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4-21
-
2018-04-21
-
2018-04-19
-
2018-04-19
-
2018-04-17
更新时间:2016-07-22浏览:次评论: 条
2018-04-21
2018-04-21
2018-04-19
2018-04-19
2018-04-17
杨 娟 刘可仪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乐山 614000)
作者简介:杨娟,(1983- ),女,四川乐山,讲师,医学硕士,研究方向:护理教育,联系电话:18990620868,工作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白塔街156号,邮政编码:614000
摘要:在医疗护理环境中,实习护生面临多种职业危害。护生作为未来医务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其职业防护认知刻不容缓。本文旨在了解护生职业防护的现状,探索职业损伤防范策略,为今后更好的加强护生的职业防护培训,降低实习期间职业损伤的发生率提供依据。
关键词:实习护生;职业防护;认知;培养
由于医院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常处于多种职业危害环境中。实习护生进入到到临床,作为一名准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就可能会受到病人的血液、体液以及排泄物等的感染,再加上护生临床知识和技能相对薄弱[2],不熟悉环境等,使得他们成为病原菌感染和锐器伤的高危人群[3],职业暴露风险率显著增加。因此,如何加强护生职业防护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
1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现状
1.1 护生职业防护意识薄弱
护生没有接受系统的职业防护知识教育,自我防护意识薄弱。目前,虽然职业防护问题已逐渐引起护理教育者的重视,但由于课时或其他因素的限制,在我国护理教育体系中尚未设置与护理职业防护相关的课程[4],学校教育相对滞后,护生缺乏职业防护知识强化;同时,临床教学医院也疏于对学生相关知识的强化,缺乏职业防护知识的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和考核标准,护生从思想上对该内容重视不够,职业防护意识薄弱。
1.2 护生职业防护知识不够全面
虽然国家已将护士职业防护这一内容纳入了全国护士执业资格大纲,客观上促进了各学校对该内容的重视,但高等护理院校仍普遍缺乏全面、系统、规范的护生职业防护教育系统:一些教材仅以知识拓展的模块介绍相关知识,教师有关新知识引入不够;一些高校举行一些职业安全讲座,但内容、时间有限,深度、广度缺乏,培训效果欠佳,不能满足临床实习护生对职业防护的需求;教学医院在岗前培训中也因时间的限制等,缺乏相关内容的渗透和深入。因此,护生虽然了解一些标准预防知识,但仅限于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对临床工作中的具体预防措施掌握欠佳,实际运用能力缺乏。
1.3 相关保护制度不够完善
对于护生,目前国内各医院尚未建立完整的职业暴露登记报告制度和职业暴露风险保障机制[5],护生发生职业损伤后不知如何处理,或是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在张吴佳[6]等关于我国护生针刺伤的研究中,只有27.5%的实习护生向带教老师进行了报告,而且报告结果无一例是真正意义上的登记在案。登记报告制度没有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护制度不够完善。
1.4 医院防护设施不足
朱凤祥[7]对357名实习护生职业损伤现状调查表明,35.57%的护生认为自我防护不到位的原因是医院没有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品;李焕[8]对305名实习护生职业损伤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1.01%的护生经常使用具有安全性功能的针具、器械等。很多护理人员在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时,基本上没有相关防护设备。
1.5 带教老师缺乏言传身教
临床带教老师是学生言传身教的榜样,是实习护生职业防护良好习惯养成的主要影响者。但由于一些带教老师自身职业防护意识薄弱,职业防护新知识学习不到位,操作不规范,从而严重影响到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2 实习护生职业损伤防范策略
2.1 加强职业防护基础知识教育
加强护生的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损伤的关键。相关院校应增设职业安全教育相关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护生采取正确的防护行为:通过普及和强化标准预防意识,能有效的规范护生的护理行为;通过强化操作规范和流程,能有效规避意外伤害。系统的在校教育,能使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就能掌握有关职业防护知识和基本防护技能,强化其职业防护意识。
2.2 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岗前培训
应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实习前可由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集中的专业技能培训:如针对护生最薄弱和最关注的锐器伤进行重点讲解,强调发生锐器伤后正确有效的处理措施及上报医院有关部门的方法,做好暴露后预防[9];搬运患者和重物时如何正确运用节力原则,有效预防机械性损伤;接触各类化学消毒剂、化疗药物时如何防止化学性损伤;面对医患矛盾、患者负面情绪的刺激时如何进行心理调适等。要注意从细节上对护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培训。
2.3 建立健全护理职业防护制度
医院管理者应制定并持续完善护理职业防护制度,同时,应完善职业损伤登记报告制度,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建立监测系统,将护生发生职业损伤后的各种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如针对锐器伤,可规范操作行为,使护生明确发生损伤后应按挤压、冲洗、消毒、处理、登记报告报告等程序进行正确处理;而主管部门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为护生职业损伤防治提供一定保障。
2.4 创造安全的医疗护理环境,完善支持体系
医疗机构应为护生提供完善的职业防护设施和用品,确保护生在护理过程中能根据需要选用配备的设施和用品。应落实对医用口罩、帽子、手套、隔离衣和防护服等防护用品的供应,尽量采用具备安全装置的医疗器械,改善医疗护理操作环境,使护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尽可能少地受到职业损伤。
2.5 加强带教老师的培训
通过经常性的护理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带教老师的职业防护意识和责任意识。临床带教老师除了自身要加强学习之外,还要针对护生的特点合理计划和安排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对相关内容拟定考核标准,注意言传身教,正向引导学生。
2.6 加强身心健康教育,提高其抗压能力
护生的职业损害来自各个方面,而良好的身心素质可以减少不良刺激对护生造成的伤害。在当下,护理工作本身就强度高、风险大且人际关系复杂,而护生从学校到医院,也面临着学习环境、生活方式的一个转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因此,在校期间应加强其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实习前应安排学生多去教学医院见习,使其熟悉医院环境,实际接触病人,提高其与病人的沟通能力;进入临床后,带教老师应细化带教要求,对护生采用较灵活的排班方式,帮助其尽快适应新环境。
3 小结
职业损伤给护生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一些护生受到伤害后对工作产生厌倦情绪,影响了他们对护士职业的选择,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不利于护理队伍的发展。因此,加强护生职业安全教育,使护生掌握各种职业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处理意外伤害是护理教育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黄辉.临床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护理学院,2012.
2.孟发芬,张霄艳,田淑军,等.实习护生职业安全卫生防护及其课程设置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8,23(7):59-61.
3.王爱霞,王晓花.实习护生针刺伤后处理情况及防护知识的调查[J].中华护理教育,2008,5(3):123-125.
4.黄谨耘,陈清.在大专护生基础护理教学中开展职业防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9,16(8A):8-11.
5.蔡雯.健康教育对实习护生艾滋病知信行及职业防护影响的研「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08.
6.张吴佳,赵爱平.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调查与分析.护理管理杂志,2006,6(12):11-13.
7.朱凤祥,杨瑞贞,祝宪庭,等.实习护生职业损伤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3):604-605.
8.李焕.实习护生职业损伤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09.
9.易宜芳,李映兰.临床护士针刺伤及针刺伤低报告现象的原因综述[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2):182-184.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从时文阅读中受益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对于个人职业发展、国际交流和全球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85次 评论:条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培养英语语感的有效途径 在英语学习中,语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语感是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的理解和感知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184次 评论:条
突破传统英语学习,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 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往往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而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然而,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129次 评论:条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让英语学习更高效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如何高效地学习英语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奇速英语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198次 评论:条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英语学习的全新革命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以其创新性的学习方式和全球时文资源的整合,引领了英语学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91次 评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