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0771-5567169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让数学操作活动更有实效

更新时间:2018-01-12浏览:评论: 条

  宋亚萍

  【关键词】操作活动;思维能力;实效性

  动手操作既是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获得情感体验是“新课标”的重要内容。但要想提高操作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操作的教学功能,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合适的操作材料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揭示数学现象的内部结构及其相互联系,选择的操作材料,要突出数学对象的本质特征,充分利用学生认知的各种感官,帮助学生在操作中,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法则和公式。因此选择操作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操作材料应符合简洁原则,不宜在外观上过于花哨,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常见如小棒、小正方体等。2. 操作材料应符合简易原则,不要在设计上过于复杂,难以操作。如钟面学具,只需有一个简单的钟面、指针和拨动齿轮,而不需有其他功能和设施。3. 操作材料应切合学科特质。数学是研究事物的数和形,而不是研究物体外部特征和属性。因此,选择操作材料要看学生与操作材料建立的活动和构成教学过程本质的活动这两种活动之间的关系,即操作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认识活动。如果这两种活动之间没有联系,只是一种操作形式,那么材料再直观也是无益的,有时甚至可能起到分散注意力和妨碍学生思维的作用。学生在认数时采用的计数器,就是一种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数位观的半具体半抽象的好的操作材料。

  二、把握恰当的操作时机

  一堂课,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5~2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对外来的信息接收快,记忆深刻,思维活跃。因此,引导学生操作的时间可以安排在此段时间,以确保新知在最佳时间被揭示出来,使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畅通无阻。

  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識”时,教师必须先让学生学习看图描述几个几相加,这一内容直接影响学生对抽象乘法含义的理解程度,可说是个重要的铺垫。在教学时,教师可先要求学生2根2根地摆小棒,摆5堆,并对着小棒说一说:每堆有几根小棒?有几堆这样的小棒?然后让学生用加法来算一算:一共摆了几根小棒?并说一说算式中有几个几相加,得几?紧接着,让学生再次感知, 3个3个地摆方块,摆4组;4个4个地摆圆片,摆3组。每次摆好后,让学生分别用加法算一算、用语言说一说。在给学生提供丰富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抽象概括,把新知完整地揭示出来。这样安排,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避免了课上操作时间过长而导致主次不分、操作时间过短而流于形式的不良倾向,使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深刻透彻,记忆牢固。

  三、定位明确的操作目的

  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运用操作有其不同的作用,教师在使用时要明确操作目的。在学习新知前进行的操作,目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认知环境,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为理解知识做好准备。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在学习新知前,教师可以安排这样一个操作环节,让学生将一根纸条2等份、3等份……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明确平均分的意义,这为后面的学习作了有效铺垫。

  在学习新知时进行的操作,目的是揭示概念本质属性或再现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新概念或抽象概括出新规律,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如教学长方体体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方块,再让他们数一数、想一想,得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它长、宽、高的乘积,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对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在学习新知后进行的操作,目的是巩固和印证新知,从而深化所学知识,弄清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如学习了质数、合数后,教师可让学生拿着的数字卡片是2、3、5、7、11、13、17、19的倍数(不包括这些数)站着,然后让学生说说理由。通过操作,巩固和加深了学生对质数、合数的理解,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设计合理的操作程序

  操作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操作顺序的先后,操作是否流畅,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因此只有操作程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使学生思维有目标、操作有方向,进而有利于学生准确全面地认识和掌握新知,发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教学“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实际问题,用三角形与圆片比多少。操作时,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第一行摆三角形,摆10个,每个三角形之间空开一点;待学生摆完后,再提出第二个要求:第二行摆圆片,从左往右摆6个,上行的三角形和下行的圆片要一个一个地对齐……经过这样的要求控制,学生操作有序,过程清晰,明确目的,避免了五花八门摆放的现象。操作图形的整齐美观,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为学生清晰地抽象概括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五、采用多样的操作方式

  让学生独立操作,是一项较有难度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需注意对操作方式的多样化设计,以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教师可采用在操作前讨论交流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也可先作操作演示,明确操作过程和动态变化,让学生从中发现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技巧;还可以让几名不同层次的学生直接参与演示操作,教师审时度势地针对学生在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加以调控。

  例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教师首先以把8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的故事来揭示课题,教师边讲故事边在磁性黑板上进行操作演示:先把8只桃子一个一个地分给2只猴子,第一次没分完时,请学生想一想接下来怎么分,接着把剩下的桃子再一个一个(或几个几个)地分给这2只猴子,直到分完为止。教学“试一试”时,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分小棒;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后,在“想想做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该怎么分,再指名几位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磁性黑板上操作分苹果、分白菜,教师要针对学生操作中的典型错例进行集体纠正……通过多种操作方式的切换,可以分散教学中“平均分”这一教学难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六、引导有效的操作思考

  操作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通过操作,让学生发现知识或闪现思维火花和灵感。引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进行理性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操作后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对操作进行有效的思考,对操作结果认真总结,准确归纳,实现具体动作思维逐步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飞跃。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师可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创造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用小棒搭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有在钉字板上围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有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通过以上操作,在学生取得一定感性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怎样做这个平行四边形”。学生会根据前面的操作说出创造平行四边形时应注意的地方。紧接着,教师追问:“你能发现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征吗?”学生对自己创造的平行四边形进行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然后教师再让学生利用工具验证自己的发现,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理解。在这一操作过程中,教师将操作实践与想象、推理、表达、思考、归纳等活动进行有机融合,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得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得以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操作并非简单的让学生动动手,其中有很多的“讲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与安排操作活动,并进行必要的指导,让操作活动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 王林.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M]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1.

  [3] 王九红.小学数学教学智慧研究[M]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2.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诗文阅读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