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教师的发展策略研究

更新时间:2016-06-24浏览:评论: 条

     肖俊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 长沙 410100

  关键词:高职教育改革;教师发展;策略

  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经济产业转型升级,而服务于我国产业经济的高等职业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各高职院校由早期的规模发展阶段进入到内涵发展阶段,狠抓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各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达成的普遍共识。作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把关人——高职教师也必须主动应对这种新形势,积极发展和提升自己,才能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高职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分析

  (一)不断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两个方面,其核心指向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这是由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决定的。课程结构改革主要是进一步改革课程体系,建构由理论课程、职业素养课程和职业实践能力课程构成的实践性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改革则要兼顾课程的职业化、岗位化和校本特色,根据行业、企业实际和自身的办学定位组织编写课程内容。

  (二)深入推进高职人事制度的改革。高职人事制度的改革主要是创新高职院校人才的引进和合理流动机制,打破过去的事业单位终身制。一方面为引入高素质、高技能的行业、企业师资搭建引入平台;另一方面实现企业、教育行业之间优势人才资源的合理共享,教师可以去企业承接项目,企业人才可在高职院校承担教学任务;第三,通过建立弹性的薪酬机制促使高职院校教师优胜劣汰,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三)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但不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因此,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以学生为主体,就是通过精心设置教学环节,激励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由“你要学”转变为“我要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比如现在各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其基本理念都是如此。

  二、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教师发展的新要求

  (一)由实践教学的“讲授者”转变为“示范者”。高职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对学生职业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而职业实践能力是一种强调动手的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难以达到目的。所以,高职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职业精英,不仅熟悉职业工作流程、内容、规则,还要具备卓越的职业技能,能够以身示范,出色完成职业工作任务,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游刃有余,确保教学质量。

  (二)由教学方法的“设计者”转变为“激励者”。教学方法是教学内容的实施载体。根据学生特点,学科特性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本身并无问题,但其实质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学生对教师的配合,是教师认为的理想式的教学。而激励式教学则是把学生当做教学的主体,教师不先入为主地设计教学方法,而是通过言语激励、精神鼓舞、心理诱导等方式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根据各自的习惯、条件采取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三)由教学活动开展的“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教学大纲制订、课程内容组织、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效果评价、校内外实习实训等一系列与教学有关的活动。以往这些教学活动基本全由专业教师大包大揽,教育改革新形势下专业教师要勇于接受由“独奏者”到“伴奏者”的身份转变,还舞台于学生,同时,充分整合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源,完善“伴奏者”的组织架构,让行业专家、企业管理者、一线技工参与到从制定教学计划到实施教学活动的各个教学环节。

  三、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教师发展的策略

  (一)重新建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职业能力。高职的不少专业都是新鲜专业,是直接针对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而设置,很大一部分高职教师在本科院校建立的只是类似的或邻近专业的知识结构,与高职专业实际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因此,要重新开始学,补充和完善甚至是重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另外,通过去行业企业进行定期实践、承接企业真实工作项目、与之共同开发横向课题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实践职业能力。

  (二)创新教师发展机制,培养高质素专业教师队伍。一方面,要建立高技能人才的引入机制,给高职教师队伍积极“输血”。市场上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行业里的稀缺资源,高职院校要勇于打破行业壁垒,积极创造条件,以“人为我用”,“我为人用”,“人才共享”等多种聘用形式积极引进行业精英、企业骨干,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师资,激活“造血”功能,鼓励年轻教师继续深造提升学历,创造条件让年轻教师分批进行业务培训、脱岗实践和企业进修,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三)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实现教学师资的合理流动。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不仅能够激发高职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活力,盘活教学生态,还能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整体提高师资水平。不过,竞争规则制定很重要,要科学、公开、公正,尤其是能够量化,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要有适当的奖惩,尤其要确保教师考核和评价结果要与职称晋升、评奖评先、福利待遇等涉及到切身利益的方面挂钩。

  作者简介:肖俊,男,1980年,湖南衡山人,讲师,硕士,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教师,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