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高职公共英语课堂分组管理的艺术

更新时间:2015-08-22浏览:评论: 条

  项目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英语教学研究专项课题,课题编号:XJK014YYB047, 课题名称:高职公共英语形成性评估量化标准研究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31  童晶晶

  摘要: 公共英语课堂分组管理能满足学生对于归属感的心理需求,但怎样分组才是最为有效的呢?笔者认为科学的分组应该兼顾学生自愿和老师主导的原则,即由老师指定组长,学生自由选组。此外,在分组完成之后的教学管理中,老师需保持与各组核心人物的沟通且引入小组竞争机制。

  关键词: 公共英语 分组管理 心理学

  一、归属感——高职公共英语课堂分组管理的心理学基础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爱和归属成为人们最迫切的需要。人是群居的动物,大学新生从刚刚入学到第一学期结束是其重新寻求身份认同群体归属的过程,而课堂分组教学能极大的满足他们寻求归属感的心理需求。

  然而,分组管理虽然普通应用于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却存在着两个常见问题。1)虽然同处一个小组,成员彼此间却缺乏合作互动;2)在完成团队任务时回答问题的重担总是落在组长或尖子生头上,其他人则无所事事。究其原因,还是分组管理的方法不合理。

  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分组策略

  1、非自愿分组——小组凝聚力下降

  通常来说,分组的方式无非两种,要么老师包办指定小组成员,要么学生自主形成小团体。前者由于是非自愿分组,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减少,上课讲小话的现象可以减少很多。但它的劣势就在于组员间的交流减少,小组凝聚力下降,这样一来,群体对于个体的影响力也随之下降,分组教学管理似乎形式多于意义。

  2、自由分组——老师权威性下降

  不同于老师指定的小组,学生自由组合而成的小组凝聚力强,小组内成员间的交流也比较多,但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由组合而成的小组同质化倾向严重,爱学习的聚到一组,不好学的人也聚到了一组,这样导致英语成绩的两级分化现象越发明显。其次,团队凝聚力越强,排他性也越强,随着课堂上一个个小团体成型,学生们纷纷沉浸在自己小团体的愉快氛围之中,老师成了个局外人,也失去了对于整个课堂的领导地位,场面难以管控。

  3、科学分组策略——集权与民主相结合

  以上两种分组方式各有优劣,但全都无法发挥团体学习的积极推动力。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将两者科学地结合起来,即满足学生自愿分组的要求,又保证老师的核心权威不动摇呢?答案是肯定的。在整个分组中,老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赋予学生们有限的选择自由,实现权威与民主的完美平衡。

  1)老师指定组长——确定各组核心人物

  要实现科学有效的课堂分组管理,组长的作用至关重要,他决定了其所在小组其他成员日后的课堂行为。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组长自己不够积极好学,那么他的组员很难积极起来。此外,如果组长仅仅自己好学上进却缺乏领导沟通能力,那么日后所有的团队任务就只能落在他一个人头上。因此,优秀的组长不一定英语成绩拔尖,但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积极主动好学且领导与沟通力强。

  2)组长召集组员——学生自愿选择组长

  组长确定后,其他学生可以自由决定归属于某个组,这也是考验各组长号召力的绝佳时机。当然,各个小组的成员数应设置上下限,以确保各组规模相当,便于日后教学管理。

  3)各组构成的重新调整

  同质相吸的效应总会使得具有相同特性的人们走到一起,特别是涉及到之后的团队竞争,大家都愿意跟成绩好的分在一组。这时,老师应该根据各组成员的构成情况重新调整组员分配,保证优质资源平均分布,即各组都有成绩优秀的学生发挥核心示范作用。

  4)小组命名

  团队形成初期,由于各成员彼此之间的熟悉程度不够,团队凝聚力较低,要想在短时间内增强团队内部的凝聚力和各成员归属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小组命名。

  三、公共英语课堂分组管理策略

  完成分组只是公共英语课堂分组管理的第一步,接下来则应想想如何使他们的学习热情维持下去?

  1、加强与各组核心人物的沟通交流

  核心人物发挥着头羊的作用,他们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到本小组的其他成员。因此,老师应该加强与这些同学的沟通交流,赋予他们更多的责任与权力,使其充分发挥群体核心人物的示范动作。

  2、引入小组竞争机制

  置身于群体中的个体极有可能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要么“磨洋工”要么更加积极,前者称为社会懈怠而后者称为社会促进。若想让各小组在课堂活动中发挥社会促进作用需要注意其产生的重要因素——竞争。 有研究表明,个体可能通过其竞争动机和他人对其评价的认知获得社会促进的效果。因此,在小组内部及小组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可以极大的激发各成员的斗志。

  四、结语

  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同于本科生,他们的学习能力与自我控制力都比较弱,加上大班授课的现状,老师常常陷于自说自话,无人理睬的尴尬之境。要抓住学生的心,仅凭老师的精心讲授远远不够,还需要有效的课堂分组管理,并配合相应的竞争激励机制,让学生们真正喜欢上公共英语课堂。

  参考书目

  1)Abraham H. Maslow著,方士华编译, 动机与人格[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

  2)郭念锋(主编).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 民族出版社,2012.

  3)David G. Myers著.候玉波等译. 社会心理学[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英语教学研究专项课题,课题编号:XJK014YYB047, 课题名称:高职公共英语形成性评估量化标准研究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