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隐喻理解中的文化制约探究

更新时间:2015-11-21浏览:评论: 条

  研究背景

  传统的观点认为,隐喻仅是一种文学的修辞手段,是附属于语言外壳之上的一种装饰品。众多学者就隐喻理解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大多数都认为文化是制约主体理解隐喻的因素之一。然而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并不多,且研究结果信度有待后续实验研究结果佐证。为此我们采用在线即时加工的研究范式,考察文化熟悉度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隐喻理解的影响。

  研究设计

  被研究通过在线加工来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隐喻理解与文化熟悉度的制约关系。研究零假设为:文化熟悉度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无关。

  1.被试

  63名来自贵州某大学英语专业大三学生(男20人,女43人,平均年龄为21.5)参加本次实验,参加完本实验后每位受试都获取一定的报酬。所有被试均以汉语为母语,其视力或矫正视力都正常。

  2.测试材料

  实验材料分别由48个隐喻句组成,隐喻句均为简单的名词句,即采用“A(s) is/are B(s)”的形式。隐喻句选取的步骤如下:首先从文献或书籍(Glucksberg et al., 1997; Wolf & Gentner, 2000; 庄和成,2002)中选出118个隐喻句。[16,17,2,18,19]然后15名英语专业大二学生用七级量表,(1.完全不可理解)到(7.完全可以理解)来对其进行评分,以确保选出的句子字面上理解没有语言障碍。最后选出48可理解的个句子(M=5.3,SD=0.72)。参加先导实验的被试不再参加正式实验。最后选出可接受的48个隐喻句子由两位在跨文化研究方面有较高造诣的老师依据文化熟悉度对其进行分类,他们给出一致性的分类为85%,剩下的不一致的分类由他们协商之后再确定类别。最20个句子被归入文化不熟悉组,二余下的28个句子被归入文化熟悉组。

  3.研究过程

  所有材料都是通过E-Prime2.0编辑并呈现给被试。被试的任务是看到屏幕上呈现一个隐喻句,尽快地对这个句子进行解释,对于用英文难于表达的句子允许被试用中文表达。实验总过程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实验指导语、核心实验过程和结语。下面以“His uncle is a real Shylock”为例,介绍实验核心过程。首先被试看到屏幕上呈现一个红色的“+”(注视点界面),提示被试实验开始。800毫秒之后自动消失。接下来屏幕上出现“His uncle is a real Shylock” (探测界面,即反应时收集界面),被试思考如何解释。被试想好后按下“K”并说自己的理解(录音界面),E-Prime2.0版本具有自带的录音功能。被试解释完该句后按下“K”键,屏幕出现一空屏(缓冲界面),1000毫秒后空屏自动消失,注视点界面“+”再次出现,进入第二个句子的实验,周而复始,直至48个句子呈现完毕。被试在正式实验前先进行练习,练习为8个隐喻句,句子的难度和形式与实验句子相同。整个实验(包括练习)每个受试大约需要30分钟。

  由两名对为认知语言学研究有较深的造诣的老师对被试的每一个隐喻解释用三级量表进行可接受性评价,1.非常好,2.基本可以接受,3.不可接受。他们给出一致的评分为82%,其余的不一致的评分由他们协商之后再确定等级。为方便进行统计,作者给量表等级赋分,1.非常好赋予100分,2.基本可以接受赋予50分,3.不可接受赋予0分。

  实验结果

  有两名被试没有按要求完成实验,因而没有纳入统计分析,有效被试为61人。此外,为了确保数据的科学性,参照同类研究数据常规处理方法,删除掉极端数据,即反应时在M+/-3SD之外的数据。删除数据占数据总数的3.75%。

  表 反应时及隐喻理解质量的描述统计量

  由上表中看出,当加工文化熟悉的隐喻句时,授试所需的平均反应时为5803.60毫秒,而当加工文化不熟悉的隐喻句时为6284.81毫秒。两者相差481.21。由此说明,与文化熟悉的隐喻句子相比,授试加工文化不熟悉的隐喻句子时需要更多的时间。对于隐喻理解的质量,授试对于文化熟悉的句子理解得分为57.54,而文化不熟悉的隐喻句得分仅为33.82。对于文化不熟悉的隐喻句,尽管授试花更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多的时间去理解,但是理解质量并不高。

