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辩证法三大规律”在高中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衔接探究

更新时间:2015-10-15浏览:评论: 条

  王凯慧  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

  关键词:辩证法三大规律 思想政治理论课 衔接

  目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而“原理”课因其基础性、学理性最强而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辩证法三大规律不论是在高中还是大学都是重点和难点,探究辩证法三大规律在大学与高中的教学衔接可以从更微观的角度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原理”课课堂的教育效力。

  一、高中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衔接的概念

  衔接在字典中的定义是指相互连接,使事物更加连贯和流畅。教育衔接则分为横向衔接与纵向衔接。横向衔接指在同一时间不同学科之间以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连接与联系,体现在空间上。而纵向衔接则是指教育的不同阶段或不同年级之间的衔接,体现在时间上。高中与大学的教学衔接则指从教育的系统性、整体性来把握使得高中与大学两个阶段的教育相互连接,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因此,教学衔接需要将受教育者的成长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宏观规划每个阶段的教育理念、目标,整合各方面的教育信息,让相邻两个阶段的教育衔接更加流畅,联系更加紧密。

  二、大学与高中“辩证法三大规律”教学衔接的问题及原因

  (一)大学与高中“辩证法三大规律”教学衔接的问题

  为了解高中政治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衔接的现状,高中政治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衔接研究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题小组抽样调查了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60份,其中包括有效问卷460份,问卷回收率92%,问卷有效率100%。目前我国大学与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严重的脱节现象,当问到大学《原理》课与高中政治课衔接效果的看法时,56.7%的大学生认为大学与高中的教学衔接效果一般,而17.6%的大学生认为大学与高中的教学衔接效果不太好,6.1%的学生认为很差。具体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也存在这种现象。

  第一,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性,脱离教学实际。

  一方面,不论是大学还是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都存在政治化倾向,偏重政治上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忽视学生思想道德尤其是心理素质、个性素质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学目标没有结合教学实际。在具体教学中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教师仍按照高考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很难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

  第二,教学内容缺乏连贯性,内容简单重复。

  一方面,由于唯物辩证法理论比较抽象使学生难以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高中文科班的教师往往增加一部分晦涩难懂的知识作为补充,增加知识难度。而大学“原理”课的内容庞杂,因此大学教师往往整本教材快速讲完,其理论深度大大减弱。另一方面,大学教材内容与高中重复率高。原理课教材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联系观甚至是高中教材的扩充版,而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在高中也是作为重点学习,大学教材中为保持唯物辩证法的完整性也给与了大量篇幅呈现这部分内容。

  第三,教学方式缺乏创造性。

  “任何的教育方法,甚至像暗示、解释、谈话和公众影响等我们通常认为最通行的方法,也不能说是永远绝对有益的。最好的方法,在若干情况下,必然成为最坏的方法。”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需要考虑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教学内容,当前我国高中与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讲授为主。高中教师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采取应试教育法教学,而大学教师也主要采取理论灌输的方式教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第四,教学评价缺乏灵活性。

  目前高中与大学的教学评价都比较简单,更加注重考试成绩。新课改之后高中增加了个人发展成长记录册,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学校与教师的注意,但目前高中阶段都比较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记录册大都流于形式。大学阶段老师学习过程难以记录,实践课程也不能落实到位。这种简单的期末考评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辩证法三大规律”在高中与大学教学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

  1. 对教学衔接认识和研究的不重视

  “按照思想支配行为的规律,人的思想和行为之间应该是对等的、一致的,即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错误的思想导致错误的行为,正确的思想产生正确的行为”现今每个阶段的教学主力大都只研究本阶段的教学,这方面的学术成果颇丰,但关于教学衔接的研究却凤毛麟角,高中教学不注重高中学习阶段的基础性,而大学教师也没有考虑到学生高中学习情况,因此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

