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0771-5567169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常态下小学低年级计算优质课的策略

更新时间:2018-04-11浏览:评论: 条

  黄荣开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锣圩镇玉泉小学 广西南宁 530107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在学习和生活中,很多问题都需要通过计算加以解决,可以说计算贯穿于整个教学阶段,同时也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必须从小学低年级阶段入手,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但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不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错误率较高,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长期以往便会失去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并重视的问题。

  1. 小学低年级计算课教学现状

  计算题在小学低年级教学内容中所占比重较大,但是很多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出错现象比较常见,就当前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整体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缺乏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不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无疑会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讲,计算题可以说是“一只拦路虎”,很多学生都无法快速、准确的求得问题答案,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再加上小学低年级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较重,上课经常开小差,也不利于其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1.2教学方法单一

  计算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经过大量练习,而且还需要掌握灵活的运算技巧,并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但是当前很多小学低年级教师基本是采用“题海战术”,布置大量计算题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不仅会加重学生学习任务,而且还难以实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传授学生灵活的运算技巧,仅仅是要求学生进行练习,不注重对错题的总结和分析,也没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较为缓慢。

  1.3运算顺序出错

  在解答计算题时,运算顺序会直接对最终结果造成影响,很多小学低年级学生并没有掌握正确的运算顺序,或者是因为粗心和马虎造成顺序出错,难以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同时也不利于其计算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一些学生没有先进行乘除运算,而是直接按照题目中的顺序进行计算,或者在括号的式子中,忘记括号而先计算外部的识字,都会造成解题错误,计算出错率较高,教学效果不理想[1]。

  1.4数据符号错误

  如果在计算过程中,出现数据或符号抄写错误,也会造成计算错误,这在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中是比较常见的。比如个别学生在抄写算式时,经常把减号写成加号,或者将乘号写成加号等,既会影响运算顺序,也无法得到正确答案。而部分学生会将数字抄写错误,导致数据大小发生变化,对接下来的计算造成了影响。另外,还有部分学生经过演算后得到了正确答案,但是在最后抄写时却把数据抄错[2]。这些都是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 小学低年级计算优质课教学策略

  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便需要小学低年级教师从多个方面考虑,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呈现出一堂优质课。

  2.1构建课堂教学情境

  学生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是非常有利的,而计算教学抽象性较强,学生学习和掌握难度较大,再加上课堂氛围比较沉闷、枯燥,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可在课堂上构建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比如在学习两数字相加满十向前进一位知识点时,可以先利用之前所学的简单算式如12+3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替换掉其中的一个数字,使其转变为个位上满十的新算式。如此一来,便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提供较为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其自行设计题目,学生便会踊跃发言,提出如17+5、13+8、22+9等新的算式,并将其解答出来完成训练。运用构建教学情境的方法,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升,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2.2养成良好计算习惯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讲,其计算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良好的计算习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做好引导和帮助,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首先,应教会学生“看”,计算时仔细观察算式,看清每一个数字和符号,并将其正确抄写下来,尽量避免因数据符号错误导致计算错误。其次,应教学学生“想”,看清算式后,要先进行思考,根据所学知识确定运算顺序,并判断有多少种解题方法,理清解题思路。然后,应教会学生“算”,计算时牢记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基本运算法则,数字相加满十进位,数字相减不够时借位,并保证数字。符号及最终结果的正确书写。最后,应教会学生“检”,完成计算后及时检查,查看是否出现错误,如果发现问题则需要重新计算加以纠正,做到每题必检、每步必检,将出错率降到最低。

  2.3重视常规计算训练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从基础抓起,重视常规计算训练,才能提高课堂质量,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利用好每一个教学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常规性运算练习[4]。比如,在课前环节,可以利用口算卡片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听算或视算方法进行运算练习。比如,在课后练习环节,为了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所学内容,可以采用“猜电话号码”游戏方式,用算式表示学生家中的电话号码,让学生进行比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随堂练习的目的。另外,在课后作业环节,可以布置一些生活性和实践性作业,如去菜市场买菜时与菜贩比算账等,通过强化训练,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日积月累过程中得到提升。

  2.4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能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起源于活动,认识从实践开始,认知实践活动在学生智力和认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其计算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比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老师可让每个学生将10根小木棒进行平均分堆,看最后是否有剩余,以及剩余几根木棒。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知道了剩下的根数是不满一堆的根数了才多下来的,所以应该比一堆的根数少的道理,从而发现了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进而其计算能力便会得到提升。另外,在学习满十向前进一位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理解计算算理。比如将1根木棒比作个位数,将10根木棒扎成一捆作为十位数,则学生在摆木棒过程中,便可以发现当木棒达到10根时,便需要扎成一捆,从中领会进位的原理。

  2.5布置新颖性练习题

  习题训练在计算教学中是比不可少的,但是在布置练习题时,应坚持适量、适度基本原则,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题海战术”,多设置一些新颖、有趣的题目,优化联系模式,以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5]。比如老师可以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和性格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比如一段简短的图画或者图片等,使练习题更加新颖、有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联系的陈旧、呆板和单调。另一方面,应注重练习题的实用性,可结合实际生活提出设置计算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计算。比如买水果时,香蕉、苹果和橘子的价格,每斤分别为3元、4元和2元,妈妈共有20元钱,每斤水果个买了2斤,问最后妈妈还剩多少钱。在让学生进行运算练习时,可以多布置一些类似的题目,增强练习题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改变以往机械式的枯燥训练。

  2.6引导学生自主纠错

  运算错误现象在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尤为常见,当出现这种现象时,老师不要急于给出正确答案,可以利用错题创设相应情境,让学生通过思考、分析找出出错原因,加深学生印象,既体现出了其学习主体地位,又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老师可以故意创设错误情境,与学生思维发生碰撞,激发学生寻找错误的强烈动机,也可以展示错题,让学生对比正确答案,提高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比如,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很多学生会倒过来相减,如15-6错算成16-5,此时老师可以故意将16-5的答案写作9,学生便会给出11和9两种说话,然后让学生进行分析和交流,得到最终正确结果,再遇到此类问题时可以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3. 总结

  计算能力是数学综合素质的基本组成,只有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才能更加高效的解决数学问题,这就需要从小学低年级阶段着手,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从教学现状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较强的计算能力,为未来学习及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韩丽娟.开展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策略[J].开心素质教育,2015,(11):62-62.

  [2]叶玉波.小学低年级计算课的策略究[J].情感读本,2017,(8):57-57.

  [3]王爱珍.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文理导航,2015,(18):39-39.

  [4]丁海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14,(3):93-93.

  [5]全芳芳.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2016,(8):7-7.

  作者简介:黄荣开,女 ,壮族 ,1973年3月出生,广西南宁市武鸣人,小学一级教师。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诗文阅读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