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0771-5567169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新高考形式下的“走班制”

更新时间:2017-12-22浏览:评论: 条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 张万荣 伍华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最近发展区’理论视角下普通高中差异化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DHA140326)研究成果之一。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

  关键词:新高考模式;走班制;具体分析

  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问题一直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事业,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走班制”的实施无疑说明我国的高中教育事业又要进行一番摸索。然而就“走班制”为学生带来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以及解决了学生之间由于学习进度不同而导致的部分学生“听不懂”部分学生“不想听”的尴尬问题上来看,这仍然是一次非常值得我们去摸索实践的改革。

  一、分析

  (一)含义

  “走班制”顾名思义,便是指学生游走于不同教室的现象。它打破了传统的固定教学模式,由学生根据自身对科目的兴趣、自身能力以及未来学习方向的把握,自主选择要上哪门课以及上哪位老师的哪位课。“走班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学生不再如同往常一般被动地坐在教室等待老师来上课,相反学生可以异常灵活地选择制定自己的课程表。摆脱了坐在课堂等候老师的被动心理,学生可以考虑自身能力兴趣等等,主动选择课堂及老师,自己定制一套专属于自己的课程表。由于课程表是自己制定的,学生是处于主动方的,这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与传统模式下的被动心理截然不同。

  (二)优点

  “走班制”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对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而心理上的转变只是第一步,有一点更需要注意的是,高中时期的学生已一脚踏入弱冠之年,在这个时期,适当地培养学生一些优秀品质以及做事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当代社会日益进步,学生若再如从前般“读死书”显然是跟不上社会进步的步伐的,学生也需要与时俱进,学习更多东西。而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便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在选择课程的过程中,也许学生会因为突然的改变而感到不知所措,因为迫在眉睫的课程选择而感到惊慌和迷茫,但当他们慢慢冷静下来、思考起自身的长处短处并开始为此后的学习生涯做打算时,这便也是对他们的心理素质以及个人能力的一次很好的考验。心理素质的提高代表着抗压能力的提高,平时或是不显,但是当高考来临时这种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除去可以适当培养学生具体能力这一点,“走班制”让学生不再固定在一个班级,学生自主选择课堂及老师,这代表着学生的交际范围的扩充。不像之前一般仅与学校分配的行政班的同学熟识,而是认识到更多兴趣相当的朋友,大大促进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也间接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力。在传统的行政班模式里,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以及自身水平必然是存在着差距的,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教学难度上不得不为某些学生而放慢或是提高进度,而学生也因此会产生“不想听”或是“听不懂”的心理,这一尴尬现象在“走班制”的到来后迎刃而解。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尖子班”与“普通班”的诞生机会,使得学生能在不同的老师身上得到更多知识。学生根据自身水平选择课堂及老师,周围都是与自己进度相当的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的压力,使学校的教学资源达到一种合理分配的效果。而为了“留住”学生,教师也需对自身的教学风格等进行一番分析并争取进步,也促进了教师对自身的思考以及对提高教师个人能力的可能性。

  二、问题

  (一)弊端

  “走班制”与传统教育模式最大的不同便是在前者学生的班级是流动的而后者的学生班级是固定的。“走班制”的实施代表这学生没有了固定的学校分配的行政班,也没有了以往的班主任。班主任对其管理学生来说便如黑夜中的灯塔般,指引带领着迷茫的学生前进。而在班主任与学生三年间的朝夕相处之中,班主任的监督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威慑力的。失去了班主任的鞭策与监督,一些自制力不太好的学生很有可能出现学习松散的现象,甚至会出现学生钻空子逃课等情况。从对学生的管理上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除此外更显而易见的弊端在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再如以往般自然。“走班制”注定需要学生去选择老师、适应老师,在觉得教学进度不合适时或因其他情况更换老师,发展到后面甚至有可能出现学生频繁更换老师这一现象。不再如以往般一位老师带学生三年,也不再如以往师生间感情深厚,这种模式下师生间的感情深浅便极大地考验了学生的主动交流性。一位优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在没有了以往因三年时间而自然产生的师生羁绊,学生会不会消极对待与老师之间的交往,这是需要教师家长进行思考和引导的。另外学生是否会因为一些原因而选择了不适合自身的课程,例如受到了家长方面的干预、例如想与好朋友一起上课等等具体原因,这也是“走班制”有可能存在的弊端,有违实施“走班制”的初衷。

  (二)建议

  对学生的管理可以通过分配指导老师以及建立班级负责人来解决。指导老师所管理的学生不应过多,以确保指导老师可以有精力顾全所有的管理学生。指导老师不单单可以对学生所选择的课程进行分析和引导,也可以疏导学生可能对生活学习产生的负能量等等。而班级负责人则是需要对学生进行一个签到记录,确保掌握学生的上课时间。对逃课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惩罚,打击并争取消灭逃课行为。而对于学生可能对课程的选择的迷茫,学校方面也应该做好普及“走班制”的准备,全面地为教师和学生和学生家长做一个“走班制”的说明,消除学生对“走班制”的不了解以及对自主选课的无措。教师与家长在全面了解“走班制”后,可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但不可过多地干预他们的选择,只需要解答学生对“走班制”的问题以及令他们明白这是一次独特的体验,在学生迷茫害怕时给予他们力量,在学生背后推一把,使学生可以踏出成长的脚步。学生在明白“走班制”后也应正视自身,不可有过分依赖他人的心理,应冷静地分析自己的长处短处,并自主选择未来的学习目标和制定相应计划。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走班制”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是在考验学校的课程体系完善与否、教师资源雄厚与否、学校经费充足与否。因此并非每所学校都适合实施“走班制”,在没有探索出一个完善的“走班制”制度之前,实施“走班制”仍需慎之又慎。

  三、结束语

  众多历史故事告诉了我们,一成不变是不可取的。教育作为一个国家最应当最基本的事业,对教育的重视如何都不为过。在全球文化大交流的当代,“走班制”的到来或许是代表着新高考模式的诞生。在对高考如此重视的中国高中实施“走班制”的风险可想而知,然而风险与收获并存。一种新制度必有其优点与缺点,不能因为有缺点而忽略了“走班制”的优点。时代发展到今日,学生也是时候踏出成长的一步了,他们代表着的是中国的未来,培养他们勇于尝试以及做人做事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一点上来说,“走班制”实施的意义或许不仅仅在于改变高考模式,为中国教育带来新鲜的血液,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上也是可能也有着很可观的效果。然而是否实施、如何具体实施、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仍待进一步的研究及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斌斌.新高考下的走班制教学的利弊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19):7-8.

  [2]韩艳梅.新课程背景下学习组织方式的新探索——“走班制”的实施与管理[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6(5):43-46.

  [3]马辉辉.走班制的实施与注意问题[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30(2):99-103.

  [4]李珂.“走班制”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变化[J].教育科学论坛,2016(18):46-49.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诗文阅读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