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4-21
-
2018-04-21
-
2018-04-19
-
2018-04-19
-
2018-04-17
更新时间:2017-09-28浏览:次评论: 条
2018-04-21
2018-04-21
2018-04-19
2018-04-19
2018-04-17
徐阳平 李君梅 陈玛莉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德阳 618000)
关键词: 苔丝;现代主义;异化;
一、引言
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文坛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代表,他倾尽心血为人类文学艺术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智慧与才华,深受同时代及后世作家和读者的赞誉。《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内涵及影响力最大的作品之一。正是该小说的发表确立了作者在19世纪后二十年英国文坛的主导地位。
19世纪末,欧美国家大工业的发展及其催生的以物质文化为标识的城市发展,给宁静的乡村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动摇了传统的宗法道德观念。人们在社会的急速转变中看到田园牧歌的自然美景被钢精水泥的丛林所取代,体会着传统观念逐步瓦解中的迷茫与困惑。作为社会转型期的小说家,哈代即是19世纪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者,同时也积极地探索与接受现代文学观念与艺术方法,正是这一时代背景决定了哈代小说艺术的双重性。本文将结合《苔丝》这部作品,探讨作者融于小说中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想,及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技巧与形式。
二、作品中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想
《苔丝》出版于1891年,正值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萌芽期。哈代通过塑造在宗教礼法与传统道德倾轧、迫害下的善良少女苔丝展示了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扭曲、个体与自然的背离及自身的迷失与孤感三个方面,而这也正是现代主义文学一贯的主题思想。
1.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作者将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描述主要集中在个体与宗法道德形成的对抗与冲突。迫于生活窘境的苔丝希望能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却被亚雷诱奸。善良、受害的一方在一个标榜为“良好道德”的社会中反而被异化为这个社会道德中难以容忍的不洁之女,他们打着道德的旗帜干着不道德的勾当。在社会宗教道德如此的不公的状况下,哈代通过作品敏锐地察觉到人与伪善社会道德准则间激烈的冲突与分裂。
其次,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异化还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疏离、隔膜与对抗,这是现代主义文学所揭示的主要社会状态之一。哈代在前期极力渲染了苔丝在与克莱尔这段爱情的美妙、和谐,然而这种美好的描述也是为故事后期所要表现的人与社会陋习之间的严重扭曲做铺垫。
2.个体与自然的关系
哈代主张,尊重自然,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哈代所处的时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淳朴安宁的乡村正在慢慢消失。哈代已先于普通人看到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无限扩张、疯狂攫取这种大趋势的来临。这种情感在作品《苔丝》中有着鲜明的表达与诠释。女主人苔丝本身就是自然的象征,苔丝生命中几次死亡与新生都与四季交替相结合,因此被哈代称为“自然之女”。
3.个体与自我的关系
个体自身内部在外在压力下丧失平衡而导致个体自身分裂的现象同样是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的主题。社会作为人的创造物反而成为压抑人性的外在力量;人类孕育于自然,却反而将其视为可以无偿索取与被征服的对象。这些关系的异化直接导致了人的自我迷失、精神上的孤独感。
苔丝本性善良、天真,当面对爱情,苔丝心中纠结万分,她也许可以承受社会的排挤,却难以接受爱人对她的离弃。在苔丝的思想意识中,总有两种完全相反的力量同时存在,追求幸福的渴望与无法摆脱的罪恶感。
三、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技巧与形式。
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就是文学向“内”转,重视人物内心变化与主观思想,认为只有人的直觉本能才能认识事物的真理。本文通过对《苔丝》中出现的人物内心描写来进行分析哈代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技巧与形式。
1.心理描写
作品中对于人物心理描写非常具有哈代本人的特点。苔丝在被克莱尔抛弃之后,只能外出重新寻找工作,由于没有归宿,无奈在野外过夜。哈代对当时的苔丝进行了心理描写,这段描写具备了超时间和超空间性。苔丝的思维本来在寒冷的深山野地之中,但瞬间转换到了地球的另一边,想起了她的丈夫“他大概正在地球另一面的一个温暖的地方吧?”。而后,苔丝用手撑着额头,想象着在未来的某一天,此时的苔丝又从现代转换到了未来,这是一种超时间性的体现。人物的意识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充分展现出了意识流的表现手法,这是现代主义文学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2.梦境描写
梦境可以了解人物内心的挣扎,也可以看清人物潜意识中的思想。在克莱尔得知苔丝早已失去贞洁一事之后,他的内心也十分痛苦,在这样的精神打击下,克莱尔梦见,他抱着苔丝飘过河流,将苔丝放进了一个石棺里面。克莱尔实际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表面上看来他已经不喜欢苔丝了,但是这个荒谬的梦却将他对苔丝的爱展现出来。苔丝的梦境更加离奇繁杂,梦中既有苔丝那位虚荣骄傲的父亲,也有母亲爱慕的那位绅士,这是苔丝的潜意识得到了释放,在这个看起来杂乱无章、相互重叠的梦中,反映出苔丝所过往的经历,对她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伤害。通过梦境的描写,展示出苔丝与克莱尔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这种艺术手法的使用,全面提升了小说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直觉描写
哈代对苔丝的直觉描写也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苔丝在经历了孩子夭折之后,整个人变得多愁善感,她内心的直觉意识直接脱离了现实,通过自我联想,想象到了自己老去、死亡的日子。其实,按照苔丝的年龄,她应该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好奇和希望,但是她的直觉却带来的是不详的预感,这种直觉的存在让苔丝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苔丝的最终结局印证了她直觉的真实性。哈代使用直觉描写这种现代主义文学表现手法,对故事情节发展予以了暗示,同时也是为了吸引读者的探索欲望,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从而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
四、结语
通过对作品《德伯家的苔丝》的分析可见,托马斯·哈代的文学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他所处的文学时代。哈代运用梦境、心理活动、直觉描写等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与技巧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渴求再现更为客观的真实,他在传统文学向现代主义方向的转变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承接与推动作用,通过哈代的创作我们深刻感受到现代主义文学精神的曙光。
参考文献:
[1]韩占东.由《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作品中的现代主义文学特征[J].短篇小说.2013.
[2]筱燕.《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形象[J]. 作家,2014,20:76-77.
[3]彩瑞.《德伯家的苔丝》悲剧成因探析[J]. 现代交际,2015,08:90-91.
[4]李一.《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形象解读[J]. 芒种,2015,07:101-102.
作者简介:
徐阳平(1981年—),女、硕士、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李君梅(1967年—),女、学士、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陈玛莉(1980年—),女、硕士、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从时文阅读中受益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对于个人职业发展、国际交流和全球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85次 评论:条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培养英语语感的有效途径 在英语学习中,语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语感是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的理解和感知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184次 评论:条
突破传统英语学习,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 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往往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而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然而,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129次 评论:条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让英语学习更高效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如何高效地学习英语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奇速英语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198次 评论:条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英语学习的全新革命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以其创新性的学习方式和全球时文资源的整合,引领了英语学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91次 评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