  2.教育体制与教育模式的阻碍

  一方面,我国的教育体制方面存在一些弊端,大学属于“高等教育司”,高中属于“基础教育司”,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材编写等课程设计也都是两个部门各自进行,这两个阶段的教学被割裂成两个单独的领域,缺乏统一规划势必造成教育目标脱离实际,教材内容重复率高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升学率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高中仍然采取应试教育的模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大部分高中生没有达到高中阶段哲学部分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大学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也没有正确认识到哲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3.大学政治理论课教师与高中政治课教师缺乏沟通与交流

  目前大学与高中的教学衔接工作不理想。首先,高中与大学的思想政治教师缺乏沟通的平台。由于大学与高中对教学衔接的不够重视使得学校层面缺少教学衔接机制,只有少数大学与高中教师之间存在联系。其次,两个阶段的教师不愿主动与对方合作探究。目前高中教师将较多的精力倾注于考试分数上,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重要性,而大学教师本身承担的科研任务与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与高中的交流合作。

  4.不注重学生群体差异

  从宏观上来说我国高中普遍实行文理分科,高中学生分为文科学生、理科学生以及艺体生,而高中的应试教育使得这三个群体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况有很大差异。从微观上来说,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即不同层次的高中,每个高中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教育理念,因此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情况也大有区别,一般县级以下的高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参观考察实地调研的机会很少,而注重理论学习,教学方式单一。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则没有充分考虑这种差距,统一课堂形式,统一教学方式,长期的学习习惯导致学生懒于思考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关系,“思想政治课无用”的思想充斥在高中与大学的校园。

  三、大学与高中“辩证法三大规律”有效衔接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衔接意识

  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重要性是做好教学衔接的前提,只有大学与高中都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工作。衔接教学不仅需要纵向的衔接,更需要社会的关心、家庭的配合,单靠某一方面的努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更是全社会的问题,所以,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衔接意识。大中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所以我们的研究要从整体出发来研究,低一级学校为高一级学校打好基础,高一级学校需要应该主动和低一级学校进行沟通交流,由此低一级学校就有明确的教育方向,从而使大中学校能够分工合作,共同致力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促进大学与高中教师的交流合作

  首先,加强大学与高中的科研合作。大学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更加擅长科学研究工作,而高中的实际学习情况长期不为大学所熟知,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科研的局限性。因此,大学可以与高中进行长期的科研合作,以便更加了解两个阶段学生各自的学习特点,明确高中与大学的分工,共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其次,大学与高中可以定期互访,开展一系列交流活动。大学教师理论水平较强,而高中教师对知识的把握较准确。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可以让教师随时取长补短,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衔接工作。

  (三)加强大学与高中各教学环节衔接的研究

  1.从教学目标的衔接上来看,教育目标需要结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切实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高中生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压力难免会出现各种焦急烦躁的心理活动,而辩证法能够帮助学生从容应对高考,因此教学目标要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大学生没有正式进入社会,他们对于社会充满期待又有很多疑惑,所以大学阶段的辩证法需要帮助学生把握复杂的社会现象,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2.从教学内容的衔接方面来说,需要老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辩证法部分的内容很重要,不论高中还是大学都需要重点讲解,但是侧重点需要调整,大学教师可以将着重点放在唯物辩证法的论证和逻辑结构上,并力图呈现完整的唯物辩证法体系。由高中的“是什么”上升至高校的“为什么”和“怎么办”。

  3.从教学方式的衔接方面来说,教师可以挖掘教学资源,贴近学生生活,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学生对于“原理”的态度并不只是消极的,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得当,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辩证法三大规律以及辩证法两大总特征的内容可以采用问答讨论加深学生的印象,在问答过程中结合社会热点讨论如何看待一些社会现象,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一分为二地认识社会问题,也可以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来说明三大规律。

  4.从考评方式上来讲,大部分学校只是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测评,学生希望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多种评价方式结合。在辩证法三大规律的部分,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比如:“你怎么看待‘读书无用论’的观点,结合质量互变规律进行思考”,并让学生将思考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及时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生活中困惑的能力,并激发他们思考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思想政治必修4 哲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王璐瑶.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 2012(3).

  [7]马文保.辩证法的总特征与三大规律的关系探微[J].教育与研究,2014(4).

  [8]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翻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21)[M].人民出版社,1965.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