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微课在中职Photoshop课程教学的实践应用

更新时间:2018-04-13浏览:评论: 条

  何叶

  桂林技师学院(桂林高级技工学校) 广西桂林 541004

  关键词:微课;学习方式;混合学习;教学应用;

  一、微课应用于Photoshop教学的可行性

  近几年来,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面对“微课”热潮,教育学者及一线教师需要冷静、理智的分析微课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应用。的确,微课有许多教学成功先例,如可汗学院系列微视频、网易公开课以及佛山微课实践、李玉平微课实践等。微课变革了学习方式,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其时长短小、内容精悍、形象直观的特点,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很多教师也都认同微课的诸多优势,并且或多或少地把微课应用于教学中,但实际收效不大。究其原因,微课的作用主要不是课堂上体现出来的,而是在课外。正如中山大学王竹立所言,微课不大可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但可以被传统课堂所利用。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方式也许是唯一可行的选择。[1] Photoshop课程中,常用工具和案例制作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实例实践性强。在两个学时的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吃不消”的现象。微课自主学习资源,既能呈现课程核心内容,也可以提供配套资源,解决了传统授课时不能面面俱到的短板,也减轻了教师重复性指导的负担。利用视频呈现演示操作的知识点、技能点,生动的流媒体形式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容量小,方便网络传输。学生下载微课视频到手机离线学习,符合网络时代下的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的需要。在微课制作方面,利用PPT 2010导出功能可直接创建视频或者进行录屏,制作简便实用,成本低,通用性强,技术问题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由于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学生没有课外实操的设备和场所,真正的翻转课堂无法实行。但可以采取折中办法,将知识的传授从课堂移到课前,课堂主要用于学生实践应用。这样,借“微课”之力,教师减少了理论讲授的环节,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关注学生,给予个性化指导,提高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把学生课外自主的“学”与课内有效的“教”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教与学效果的优化。

  二、微课应用于Photoshop教学的实施流程与设计原则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贯穿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环节。课前,教师制作上传微课和任务,学生灵活安排学习进度,完成探究学习—整理收获—反馈效果的过程;课中,教师集中讲授释疑,引导学生展开案例实践与探索,教师关注学生主体的学习进展,给予有效的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可重复学习微课,促进知识的内化;课后,教师通过测验或练习检验教学效果,微课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

  课前,导学设计,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在这一环节,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是重点。微课自身需要系统性,在教学设计与组织方面要精准到位。选择和分析处理知识点,定位合适的微课类型进行微课制作,构建完整精炼的教学过程;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节奏紧凑,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内容聚焦,才能持续吸引学生,促进其自主学习。重点把握三点:一是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去设计微课,利于个性化学习。二是梳理教学内容构建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使学生在短短几分钟时间里快速掌握知识要点,获取完成任务所需知识。三是教学设计要保证知识点的完整性,选择符合课程特点的内容呈现形式,生动趣味化。录制视频。通过QQ师生交流,收集学生课前学习情况,明确难点。

  课中,课堂教学组织是关键。在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任务递进等教学方法,展开“学—教—练—导”的教学过程,强调重点,突破难点。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互动,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练习的进度,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正、指导,弥补课前的自主学习过程师生交互局限的微课短板,帮助学生吸收内化。

  课后,效果评估,复习检测。通过微测验、微作业检验教学成果。根据教师的课堂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布置课外习题,使教学得到延伸和拓展。

  三、微课应用于Photoshop课程教学实例

  标志设计是Photoshop课程 VI图形设计的重要内容。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标志知识和设计方法,才能开展实践教学。微课的应用,创新了学习方式,拓展了学习时间,既解决了理论知识容量大、实践学时不够的问题,又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下面以“标志设计——班徽设计与制作”为例阐述微课在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通过教学,使学生能了解标志设计的相关知识,掌握标志设计的方法,并能进行标志设计及制作,为下一单元企业形象(CI)设计内容奠定基础。标志构思手法和表现手法的掌握和运用是本课的重难点。新知学习及班徽设计部分在课前完成,课堂实践完成班徽的制作。

