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0771-5567169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润物细无声”的“传道”

更新时间:2018-01-15浏览:评论: 条

  阮云蕾

  【关键词】学科德育;课堂教学;研究实践

  韩愈《师说》中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的“传道”就是传授道理,教人明理的意思,这与当今热门的“德育”是一致的。提及德育,就不免谈到学科德育的问题。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途径有很多,如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其中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所以,我们不难得出“课堂是学科德育的主阵地”的结论。

  “百行经德为首”,可见品德的重要性。学校在重视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加强德育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与教学同步协调发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执教的苏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为你介绍我们的学校》一课,谈谈我在品德教学中德育渗透工作。

  一、备课之中隐含德育

  我执教的品德课主题是“研讨24字核心价值观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从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出发,我最终选定了《为你介绍我们的学校》。因为在学校的成长过程中,学校生活是不可替代的,学校是学生重要的生活空间,有可能成为他们“替代性的家”。因此对学校全面、深入地了解,不但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感受性,提高他们的意识水平、感受能力和感受层次,进而塑造“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感觉的人”,更能激发他们对学校产生温馨感和归属感,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然而,学科德育是一种间接德育,各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培育良好品德的基础。各学科中本身包含着诸多的道德元素。学科德育的德育目标具有非预期性,他并不设定一个显性的德育目标,他所产生的德育影响往往是不可预期的,是一种隐性的德育影响。基于课程标准,学生情况,我抓住了“文明”“和谐”这两个关键词,开始了我的备课。

  二、课堂之外实时德育

  学科德育将道德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师的言传身教当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榜样效果,而不是价值灌输。我发现立足于课程,可以激发学生以校为荣的情感,立足校情,可以充分发掘学校的课程资源。德育,并不是局限于课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班级,走进校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前询问时,我发现学生对我们学校了解得并不多,因为我们现在的小学校园,由成人设计,很少让学生参与其中,对学生而言,学校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所,只是一个没有生机的物体,不但觉得它与自己无太大关系,而且缺少了和谐温馨、亲切的感觉。那么要实现本科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校园,进而介绍校园,首先老师就要先了解校园,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开始观察、探索我们的校园,在观察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草丛中的纸片,被折断的花枝,书画苑速干布上大片的水渍……我想,我是否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发现问题的同时提升自己呢?

  于是,我制作了一张调查表,上面有三个问题:(1)我们学校几岁了?创办于什么时候?(2)我们学校有几个班级,几位老师,几名学生。(3)我们学校的地址。

  在教授第一课时时我带着全班同学走进校园。我没有刻意的大喊安静,而是放轻脚步下楼,举手示意,学生们也学着我的样子,一个跟着一个静静的出了班級,出了教学楼去寻找调查表上的答案。

  上午第二节课,整个广场就只有我们一个班,他们相互提醒着排齐队,低声谈,没有影响到其他班级的教学。我们在“唱响广场”的雕塑后,找到了我们建校时间。在学校入城路口的指示牌上看到了:鹿城路618号。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学校的最新信息。我们发现雅韵楼南墙上有我们学校的三风和校徽,发现橱窗里有我们学校的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获奖情况等。我们询问了校长,知道了学校的班级、师生的数目。我们还邀请了戴宇婷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安全体验馆”,让学生对“安全”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草丛中的纸片,我蹲下捡起来,就有同学无声地拾起掉落在花坛边的树叶、纸袋;被折断的花枝,书画苑速干布上大片的水渍……同学们都发表了感慨,谴责了不文明的行为。学科德育要求把道德教育渗透在各学科的课外教育活动中,各科的课外教育活动的丰富性决定了德育课外渗透途径的多样性。老师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和感化,使其明了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品德认识和健康的品德情感。这一课我重在组织学生参观校园,认识与学生在校生活密不可分的公共场所。 学生对“文明”“安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上课之时渗透德育

  学科德育是一种“渗透式”的德育。把道德教育渗透在知识教学中,通过知识教学帮助学生去发现真理,提高学生的智慧和理性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从内容角度,教师应当重视挖掘本学科中的价值因素,实现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的有机融合。从教学方法角度而言,在结合学科特点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学科德育时,教师要遵循欣赏性和生活型原则,要让德育成为可欣赏、可享受的审美,立美的过程,要让美的法则成为德育活动的准则;要尽量避免知识化、概念化的做法,坚持德育的生活取向,在具体的教学活动、生活情境、突发事件中展开德育。

  刚开始的几次试上,课堂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们确实是参观了校园,可是获得的信息却不多,也都局限于校园环境单方面,内容太少。于是根据上课情况,我将学生进行了细化分组,分成了校园环境、师生成果、社团活动、学生活动、家长义工5个小组,并设计了具体的调查表,让学生具体调查,收集相关的信息。其中,负责家长义工的同学,专门采访了班中参加“家长义工”的家长们。

  终于,学生们真正的开始介绍学校,他们站上讲台,用他们的语言,说他们所了解的内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听取陈薇老师的建议,引入了大转盘,在学生“大转盘,转转转”的呼声中,将各环节一一呈现。同学们文明地倾听校园环境组的介绍,了解到安全的重要性,明白了如何进行“文明”课间活动,树立了维护优美校园的意识;安静地倾听社会团活动组的介绍,同学们兴奋于学校丰富的社团活动;师生成果组介绍学校的师生成果,同学们知道了丰硕的师生成果是老师与同学共同努力得来的,激发了学生以校为荣的情感;积极参与游戏:猜猜猜,看图识图的方式,让学生知道我们学校有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快乐;倾听介绍家长义工的同学的介绍,观看“爱心妈妈护学岗”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家长们的无私奉献,学会感恩并以之为荣。最后总结,我们学校是个和谐美满的大家庭。德育教育让学生对学校产生温馨感和归属感。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科课堂教学必须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效结合,立足课程标准,立足学生,充分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教学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内涵,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知行结合、言行一致的良好品德,养成刻苦认真、细致耐心、克服困难等优秀品质。

  【参考文献】

  [1] 张六继. 浅议思想品德课的创新教育[J] .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

  [2] 邓宏. 如何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J] . 新一代(下半月),2013.

  [3] 顾晓莉. 初中思想品德课呼唤人文关怀[J] .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4).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诗文阅读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