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0771-5567169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挖掘实验教育功能,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更新时间:2015-12-21浏览:评论: 条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课外小实验和小制作,可以使学生获得直观生动的感性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提高。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标准及学生实际,挖掘物理实验教育功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利用演示和探究实验,激活物理课堂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营造生动活泼的物理情境,便于学生明白知识的产生过程,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 例如介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时,演示这样一个实验:把圆底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然后离开火源,将瓶口密封,待冷却一会儿后,将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结果瓶中的水又重新沸腾起来。此时教室里的学生们也“沸腾”了,他们欢呼雀跃,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使物理课堂活跃起来。物理实验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借助这些实验把学生的热情引到定向观察上来,有意识地创造一种探索的氛围,使学生参与、思考,努力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尽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更多、更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生活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探究性实验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与综合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优良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克服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对学生的束缚,使学生产生真正探索和发现的心理,真正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如在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我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自主探究,将鸡蛋放进盛有浓盐水的烧杯中,鸡蛋漂浮在液面上,然后往烧杯中缓慢注入清水,鸡蛋从漂浮状态变为悬浮状态,最终沉入杯底。然后问学生:“怎样才能让鸡蛋再浮上水面?”学生经过讨论,并结合有关知识进行思考,说出了“往水中加盐”的方法。于是我让一个学生到讲台来给水里不断加盐,使鸡蛋从水下浮上水面,同学们看的很认真。通过实验,探究到浮力与液体密度有关,液体密度大,浮力大。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学到了真实而生动的知识,这比老师空洞地讲解要生动、直观得多。之后,我又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我们没有盐,还想使鸡蛋浮出水面,该怎么办?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探究。

  二、通过课外实验,拓展和延伸物理课堂

  (一)课外实验可以强化物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

  课外实验既活跃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增长了学生的物理知识,了解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课外实验以其贴近生活、趣味性强的特殊魅力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深受学生的欢迎。适时安排一个课外实验,可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长久不衰。例如,学习了物体的浮与沉后,安排课外实验——用铅笔和橡皮泥自制“密度计”来比较水、酱油、白酒、油的密度。这个简单而又实用的课外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物理是有用的,激发了他们学好物理的愿望,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课外实验可以弥补课堂上的不足,延伸课堂教学

  由于受条件和时间的限制,课堂实验一般采用分组实验,少的2人一组,多的可能会达到8人一组,学生很难做到人人都动手。而课外实验不受时间、地域、条件的限制。实验材料在生活中容易找到,操作也比较简单、安全。例如,在学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安排一个课外实验——自制简易喷雾器,这个实验需要的材料有吸管、塑料瓶、铁皮等都是很容易得到的,操作也简单。我们应积极安排学生进行课外实验。

  (三)课外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

  课外实验的材料虽然容易找到,但并不都是现成的,没有专门的仪器需要找替代品。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自己寻找实验器材。例如需要用到烧杯时,学生可以思考用玻璃杯代替。用橡皮筋和硬纸板制成“橡皮秤”,经校准后就可以研究重力、摩擦力和浮力等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外实验大都使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用品进行实验,有利于消除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进行实验探究的神秘感,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在“做中思”、“做中学”。而且课外实验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可以很从容地自主进行,他们不仅可以验证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尝试设计新实验,探究新问题,有助于加深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利用小实验和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初中学生天生好奇、好玩、好动,有极强的创造力和求知欲,平时对他们的小制作、小发明多加鼓励和赞扬,是激发他们物理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的一种好方式。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每章都安排了生动有趣的“迷你实验室”,所需器材简单,几乎都来源于生活中的小物品,在学生亲自动手完成这些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多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或者和其他同学合作设计、动手做课外小实验。课外小实验自由度大,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改变条件,控制实验的进程,深刻感知实验现象。通过课外小实验还能养成学生观察的习惯,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掌握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例如,学过“光的反射”知识后,要求学生制作潜望镜,有的学生制作了潜望镜,还有的学生制作了具有特殊功能的“透视镜”;学完“神奇的‘眼睛’”,学生们制作了照相机、望远镜、显微镜等;学完“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学生们制作了喷雾器、飞机模型等。在参与小实验、小制作的过程中,学生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同时也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之,物理教师应强化课堂演示实验、落实学生探究实验、开发趣味性小实验和小制作,挖掘物理实验的多重教育功能,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诗文阅读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