  独立样本T检验的检验结果显示,授试理解文化不熟悉句子和文化熟悉句子之间的差异显著(t=7.330, p=.000)。同样地,授试理解文化不熟悉隐喻句子与文化熟悉的隐喻句子的得分亦呈显著性差异(t=-3.394, p=.001)。

  分析与讨论

  实验结果显示,英语学习者的英语隐喻理解质量及反应时均与隐喻句子的文化熟悉度高度相关。研究结果支持刘振前、时小英(2002)、王小潞、徐慈华(2008)的研究。

  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工具,其基础是体验的。人类诸多重要概念都来源于自己切身经历和体验,这些体验反过来为我们获取新知识、理解及经历新事物奠定了基础。隐喻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文化,隐喻是在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Quinn(1991)指出,我们人类体验(embodied experiences)根植于一定的文化背景。意象图示SOURCE-PATH-GOAL包含三要素,即起点A,终点B,以及路径,是基于我们身体体验和外界不断地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因此形成类似LOVE IS JOURNEY的概念隐喻。我们来理解ThEir marriage was on the rock, We can’t turn back now 等隐喻性表达是借助概念隐喻LOVE IS JOURNEY 来理解的。反过来,隐喻也是一定文化的外部表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文化的内容,因此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通常共享同一隐喻概念或隐喻表达。原因如下:其一,同处于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可避免受到相同的自然规律等因素影响,这种外部影响自然地成为隐喻的喻体。其二,作为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相似的生活体验、思维方式和情感;最后,虽然属于不同的语系,但是英汉两种语言共享某些语言特征,两者都用精炼、简单、生动或比喻性的语言去表达某种概念或思想。因此在英语中有Their plan is a castle in the air, The boy is the wolf in sheep’s clothing等这样的隐喻表达,在汉语中我们亦有“你的计划是空中楼阁”,“那个男孩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这样的隐喻表达”,我们发现当授试理解这些英语隐喻句反应时最短且隐喻理解质量最高。然而,不同的语言社区也具有不同的文化模式,这种差异同样体现在隐喻当中。因此隐喻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文化。原因有二:其一是不同的社会文化不同。譬如西方热衷于不同的运动,尤其是赛马或足球,因此英语中很多隐喻表达来源于运动,诸如The tow players are just neck and neck. 其含义是两个选手旗鼓相当。我们发现61个就有45个理解为“两个选手肩并肩站在一起”或其他不相关的含义。其二是不同的思想文化,英汉中都有很多隐喻是来源于各自的传说、宗教或价值体系。如Lucy is the apple of his father’s eye, Pronunciation is Marry’s Achilles heel, American is a real golden apple. 当遇到这样的隐喻,只有30%的授试能够作出正确理解。究其原因是apple of his father’s eye来源于旧约全书,a real golden apple来自圣经,而Achilles heel则来自希腊神话。有趣的是,当授试理解His uncle is a real Shylock, Mrs black is a walking skeleton 时,我们发现一般以上授试能够作出正确理解。我们认为这可能归功于高速发展的媒介(诸如电影、卡通,尤其是报纸或杂志),外语学习者不断地接触诸如此类的隐喻表达,熟悉之后就毫不费力地理解了这样的隐喻句。

  结语

  文化熟悉度是制约英语学习者理解英语隐喻的因素,因为文化在隐喻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反过来,隐喻体现一定的文化差异。中国学习者英语隐喻理解中的文化制约现象可以给我们进行英语教学中提供一些启示。其一,英语隐喻表达中含有较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我们不妨以此为介绍英语文化的切入点,向中国英语学习者介绍英语国家文化。其二,通过介绍各个英语习语的背景知识,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语习语。最后,词汇基本义通过隐喻化过程而产生了引申义,在不同的文化模式下会产生不同的引申义。介绍词汇通过隐喻化过程之后产生引申义,将有助于学习者更好理解和记忆单词。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