环境。“流水不腐”,只有多方借鉴,融入新元素,接受新思想,才能让校园文化常新。

  教育情怀除了表现在校园文化外,还流露在待人接物方面。赵群筠校长说:“对于弱的,走不稳的孩子,赶着走路,让他们摔倒,去安慰他们,再跑再摔倒,不如慢慢地走。”有些学校采取认干爹干妈的方式,拉近了师生的感情;有一所文晖学校,修了一条文晖铁路,看到那条路,心就远了。当一个老师给我们分享自己留给儿子的便条时,我的心都有一点化了,这张条是这样写的:“儿子,饭在煲里,菜在锅里,妈妈的心,留在家里”。

  三、教育要有“特色”

  十几天的培训,我参观了两所小学,一所初中,一所高中,每一所学校都有能够展示的特色,有学生活动的特色教育、有以中华传统教育为主题的学校教育,有开展救生拓展训练的特色课程,还有信息化云终端满布校园的现代化学校,每一所学校都不雷同。

  教育的特色不能只停留在文化特色,或者是特色教育。教育特色重点在教育,如果校园文化有特色,影响的是身处其中的老师和学生,慢慢的,学生会去影响家长,影响到社会;教师教学方法有特色,影响着班级的学生,学生爱上了老师的课,考试成绩肯定不会低;学生有特色,有能展示的“长处”,树立了信心,学生就会爱上学校,社会口碑自然也会好,就能吸引社会各界的力量办学,学校就能发展得更好;教研有特色,助力教师成长,教师成了名师骨干,业务能力强,带的学生就不会差。

  我认为地域有差别,文化有不同,经济有差距,在学校教育方面更应该吸收各种先进理论,结合本地区学校的实际,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使学校教育能够助推学生的发展,能够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美好的记忆,让他们愿意告诉未来:“那是我的母校,我爱我的母校”。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