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国际贸易”教学中的“参与型”课型教学模式研究

更新时间:2016-04-12浏览:评论: 条

  青岛经济职业学校(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十中学) 于效燕 266033

  关键字:国际贸易 参与型教学 互动学习

  一、国际贸易参与型教育模式的内涵

  国际贸易参与型教学是我国教育模式改革的模式之一。国际贸易参与型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导向,学生作为主要参与者,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一个过程。它的特点是老师主导课堂,学生积极参与。老师对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学生作为课堂的灵魂人物,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讨论,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学生老师共同营造活泼的课堂环境。在师生共同活动中,学生和老师可以充分的交流,极大的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彻底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转而变为共同学习的教育方式,做到学以致用。

  二、参与型教育的特点

  1.以教师为主导。高校的国际贸易教育工作者应该熟悉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对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实务非常了解,具有良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技能,拥有很好的课前教育设计能力、课堂教育技巧,课后优秀的指导技能、对学生与教学的培训技能。良好的教学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教师是课堂的灵魂人物,是课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对学生充分信任的基础上,老师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人物,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减少老师灌输的时间,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的给学生自由成长的空间,共同营造积极、活泼的课堂氛围。

  2.以学生为主要参加者。学生是知识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学习和认知的载体。学生作为认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要求积极主动的全程参与学习活动,充分吸收课堂上的知识内容,使课堂知识能作为自身能力。利用“参与型”教学模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使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训新型人才。

  3.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国际贸易“参与型”教学作为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活动,我们不仅要重视教学的结果,更要重视知识能力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候的思考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发现知识规律,激发创造性。在实际生活中,面对遇到的问题情况,学生可以独立的面对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并运用方法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在遇到困难的过程中的自我学习能力。在实践中,“参与型”教育模式主要采取小组的模式进行,在小组的模式中,学生可以互帮互学,积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与人的交流,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共同解决相关的问题。这样可以扩大信息容量,增加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思和协作意识,使学生体验到个人和集团共同成长的快乐。

  4.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现在的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特别是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参与型”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求学环境,这种模式是一个以人文本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人的潜力,强调对学生优良个性的培养,向全面发展的方向培养。

  三、“参与型”教学模式的开展

  “参与型”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1.课前准备。国际贸易“参与型”教学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故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发挥自身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自身的求知欲望。

  老师在教学的准备过程中,要认真研读材料,查阅相关的知识资料,做好教案的写作工作。在此基础上,老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重点和难点。老师可以在课前将全班人员分为几组,并给每组分配先关的任务,使得学生在课前能对学习的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尽量从实际生活出发,找到学生最易接收的地方,从浅到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老师可以采取多种激励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课堂教学。(1)科学设立题目,引导学生讨论相关的话题。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后,可以交由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最后将讨论的结果在全班面前进行讨论。(2)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临时提出相关问题,学生作出解答。(3)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发现的问题,解决发现的问题,学生回答后老师可以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补充回答,完善相关答案。(4)鼓励学生上台演讲。老师可以在课前和学生一同准备上课题案。此时,学生为主导者,老师为辅助者。老师可以在学生的授课内容选定,资料材料的准备,课堂听课,课后评价,上课过程中教学优缺点进行指导,促进“参与型”教学的办学成功。

  3.教学评价。老师可以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作业的完成良好情况,课堂表现等情况进行分析。教师需要建立新的标准,以便更全面的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可以根据学生在阅读、写作、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价考核,给予一定的考核标准,从而客观的考核学生在“参与型”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结果。

  参考文献

  [1] 王平,张大力.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对外经济大学学刊,2012.10(1):97-157.

  [2] 冷柏军,白月桥,姜淑清.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的研究[J].教育科学发展时报,2010.10(1):97-159.

  [3] 张艳.高等学校课型教改理论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5.

  [4] 禾力康.大学生思想品德和课型改革的分析[J].长春晚报,2010.11(1):96-145.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