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0771-5567169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更新时间:2018-03-07浏览:评论: 条

  罗柳柏

  广西河池市罗城县宝坛乡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教学实践

  在现代化的小学数学教学形势下,越来越多教师提倡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面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知识积累与能力形成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探究中积累知识,提高能力,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1.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简述

  在新课改实施以来,探究式学习更广泛地应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上,其以探究为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充分发挥自主性与积极性,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与探究,解决一系列的数学问题,理清小学数学知识问题的提出、质疑和解答过程,这对学生知识的形成、能力的培养以及兴趣的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2]。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创新精神,将探究的过程成为提高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归纳转化能力的基础,让学生从中获得方法与思想,实现领悟学习真谛的目的[3]。在探究式模式的应用下,学生能够更广泛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形成相关的思维与方法,在面对复杂的数学现象和问题中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找到解题方法,让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变为直观具体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遵循的原则

  2.1主体性原则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年龄特征,由此来创设相应的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并成功吸引注意力,主动发现问题,探究答案,最终达到解决问题和提高能力的目的。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必须遵循主体性的原则,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摒弃过去传统的绝对主导观,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确保学生增强主体学习意识,注意将学生摆放在重要的学习位置,以学生的角度设计和教学。

  2.2民主性原则

  教师要在教学课堂上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更自觉和主动地参与其中。在新时期的教与学关系中,教师和学生是和谐民主的关系,教师既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者,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民主性原则更利于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言,提出看法与建议,大胆质疑与探究,最终提高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的效率[4]。

  2.3问题性原则

  学生具备问题意识才是其更好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问题能够诱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启发其思维,调动积极性。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多为学生设置各种问题情境,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提问空间,激发其探究的驱动性,让学生的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中激发兴趣,最终提高探究效率。

  3.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应用实践

  3.1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问题意识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必备条件,那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其主动利用所学知识来理解与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从而得出新的知识点与意识觉悟。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探究发现潜在的知识,其形成和积累的印象才能深刻,也更能促进学生利用知识进行实践。

  比如在学习“比”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引入学生学习的“除法”,探究商的性质,通过分数的性质来发现数学问题。那么学生在探究前就要回忆关于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如1÷3=2÷6也就是1/3=2/6,通分的概念也蕴含其中,由此来引导学生了解商性质不变,分数基本性质能换成比的数学知识。此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发现0的特殊性,在进行训练探究时学生就能了解到除数不能为0,那么对应的分母也就不能为0,而比的后面一位数也不能为0。如此逐层推进,学生思考的同时也更能发现数学的乐趣,并逐渐积累发现问题的成就感,这个过程远比教师直接告知学生数学知识更有效率。

  3.2让学生探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数学的教学目的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形成与问题解决的方法,教师则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转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倡学生作为主体,一边听教师的指导与提示,一边分析其中蕴含的知识与道理,逐渐形成自我理解和解题思维与风格,最终掌握探究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比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笔者就会先告知学生,在有余数的除法当中,余数必须要小于除数,而最重要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探究去理解这个结论的理由,让学生举出实践的事例加以说明。教师讲授过程中要特别留意对教师问题进行反驳的学生的观点,利用学生思维和方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和误区,为所有学生展示正确的方式,从而激发学生更进一步的探究欲望,使其真正开动脑筋,深刻理解除法应用的含义,最终把握探究的结论。

  3.3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内在规律

  数学的学习重在实践的磨练与引导,小学生处于重要的数学学习基础阶段,教师要更注重在其日常练习及课后训练当中,鼓励其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去总结数学知识隐藏的规律性与最佳解决方法。而教师则要做好其中的合理设计与有效引导的工作,让学生自觉发现,而不是过去教师代替学生进行思考与传授。

  比如学习“乘法和除法的关系”时,教师可以简单进行举例:2×4=8和8÷4=2,又可以将其转换为8÷2=4,以举例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再比如学习“圆的面积”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行做出两个相等的圆,将其中一个剪成若干个近似于等腰三角形的图片,利用这些相似的等腰三角形重新拼图,学生往往很有兴趣投入到该游戏中。在引导过程中教师注意提问:如果圆分的分数越多,拼成的图形会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实践发现这时的拼图会越来越接近长方形。随后教师再次提问:用圆拼成长方形的长与宽和圆的周长半径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学生再次通过实践就能发现,长方形的长几乎就是圆周长的一半,而宽的长度近似于圆的半径。于是引出圆半径r和圆面积计算公式的定义。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得出最终的数学知识点,发现内在规律,无疑大大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效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将学生作为唯一的学习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引导和培养。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意识到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个体,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与调动,让其更主动投入到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全面提高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强.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浅析[J].教改研究,2016,11(12):21-22.

  [2]马列军.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1(4):280-282.

  [3]徐军.探究式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设计及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3.

  [4]单春艳.小学教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以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1.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诗文阅读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