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运用“处方式课课练”培育小学体育素养的实验研究

更新时间:2018-03-13浏览:评论: 条

  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 曾巍

  【关键词】小学体育素养 处方式 课课练

  1.研究目的意义

  1.1发展小学生体育素养迫在眉睫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2016 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提出了健康生活等六大素养。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变革,要从小学体育学科特质、学科特定内容出发,寻找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与核心素养的联结点、触发点、结合点、落实点。

  1.2“处方式课课练”是培育小学体育素养的联结点和落实点

  以培育小学体育核心素养为目标,制定课课练的运动目的、运动的强度、运动时间和评价标准等,开展定量、具体、科学的“处方式课课练”锻炼方案。开展“处方式课课练”的实验研究,希望利用“处方式课课练”的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达到培育小学体育素养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力求让“处方式课课练”成为小学课堂教学与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联结点和落实点。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与时间:

  市直属校水平二四年级六个班300人;实验时间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每节课运用5—10分钟开展“处方式课课练”。

  2.2实验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处方式课课练”的开展必须,确定目标、选择内容、功能评估、时间和运动负荷的确定、评价标准的制定。

  2.2.1确定目标

  “处方式课课练”目标的设计要根据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目标的确定。在设计“处方式课课练”时要抓住小学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多设计发展小学生协调、灵敏、速度为目标的“处方式课课练”。

  2.2.2选择内容

  “处方式课课练”根据处方的目标,确定内容;内容可以选择学生掌握的技术动作编排的集体重复练习、游戏比赛、小组练习。例如:以篮球运球技术编排的往返运球练习;运球接力比赛。

  2.2.3时间和运动负荷的确定

  制定“处方式课课练”的时间与负荷力争达到教学效率,“处方式课课练”设计要测试学生练习的运动负荷,选择

  课课练的结构:练习名称——练习标准——练习功能——练习方法——练习人数——练习时间——练习次数。实验中, 篮球运球处方式课课练:第一阶段练习目标十分钟35人次,参与人数10—12人;练习方法是在距离15米内依次往返篮运球接力,计算完成人次;功能是提高运球技术,培养协调素质。第二阶段练习目标十分钟40人次功能是提高运球能力,培养协调灵敏素质。

  2.2.4评价标准的制定

  制定“处方式课课练”评价标准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首先对所任课的年级进行前测,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确定三个阶段的学习目标,练习时以达标、不达标、超标等进行评价。

  2.3实验的实施方法

  2.3.1确定组织形式

  体育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内容之一,充分利用游戏的魅力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体质的作用。同时借助运动处方的科学性,依据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定时定量、可量化的设计大课间游戏运动处方,力争达到促进每一个学生大课间体育锻炼的效果。

  2.3.2制定阶段性目标

  练习目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学任务的有效实施和评价。所以制定阶段性目标是开展“处方式课课练”有效保证。例如:篮球运球“处方式课课练”10分钟第一阶段目标35次;第二阶段目标40次;第三阶段目标50次。

  2.3.3运用游戏比赛促进实施

  运用小组游戏比赛的形式开展“处方式课课练”能够达到更多效益。小组合作形式能够促进游戏的深入开展,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借助运动处方的科学性,依据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定时定量、可量化的设计处方式课课练,力争达到促进每一个学生锻炼的效果。

  3.效果分析与结论

  3.1“处方式课课练”促进了运动技能的不断提高

  实验前后学生运动水平有明显提高如表(3)所示。“处方式课课练”符合运动技术形成的规律。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神经过程,又是复杂的学习过程,划分为:泛化、分化、固化、动作自动化的过程。 “处方式课课练”既是提高巩固教材内容的好手段,又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重要手段。

  表(1) “处方式课课练”实验前后运动成绩对比表

  处方名称实验人数实施前成绩(人次)

  X±S实施后成绩(人次)

  X±SP

  篮球运球游“处方式课课练”90040人次50.5<0.05

  足球运球“处方式课课练”90040人次55.3<0.05

  “八”字跳长绳“处方式课课练”900260人次350<0.05

  跳短绳接力“处方式课课练”90030人次35<0.05

  传球接力“处方式课课练”900200次277<0.05

  3.2“处方式课课练”有效发展了学生体能

  实验前后学生肺活量指数的明显提高如表(4)所示。“处方式课课练”制定时对学生练习内容进行了负荷的预测,选择适合运动负荷为目标,进行分组和练习强度的设计,从而提高“处方式课课练”练习效果,促进了学生体能的不断提高。

