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0771-5567169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高考论述类文本符合文意选择项设题技巧解密

更新时间:2016-11-21浏览:评论: 条

  从2012年至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论述类的选文分别是《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老子>的年代》《美的奥秘》《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不难看出,高考命题时论述文的选择或接近学生的社会生活,或具有比较强的文化气息,非常明显地遵从新课程改革“在阅读中……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的课程目标。这些文化艺术、社会生活或科学类的文本,中规中矩,其中的词语、句间、段间关系简洁明确,信息浓度密集。高中学生在阅读时必须将整体的阅读与选项的辨析结合,调动阅读理解、分析综合、概括提炼、判断想象等思维能力,把握命题人的信息叙述方式,明确信息转化为选择项的语言变化形式,才能对正确的选择项做出判断。

  一、引用式

  选择项在设置时对文本信息主干未进行任何处理,信息近乎完全转述。

  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

  【原文第五段】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

  【2题选择项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选项中的“曾”“多有受到……的影响之处”“其目的是”对应文本中的“近来”“专门讨论……的影响”“用以证成”。细微处的说法虽然不一,但选项的主干与原文完全一致,信息是等值叙述。此选择项完全符合文本原意。

  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原文第二段】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2题选择项D】使用者表面上是在支配着科技黑箱,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了科技黑箱潜移默化的影响。

  原文中的四句话每一句话中都有“使用者”这一称呼,到选择项D中则是运用提取“同类项”的方式,让“使用者”成为陈述对象,选择项比原文表述更经济高效,信息完全等值叙述。用引用式设置的选择项只要认真比对原文,其干扰系数将会很低。

  二、转换式

  正确选项在转述文意时通过漏字/词语、添字/词语、改字/词语、调换语序、转换肯(定)否(定)的方式,来设置选择项,阅读时由于受视觉与心理上的“自我”逻辑再现的影响,学生会被迷惑,将与文意相符的选择项当成错误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原文第二段】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1题选择项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原文从“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写起,但在选择项中则从否定式开始,在其“发现之前”,并在“甲骨文”前添加词语“殷墟”;在文本中被用来详细地说明无法证明商王朝存在的《史记·殷本纪》《尚书·盘庚》的两种文献,在选择项中则使用“有限的文献”来代指,并对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删减成“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史记》众所周知成书于西汉,而《尚书》成书的时期在文本中没有明确的说法,但其“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被改造过的文章”可见其成书肯定不是在商代,从而得出“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的结论。经过添加词语、删减词语、转换肯(定)否(定)的方式成功地对文本进行了改造,如果学生只停留在简单地对比文本的层面上,这一完全符合原文的选择项将会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困扰。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文本第三段】……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2题选择项A 】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原文中明确表达“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属于肯定式表达。选择项A则反其道为之,删除“《殷本纪》”,并将“摆脱困惑”“恢复信心”换成“将信将疑”“内容恐怕是虚构”等否定式表达,貌似二者相去甚远,实则是将文本转换到20世纪20年代,甲骨文资料未发掘,疑古思潮正流行,那时的历史学家们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转换式实质是对文本观点的逆推。

  三、概括式

  此种选择项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阅读能力,对文段的整体把握能力。将文本中具体的表述概括归纳,归纳其本质内容,化繁为简。选择项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短小精悍、浓缩概括,而答题区间多为大段文字或长句子。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原文第四段】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史学界产生的影响,说到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说到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对殷墟的首次发掘,最后说到第二次发掘目的的改变。选择项C用短小精悍的语句对第四段这一大段文字进行概括,给人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感觉。欲要具有高度概括的能力,需将功夫用在平时,语文课中多进行提升概括能力的思维训练,改变以往断章取义、只看选项不读整文的不良阅读习惯,强化学生“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整体阅读意识。

  四、演绎式

  论述类文本观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往往需要根据某个观点对未来的发展做演绎阐发,或是由一般的原理去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其本质是对原文中某一个概括性观点和结论的例证。选择项中的演绎是扣住文本的观点展开的,是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这种选择项必然是符合文意的。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摘编自王旭晓《美的奥秘》:

  【文本第三段】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

  【1题选择项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1题选择项B】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1题选择项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文本第三段中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这是本段的中心句。随后解释为何如此,最后举例子歌剧《白毛女》来具体说明文学艺术是悲剧审美价值的唯一载体。所以只要是悲剧性的文艺作品都是符合文意的选择项,而A是梁祝化蝶悲剧故事,B《骆驼祥子》是诉说祥子一生的悲剧小说,C《狼牙山五壮士》则是一部悲情的影视正剧,所以都是符合文本的选择项。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摘编自王旭晓《美的奥秘》:

  【文本第一段】……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3题选择项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亚里士多德认为的悲剧所具有的“净化”作用是什么呢?文本中用引号和“即”字给予了说明: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这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需要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这个抽象的观点,“感情”(文本原词)包括“道德、精神、情感”(选择项用词),“得到陶冶”(文本原词)实质就是“提升”(选择项用词),情感世界的“净化”自然就不再是“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选择项用语),故而选择项A为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

  以上列举的四种正确选择项的设计方式是相互联系的,并不孤立,掌握以上四种命题思维方式,明确选项构成由来,在高三复习时进行有针对性的限时训练,在整体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比对选项,必能拨开云雾见青天,找到最佳的选项。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诗文阅读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