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0771-5567169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小学美术课型“欣赏·评述”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更新时间:2018-02-05浏览:评论: 条

  吴国珠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中路小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分别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相对于其他三种学习领域,“欣赏·评述”的教学板块更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欣赏能力和感受表达,它是开拓学生思维和视野的重要教学板块,课堂以各类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引导学生感知艺术美,完成内化知识,是以增强艺术情感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形式。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学习发表自己的独特评价,有助于提升学生作品的表现力,使之更有创造性,更新颖独特。因此,教师对此课型的研究和实践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日常教学案例,发现规律,因循规律,根据“欣赏·评述”课型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处理课堂,以求呈现深入、生动的课堂。

  关键词:欣赏·评述课型 艺术表现 审美体验 创新 独特

  艺术欣赏是指人们在面对艺术品时产生的审美评价及审美感受活动。是通过艺术品营造的环境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而评述则是利用名词、术语和基本的美术语言对艺术作品作出评价,表达自我的审美体验、世界观。在艺术欣赏的众多特点中,审美经验和“再创造”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最常接触到的。一堂优秀的“欣赏·评述”课,首先是教师对课堂中的作品有深入、全面的了解和教学方向的充分把握;其次,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掘艺术品的独特美感,从思想认识、生活经验、艺术素养着手,通过知识关联、想象,去补充和丰富艺术形象,并用美术的术语和语言加以评价和阐述;最终,帮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情趣,激发创作灵感,并创作出新颖独特的作品。

  笔者对过去“欣赏·评述”的教学案例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并通过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对“欣赏·评述”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如下探究:

  一、把握内容,分层处理难点

  教材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决定“欣赏·评述”课堂的丰富程度。“欣赏·评述”课内容可以包括古今中外著名的艺术作品,名胜古迹……教师准备教材,要有发掘教材的意识,同时结合教材深度和广度,思考用何种方式展现教材的纵深与宽广,这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效果,甚至课后作业的效果。

  首先,必须发掘教材深度。许多作品的内部情感常常是隐蔽、抽象的,需要教师在课前深挖教材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内涵及作者的思想深度,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发现作品独特的美感。教会学生通过作品外在表现,深挖、体会作品的内在情感,加深审美体验,学会在创作中把情感用创新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其次,要延伸教材知识面,从各个角度去考虑教学需要,做好充分的教材分析。教师要“给学生一分知识,自己必须有十分的准备!”例如,课例《有趣的鞋子》,教师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不仅收集了形态奇特、材质各异的鞋子实物和图片,还呈现了和鞋子相关的艺术品和故事童谣。不单只提升了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还拓宽了视野。

  最后,教材的收集整理,要有积累充实和不断优化的意识。凡是上过的美术“欣赏·评述”课例,积累资料并不断完善资料是非常实用和高效的。再应用时,都对资料进行更新补充,课程结构也做相应调整。有一堂课例《中国古代建筑艺术》,99年在区内上过公开课,相隔五年后,再次观摩课例,学生对相同问题的理解加深了,学生话题中又出现了许多新颖的视角。这说明:在不断充实材料、调整教学内容后,同样的课例,教学对象接收到的知识和课堂效果都会有明显变化。

  再好的教材也需要有好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有一堂由北京特级教师展示的“欣赏·评述”课,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她的教学策略非常智慧,由浅入深,分层处理难点。从孩子们平常的生活经验入手,以假期外出的足迹分享引入课题,这是孩子们信手拈来的话题。趣味性的引入后,在讨论环节的教学策略上,教师把难度提升了,从历史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祖国的文化古迹,不仅有审美还有品德教育渗透。学生们踊跃地参与讨论,纷纷发表个人不同见解。这是一堂突破教材,融合了趣味性、互动性和深度思考的一堂美术课,多年来让人记忆犹新。

  二、注重审美,有效呈现重点

  艺术欣赏是复杂的审美过程,融合了受众的视觉、触觉、思维、情感多维度的体验和感受。低年级学生的“欣赏·评述”教学,要达到使学生在广泛的文化资源中品味艺术独特的美,体验人文精神,从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健全人格的教学目标,就必须用趣味和独特的呈现方式,有效地呈现重点教学内容。

  在“欣赏·评述”课堂中,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哪怕教师对教材理解再深刻,没有关注到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照本宣科,这样的课堂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而可视化的、形象的课堂能让孩子们记忆犹新,领悟深刻。

  一堂关于国画的赏析课堂上,老师捧上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里面装满了水,老师用毛笔蘸了墨汁,滴入水中……学生看见墨汁在水中缓慢的化开,墨汁散开是带出的水纹象一幅画。学生专注的看着水中墨汁的变化,教师用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成功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展开教学。

