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0771-5567169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对农村寄宿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

更新时间:2017-02-21浏览:评论: 条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滩营镇中心校 廖华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 农村学校寄宿生 心理健康教育

  【正文】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农村地区学龄人口不断减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还出现了中小学生源不足,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小、教学质量低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许多省份农村地区开始了新一轮中小学学校布局的大调整。

  寄宿制学校是深化教育内部改革的产物,是保障教育公平,提高办学效益,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举措,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分析

  农村寄宿制学校成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与监督逐渐弱化的弊端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学校难以单方面完全承担起学生的个性发展、情感态度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许多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心理缺陷,如自私、冷漠、自以为是等现象,甚至遭遇挫折、失败就表现失常,没有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一切都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灵陶冶和心理塑造。

  其次,家庭监督的弱化,大部分监护人对寄宿在学校的孩子要求不严,监督不到位。他们不能对孩子的身体、心理健康成长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与引导,对孩子的心理变化、不能及时的了解。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寄宿在学校,孩子的全部问题就应该是由学校完全负责。甚至班主任的定期约谈乃至家长会等最基本的监督职责都不能有效担当。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自觉性、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辨别是非等方面的能力本来就很弱,再加之缺乏必要而及时的督导与鼓励,必然会使他们在学习上失去动力,在思想品行上放任自流,在心灵上空虚无靠。

  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指导

  陶行知先生作为乡村教育运动的领袖,其教育思想对目前农村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功能观: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他认为改革教育实际上就是改革社会。只有教育改革才能真正起到改造国民,提高国民素质,最终实现改革社会的目的。乡村学校是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是唯一可能改造的中心,并号召全国同胞一起加入乡村教育改革运动。

  2.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内容观:生活即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模板、原型和中心;生活中固有教育的因素和意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以改造生活为目标。

  3.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方法观: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合一”不仅是改造乡村教育的根本方法,而且也是社会改造的根本方法;“教学做合一”是对传统注入式教授法的否定;“教学做合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教学做合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思想。

  4. 陶行知先生的教师观:乡村教师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他认为乡村教师要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同时还提出了好教师的标准即师范教育的目标——有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办学与改造社会结合起来,把农村教育与提高农民素质结合起来,使教育服务社会,承担起改造社会的使命。

  三、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农村学校寄宿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创造爱的环境,塑造学生心灵的家

  教育的不能离开爱,不能离开爱的环境。以爱的环境美化心灵,让学生心灵可以在学校爱的港湾停靠。学校应该是一个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更应该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平等相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地方。尤其对于那些失去正常家庭生活的寄宿学生来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和谐校园更是寄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学校应该从改善寄宿生的生活环境入手,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提供安全、卫生、舒适、稳定的生活条件,把宿舍、食堂建设成真正的“学生之家”,努力建立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积极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及学风,强化全方位科学管理。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袁贵仁部长在解读教育综合改革时强调,立德树人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因此,在我们教育人的心里,学生“求知”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生活习惯、社会适应能力和基本行为操守才是第一位的。教育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培养道德操守。我想,教育寄宿学生更应当如此。

  (二)重视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安全是学校教育的前提条件之一,任何阶段的教育都应该把安全问题作为首要考虑的中心问题。学生寄宿在学校后,安全管理中面对的新问题较多。学生在校期间有教师无微不至的监督与管理,一旦脱离了教师的视线,则容易受到各种不安全因素的侵害。所以,寄宿制学校要经常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安全防范也应成为一种常态,不能使学生对学校、老师产生一种依赖。要做到这一点,势必要在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处理好“管”与“放”的关系问题。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与沟通

  寄宿制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主动与家长沟通。学生寄宿在校后,跟班主任相处的时间开始超过父母,班主任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举动。另外,学生周末两天在家的行踪也不容忽视,很多学生沾染上坏习惯,就与家长在周末疏于管教有关。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通过家长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到不良习惯的根源,对症下药,将家长的各种教育条件化为共同搞好班级工作的教育力量。

  (四)养成教育常抓不懈

  曾有人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因此“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乌申斯基的这句话道出了养成教育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养成教育的内容关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寄宿制学校加强养成教育是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内在的必然的要求,可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德育的根基,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农村寄宿制学校要转变教育理念,拓宽教育载体,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大力推进养成教育,增强学生的自立意识,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及良好的文明道德行为,健康的兴趣爱好。

  (五)注重学生之间矛盾的排查与化解

  学生长期生活在一起,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也难免积累下一定的矛盾。如果学生私下里长期积攒的矛盾象火山一般喷涌而出,势必会酿成重大安全事故,或者重大心理伤害,会给学生留下终身不能忘记的烙印。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留心观察,要多方面调查了解,多举措化解排除,以先进人物的光辉事迹为素材,教育学生相互体谅,使他们形成宽阔的胸襟、博爱的胸怀,把冲突扼杀于萌芽状态。

  四、总结与建议

  1.规范校园建设流程,加强校园基本设施的建设。

  ①明确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标准。各级领导要充分考察当地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学龄儿童数量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科学整体规划,制定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标准,力求建设辐射面广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同时要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让学生有安全、方便的课外活动场所。校园图书馆的建设也是一项校园基本建设的重点之一,要扩大课外书的种类和数量,给学生营建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

  ②学校教学人员和生活老师的配备比例有待提高。寄宿制小学的教师担负着学生的大部分学习和生活责任,然而其配备比重却很少。导致了教师的精力在长时间的教学活动中不能均匀的分配到每个同学的身上,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寄宿制学校要适当加强教职人员的配备比重。

  2.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保障师生安全。

  ①建立、建全校园安全规章制度。各级领导和教师要明确自身的安全责任;建立有关安全问题的各项应急机制,防患于未然;建全严格的卫生安全管理制度,预防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在校园的发生、发展。

  ②规范校车管理制度和交通安全制度。消除寄宿生在交通工具上的安全隐患,严肃查处校车超载和使用黑车问题。建议在校门口设立警亭,一方面可以起到震慑作用,另一方面对校园安全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3.开展各种健康有趣的课余活动,丰富学生心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①学校领导和教师要改变原有教育观念,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增加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

  ②加大活动设施建设,合理的分配学习和课余活动时间。加大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课外活动基本条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分年级、分时段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这样既能减少因为设施缺乏带来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安全防护。

  ③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比如踢毽子、跳绳、拔河、运动会等,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的同时,也加强学生之间的友谊。集体活动有利于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多方面协调能力的发展。

  以文化人,化人无形;以文育人,细语无声。陶行知先生作为近代中国教育的先驱,终身致力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时代性,更具有传承性。农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要不断地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切实做好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先生的博爱精神为支撑,用“爱满天下”的博大情怀引导每一个学生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诗文阅读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