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0771-5567169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职业精神》课程开发与实施

更新时间:2015-11-10浏览:评论: 条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精神;课程实施

  前言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职业技能人才应该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更应该是有敬业精神加职业精神的人才,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职业技能,更要培养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作为毕业生质量,特别是高职毕业生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在教育教学领域和企业届已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对400家企业1200名工作人员的调查发现,企业对职业道德等状况不太满意,具体调查结果见下表:

  职业精神不仅要在从业后在职业活动中形成,更重要、更基础的是要在尚未进入职业活动之前、正在接受专业教育时期进行教育和养成。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许多高校开设了《职业精神》课程。但作为一门新型课程,其内容与实施存在较大差异,效果不同。本文以合肥财经学院为例,阐释该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情况。

  一、课程定位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首创“1+2+3+4”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一种精神”、“两种专长”、“三种方法”、“四种素质”。

  “ 一种精神”是指优秀的职业精神,即自立、敬业、诚信、合作、创新等。

  “两种专长”是专业专长和就业专长。

  “三种方法”是做人的方法、学习的方法和创业的方法。

  “四种素质”是个性均衡发展、融会中外文化、精通电脑应用与英语口语流利。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把“一种精神”放在人才培养结构的顶层,把《职业精神》作为公共必修课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

  该课程以十种关键职业精神为主线,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职业精神内涵,树立职业理想,养成职业态度,形成高度自觉的职业纪律、职业作风,把客观的职业责任变成自觉履行的道德义务,从而端正职业心态、塑造职业精神、激发工作热情。

  二、设计思路

  在实践中,学院精心设计“素质拓展培养体系”,以系统的计划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精神。该课程引入素质拓展训练项目,每个项目的选择都以典型的职业精神为载体来设计活动,针对十种关键精神设计十种拓展训练项目,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概念,生成职业精神。

  十种精神的选择,充分考虑了用人单位的需求及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拓展训练项目的引进,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三、课程内容

  围绕每一个要素设计不同的主题活动,通过课程讲授、互动体验、拓展攀岩等内容进行学生素质培养,提升学生的自身修养,发掘学生的个人潜能,锻造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体会“空中一小步,人生一大步”自我突破的职业精神。

  在通过对企业和学生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凝练了十种精神作为职业精神培养的主要内容,分别是忍辱负重、感恩图报、目标远大、创新意识、适应环境、团结合作、善解人意、脚踏实地、严格守时、尽职尽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设计了相应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分别是毕业墙、风雨人生路、空中抓杠、驿站传书、高台演讲、七巧板、盲人方阵、攀岩、挑战150、信任背摔。

  三、课程实施

  1.教材编写

  (1)教材围绕十种精神,十个拓展训练项目,自编教材。

  (2)教材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职业精神为主线,结合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2.教学实施

  (1)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教师与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ii]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计划和决策能力的训练,以及项目完成以后的反思和反馈。

  (2)教师的任务是设置规则、监控安全、引导分享,在第二阶段任务布置以后,教师不对项目实施进行解释;学生自行分析任务、制定决策、完成项目。

  (3)分享是很重要的环节。在体验完整个项目后,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分享点。教师结合分享内容引导学生回归职业精神基本要点。

  四、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的标准体现任务引领型课程的特征,体现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统一,以课堂分析讨论情况,如计划、决策以及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2.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评价,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大胆实践。

  3.注意考核手段与方法,可以采用项目完成情况的过程性考核与课后心得体会相结合,个人表现与团队合作情况相结合等指标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综合评价指标为:体能评定(30%)+课堂发言(10%)+作业(10%)+项目完成情况50%(个人20%+团队30%)

  本文为安徽省教育厅2012 年教学研究项目《关于高职毕业生质量问题的研究》(编号:2012jyxm82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李立如,合肥财经职业学院锥形人才研究院院长助理,讲师;马蕾,合肥财经职业学院素质拓展训练中心教师。

  参考文献:

  [i]丁翠娟: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2(4),总第255期

  [ii]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21.

  作者简介:李立如,女,1979年1月生,安徽六安人,合肥财经职业学院锥形人才研究院院长助理,讲师,硕士,素质教育方向。

  期刊邮寄详细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汤口路中段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锥形人才研究院李立如(收)

  联系电话:13955169982

  邮编:230601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诗文阅读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