  (一)课前,通过微课组织学生自主探究。

  第一,导学设计。

  学习目标:了解标志基础知识,掌握标志的设计原则及方法流程;

  学习内容:标志的特点、类型、组成要素,标志的设计原则、构思手法、制作技巧;

  延伸知识:标志的来源及历史、创意方法、色彩应用(自主选择);

  学习任务:通过学习任务单开展自主学习,围绕标志设计的基本知识完成班徽的设计。

  理论知识学习的呈现采用倒推方式,从个别入手,归纳成类,再从类入手,提炼本质特征,最后归纳规律与原理。即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标志——班徽设计入手,提问设疑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思考,围绕标志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以校徽为示范案例讲解设计元素构成及选取,通过优秀作品赏析探究标志设计方法。最后归纳总结标志设计的关键知识,布置课前任务——结合班级特点,进行班徽设计。

  微课中,以问题导学为贯穿主线,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一问:你们班有班徽吗?班徽是什么?提出班徽设计任务。二问:如何设计?以学院四种版本logo引导学生分析标志的特点及构成要素,进行知识的详细讲解及案例制作演示,总结标志的设计原则。三问:班徽设计怎样才能体现专业、班级特点?展示班徽优秀作品,提出解决办法。最后总结归纳,强调标志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二,制作微课。

  以PPT课件为载体,图文并茂动态形式呈现标志的基础知识及优秀作品案例,以动画形式展示标志创意的过程。注意版面风格统一,文字信息量大的,尽量采用文字图形化。操作演示部分采用录屏方式录制Photoshop软件工作界面的操作过程,减少不必要的信息出现,文字提示强调操作步骤和要点,帮助学生理解。使用Camtasia studio音视频剪辑工具进行视频合成剪辑、添加配音、字幕。同时制作配套学习视频资源——标志的历史知识、色彩应用知识等。

  第三,组织学习。

  教师提前一周在学生QQ班群上传微课学习资源包,内含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课视频、配套学习资源、学习反馈单。学生开展以学习任务单为导向的自主学习,在课前完成新知学习及班徽的设计,了解制作步骤,为课堂上的项目实施——班徽的制作做好准备。

  (二)课中,学生动手完成项目—教师点评总结归纳

  教师先提出问题:什么是标志?如何进行标志设计?标志设计原则有哪些?通过学生回答情况以及学习反馈单结果综合判断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教师利用10分钟时间集中讲解知识重点、难点,解决学生课前学习遇到的困难。

  课堂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标志设计的知识积累,完成实践任务——班徽的制作。课堂平面设计工作任务单以广告公司订单为模板,学生围绕订单的制作流程开展实践,通过情景模拟,实现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进行针对性辅导,更多的关注两头的学生。对于不按要求开展自主学习的学生对其平时成绩扣分,在课堂上给予更多的帮助指导。对学优生布置课堂进阶任务,在完成任务后自主选择更深入的学习;指导学困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调整学习进度,独立或协作完成任务。

  最后,开展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效果评价,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标志的设计意图和表现形式,教师归纳技术要点——标志设计方法之主题、创意、构图、色彩和文字,总结学生学习情况。

  (三)课后

  在课堂上未能完成任务的同学课后按需回顾微课内容,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教师制作APP测验型交互式练习,掌握学生关于标志设计的学习效果。

  实践证明,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方式得到了学生的青睐和认可,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大大增加,学习和教学效果明显好转。当然,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的应用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学设计与课堂组织。如果只是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把微课生搬硬套过来,用微课简单取代教师的授课,对学生帮助不大,微课教学失去有效性。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微课教学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教学信息化能力。

  “微课”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效学习资源,是对传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和有效拓展。根据教学需求恰当运用微课,实现微课与传统课堂的有效结合,拓展学习时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但教师在控制学生自主学习方面仍有难度。微课如何才能更有好地架构起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之间的桥梁,真正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师生,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一个需要广大教师持续关注和积极探索的命题。

  参考文献:

  [1]王竹立.微课勿重走“课内整合”老路——对微课应用的再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4,(5):34-40.

  [2]陈舒心.论“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5,(3):75-77.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