  此外,在教学条件允许情况下,多进行实地教学或者实物教学,将大大提升给学生带来的感官认知,结合教师深入浅出、系统的讲解,将使学生的审美和评述能力得到迅速的提升。实地教学诸如带领学生参观系列的岭南文化建筑,了解岭南文化、人文地理知识,鉴赏岭南特色的艺术,也将提升学生对于本土艺术的关注和热情。实物教学诸如课例《有趣的鞋子》,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形态、颜色、材质各异的鞋子,学生手触作品,耳闻评鉴,所收获的课堂效果,不是照本宣科能相提并论的。

  三、自然生成,拨动思维琴弦

  好的“欣赏·评述”课堂、智慧的教师的标准就在于,是否关注教学对象的需求,是否尊重教学对象,是否能运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才能上出孩子们喜爱的“欣赏·评述”课程。有了这样的先决条件,加上教师的即兴教学机智,一切就自然天成,很容易拨动童真的思维琴弦。

  笔者一个印象深刻的课例《一个太阳,千般姿采》,教师打破常规,鼓励孩子们创造自己的太阳!通过线条块面的组合丰富画面,孩子们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作业展示时,各式各样的“我的太阳”异彩纷呈,孩子们和听课的老师思维被打开了,彻底打破了画太阳的局限性,这堂趣味性浓、创新十足的课堂,将“艺术的本质就是创造”完美地体现出来了。

  课例《古代艺术品欣赏》,让学生把教材内的艺术品和自己家里带来的小工艺品排号,进行“拍卖”。大家争先恐后的讲述自己手里的艺术品价值有多高!有同学为了让自己带来的工艺品拍高些价格,用“我最喜欢!所以价格高!”的借口来拉升价格。同学纷纷起哄。教师没有责怪他,制止了起哄的学生,她问大家一个问题:各人可以说一个喜欢自己带来的作品的原因。不能重复!课堂气氛热闹起来,他们show自己的艺术品时涉及到了形状、颜色、历史、审美;收集过程中的趣味故事等各方面的话题,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在他们的争论中从一文不值上涨到价值连城。最后,大家都认为:不可复制的、有历史背景的艺术品价值最高。当然,如果遇见了自己最喜爱的物件,或者这件物件给了你独特的获得经历,让你难忘等等,我们会不惜重金去购买它,也是常有的事情,就像某同学那样。全班同学一起看着那位同学,我们在大笑中结束课堂。鉴赏一件艺术品时,不应该看它价格高贵与否,不光停留看表面,还要看它背后附加的文化历史价值。“欣赏·评述”课堂上,孩子们自由发表观点,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并能感悟出一个富有哲理的事例和道理,课堂中学生、老师一起互动,这些效果正是我们教师想达到的目标。艺术可贵之处就是创造性,一件昂贵的艺术品,假如它是复制的,批量生产的,仅仅是材料上的贵重而缺乏创造,那么,这件艺术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要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这些收获,不是教师的照本宣科,而是由孩子们在激烈的讨论中获得的,弥足珍贵也将印象深刻。

  四、运用讨论,提高欣赏能力

  在欣赏课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就是讨论法。通常,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孩子们讨论、汇报,是最大范围内快速传送知识的好办法之一。形式有:小范围的针对某一件作品进行小组讨论,或者是个人选取作品进行讨论,再各组推举代表陈述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又或者根据作品的喜好组织人员进行讨论,推选小组代表公开的讨论等等……都是欣赏课常用的手段。

  低年级的孩子知识量小,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欣赏课比较难上。通常把知识点拆分开来,用对比法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直观感受。或者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汇报展示,丰富他们的表达方式与审美感受。

  无论高年级或低年级上欣赏课都有难点,也都有突破点,在设计如破重难点的时候,有一些课堂突发的“事件”,往往会帮助你事半功倍的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在引导讨论课堂时,一方面要用智慧的教学意识去处理教材,把握住课堂中宝贵的自然生成瞬间,另一方面要善于总结和发掘学生讨论分享中的思想火花和艺术词汇,将其放大和提炼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转化为课堂成果。

  审美教育,最终达成的目标就是表达个人价值观,加深审美体验,获得良好的感受。我们在生活中总免不了对事物的判断,形成对事物的价值观念,这就是审美在生活中的表现之一,我们在“欣赏·评述”课堂上的思考和实践,对于孩子们的审美水平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孩子们通过艺术品的欣赏和学习,了解生活中哪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学会用审美的观点面对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审美心理描述》藤守尧著;

  《艺术与视知觉》鲁道夫;

  阿恩海姆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傅道春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诗文阅读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