  表(2) 实施处方式课课练实验前后肺活量指数对比表

  人数

  班级实施前成绩肺活量指数X±S实施后成绩肺活量指数X±SP

  90018个班1796.75±72.12012.7±86.8<0.05

  3.3 “处方式课课练”培养了学生的运动兴趣

  从问卷得知实验前后学生对所练习的运动项目的兴趣发生明显的变化,兴趣的人数增加了。兴趣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没有掌握动作时对运动项目兴趣不浓,当他们掌握动作后对运动就会产生一定的兴趣,然而当他们熟练掌握动作后兴趣就更浓了。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兴趣是随着熟练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表(3) “处方式课课练”实验前后运动兴趣

  处方名称人数实施前兴趣(人次)

  X±S实施后兴趣(人次)

  X±SP

  篮球运动900450人870人<0.05

  足球运动900481人871人<0.05

  “八”字跳长绳运动900598人900人<0.05

  跳短绳运动900610人860人<0.05

  4.结论

  4.1.1运用“处方式课课练”培育小学体育素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运动技术、体能、学习兴趣、团队精神、顽强拼搏的精神都是小学体育素养的重要内容,所以运用“处方式课课练”培育小学体育素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4.1.2运用“处方式课课练”培育小学体育素养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实验结果得知,运用“处方式课课练”在短短的5-10分钟达到了一定教学效果、锻炼效果、教育效果。运用“处方式课课练”培育小学体育素养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4.1.3运用“处方式课课练”培育小学体育素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实验方法告知,运用“处方式课课练”是以小学体育素养为目标,根据学生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制定“处方式课课练”的目标,选择内容和练习方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运用“处方式课课练”培育小学体育素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5.建议

  5.1结合教材的学习内容将更有效果

  “处方式课课练”的内容选择结合现阶段学习内容,效果会更加明显。“处方式课课练”的设计需要学生已经掌握的运动技术,通过课课练的反复练习可以达到提高巩固和拓展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篮球行进间运球的学习阶段,设计往往返运球课课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运球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由于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动作技术,提高了运球的速度,提升了锻炼的价值。

  5.2使用合理的评价机制将更有效率

  评价机制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处方式课课练”成为可持续开展的运动内容的重要措施。

  5.2.1运用评价小组的形式省时间有效,首先给班级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节省了评价的时间,提高了可操作性,提高锻炼的效率。运用阶段性评价的方法。

  5.2.2阶段性目标评价激发兴趣,从前中确定每个阶段的目标,比较客观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提高了锻炼的效率。例如:经过前测了解到四年级学生掌握了跳长绳的技术,5分钟平均可以达到190次,设计第一阶段的目标为5分钟200次采用达标、不达标、超标的评价方法。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5.2.3充分利用阶段性功能效应,“处方式课课练”不同学习阶段,锻炼身体的功能不一样,第一阶段学生掌握了运动技能,但不熟练,这个阶段的功能

  5.3采取积极的组织形式将更有效益

  课课练不断重复练习一个内容,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随着练习时间的加长、练习次数的增加学生的兴趣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锻炼的效果。如何组织“处方式课课练”显得十分重要,积极的组织形式能够获得更多的教学效益。

  5.3.1小组比赛:小组比赛激发了学生斗志,学生在比赛中力争战胜对手和战胜自我,每节课都有自己新的奋斗目标能够不断提高运动技术,同时确保锻炼的有效性。小组合作达标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5.3.2体育节:体育节比赛的促进能够进一步提升“处方式课课练”教学效益。例如:四年级将跳长绳和篮球行进运球接力设为体育节比赛的项目,人人参与激发了学生这两项内容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小组荣誉感提升到了班级荣誉感,学生团队合作的情感目标得到了进一步的达成。

  6.参考文献:

  论文:

  [1]白鹤.体育游戏与人、社会[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5.

  [2]夏其新.不同运动处方对静坐少动人群身体成分的影响[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11.

  [3]王秋妹.运动处方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1,[36]

  [4]秦鹏飞.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6.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