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中职《林果生产技术》教学方法改革浅谈

更新时间:2017-02-28浏览:评论: 条

  彰武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朱凤霞 辽宁彰武123200

  关键词:林果生产技术;教学方法;改革

  《林果生产技术》(北方版)主要介绍了北方果树地育苗、栽培和管理及建园技术等。与其它学科相比,这门课程具有内容复杂且多、专业性较强的特征,学生普遍反映难学、难记,导致大部分学生对于该学科的学习不感兴趣,学习出现吃力的现象。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林果生产技术不断的创新,新的品种、栽培模式、栽培技术不断出现。因此在讲授这一学科时,教师需要适当的改变对林果生产技术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快速掌握掌握当地主要林果种类的生长发育规律及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与素质,真正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合格专业技术人员。

  一、《林果生产技术》教学课堂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中职学校主要以培养掌握基本理论和实际技能的中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但是从目前《林果生产技术》教学现状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填鸭式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主,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局限于讲解课本教材的内容,习惯于"课本上整形、黑板上修剪",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机械性的重复考试与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为主,缺少亲自动手机会,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以北方版《林果生产技术》教材第三章葡萄为例,教师利用口头说教的方式讲解葡萄的生长特性以及种类,由于学生不能亲身接触到葡萄树,他们只能靠死记硬背基础的葡萄栽培管理技术的知识点。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发生混淆,易出现将一种果树的栽培技术安插在不同的果树的栽培方法上的现象。而且学生的文化程度不一,存在部分学生理论基础不高,对于枯燥乏味的果树栽培的理论知识提不起兴趣,而教师只是对理论进行抽象的描述,最终使学生失去学习热情。

  (二)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实践课程少。《林果生产技术》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讲解,更不能脱离实践教学,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看,大多数教师仍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实践课所占的比例很少,习惯在黑板上进行实践应用。尽管有的也开设了实践课,但是通常是一个教师示范性讲解,学生围在一起听,然后让学生观察,这种方法学生缺乏亲自体验的机会,不能真正掌握学习内容。

  (三)缺乏专业师资队伍。目前中职学校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特别是 双师型 高水平师资力量缺乏专业课教师在数量上不足在于中职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师资培养规模太小,有的甚至是从其它行业转行而来,他们既缺乏专业知识,又欠缺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有些专业课教师虽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但缺少在企业的实践经验,对企业生产情况不了解,动手操作能力差,很多是纸上谈兵。

  (四)实习实训基地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由于受经费等因素的影响,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没有自己的实训实习基地,比如在讲解果树的修剪,嫁接等内容时,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无法对教学内容直观的了解,最终实践教学的内容流于形式。

  二、关于《林果生产技术》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结合实践进行教学

  在实际《林果生产技术》教学中,为成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通过自己实际的动手实践牢牢掌握所学知识,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巩固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利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果树的育苗过程中,除了在课堂中讲解有关果树育苗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外,还需要组织学生在学校进行实际操作,有机的把实践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快乐的实践中掌握果树栽培技术,往往会提高课堂质量。学生只是通过教材中的图文了解林果的种类,在实践过程中极易出现区分不了果树类别的情形。因此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环境,让他们掌握果树的生长条件以及对于环境的要求,通过对果树的实际观察分析总结果树的生长特点,提高学生的过目栽培技术。

  (二)运用任务教学法进行教学

  任务教学法是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积极的带领学生完成教师在课堂中布置的课堂任务,而且新的任务教学法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仍以北方版《林果生产技术》教材第三章葡萄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先明确这个章节的教学任务,将熟悉掌握葡萄的生长特性为主要的教学任务,明确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使学生通过对葡萄的讨论分析总结果树的生长特点,提高学生的林果生产技术。

  (三)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的理论基础相对较差,学生对于复杂繁琐的理论知识学习往往会表现出不爱学习的状态。因此,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时,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积极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如“整形与修剪”这一章内容理论内容多且非常抽象,教学难点是整形修剪的原理、作用,可以运用图片与视频的直观性进行讲解,学生容易理解和把握。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校外果园,对修剪前后的情况对比,让学生自由讨论、评价管理者修剪的优缺点,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前进行科学教学设计

  林果生产技术的教学重点是需要把林果生产的相关理论向实践转变,教学规划的设计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为主,因此对于教学规划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做到精致完美。以北方版《林果生产技术》教材第八章板栗的教学的实验环节为例,该环节主要是利用观察板栗植物素材,需要教师在学生面前进行解剖板栗实验,以实现学生全面了解板栗的内部组织结构的教学目的。在教学实践环节中,需要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林果生产技术水平,仅依靠课本知识不足以提高学生对于林果的实际生产能力,需要在实际的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积累学生的经验。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在课外组织学生了解板栗的实际生长环境,仔细观察总结班里的外表特征,有助于学生辨别板栗植物。然后在校内的实训基地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及课堂外对板栗植物知识的搜索,完成板栗栽培的实践,在实训基地进行实践也便于学校对于林果的管理。学生可以根据基地内不同的模拟环境采取适当的操作。这一系列的实际操作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让他们不只是在头脑中有林果生产技术知识,并且在实践中能够成为优秀的果木栽培的技术人员。

  三、利用实践基地的建设配合实践教学的实施

  (一)积极建设好校内的实践基地

  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的重要场所是校内的实践基地,利用这一场地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训,可以使学生记住实践操作的流程以及林果生产技术的方法。对于林果生产技术的实践教学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并不是一节课的时间就能够完成教学的,需要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生产的林果进行观察,总结林果的变化规律。在建设校内的实践基地时需要考虑到学生在实践中需要长期居住这一问题。为能够及时满足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校一般会将实践基地建设在校内,并且该建筑需要保证学生的日常生活的需要,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在建设实践基地时还需要注意内部格局的设计,需要对林果进行分类管理。

  (二)学校需要拓展学生的课外活动

  虽然学生已经在校内的实践基地内进行实践教学的培训,但是归根结底只是一种实践模式,学生若想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实践能力,需要在不断变化的实际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林果生产能力。因此学校应该多为学生拓展课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课外实习中,积累自己的栽培经验。例如可以让班级中家里有林果种植的同学,带领学生进行实际的种植,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林果种植经验,同时提高对林果栽培学习的兴趣。

  结束语:

  总之,《林果生产技术》属于一门技术类的学科,它以实践为教学的重点,因此在进行教学改革时需要重点围绕实践这一中心进行,利用学生对于林果生产技术的实践,彻底掌握这一技术。只有围绕实践展开的教学改革,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最终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晓芹.浅谈果树栽培技术教学方法之改革[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42):33-34.

  [2]刘晓芹.浅谈果树栽培技术教学方法之改革[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5):33-33,34.

  [3]杨文秀,赵维峰,邓大华等.农林高职院校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6):132-133.DOI:10.3969/j.issn.1674-9324.2015.16.063.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