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更新时间:2017-12-09浏览:评论: 条

  杨燕云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教学领域中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推动着学科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变革发展。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多重对话的展开和合作学习的进行,它所提供的图文声像给予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帮助学生获取大量知识,它的超文本、超链接方式又有利于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小学生学习的工具,它拓展了小学生的学习空间,改变了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弊端,如沉迷于网络游戏,浏览不健康的网站等不良的上网行为,这些都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了影响。不少小学生由于不良的上网习惯,加上没有科学的疏导从而形成了网络成瘾、厌学、叛逆等心理问题。在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的变化使他们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此时他们所面临的心理行为适应问题也是前所未有的。小学生是一个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群体,小学中高年级的教育阶段正是他们心理、身体快速成长的时期,也是他们人生中体格、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学科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知识的渗透。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會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与信息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信息技术是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之间的一座桥梁。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并正确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对于信息技术与心理学科相整合的探索也应该成为学校心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一名现代化的教师,除了要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外,还应该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将心育渗透于信息学科课堂,正确引导小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尝试以下几个途径:

  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常规是保障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这是信息教学中向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紧密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重在上机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正确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遵守机房各项规则,养成遵守机房规则、爱护机房设备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遵守机房制度的教育,明确提出一些常规要求,让学生明确在课堂里、特别是在机房里哪些行为是不应该做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机习惯。通过这些课堂常规的贯彻落实,逐渐使他们养成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二、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信息技术学科虽是重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但在学习过程中无处不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每一项知识与技能都体现出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特别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如在讲授文件、文件夹的使用及保存文件等操作时,学生会随便或默认存放到系统盘上,这是教师引导学生先在其他盘如D盘上先建立“学生”专用文件夹,然后再建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个人文件夹,把自己的文件存放在里面,不能乱存放。如果需要下载图片、资料等素材,就要建立不同的文件夹分门别类地存放,让学生认识到这样操作便于文件的管理、查找和使用,并且能较好地利用磁盘空间,显得有理有序。这样在学习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规范和秩序的意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运用适当的方法,不仅有意训练,而且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榜样,在知识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这种有意训练与潜移默化相结合的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挖掘教材,在教学目标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深挖掘其内涵,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课堂上,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分析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针对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课堂中。在小学阶段,学生有很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如认识Microsoft Word、汉字录入、文章编辑、版式设计,初识Microsoft PowerPoint、Microsoft PowerPoint多媒体作品,认识Internet、网页浏览、素材收集、收发电子邮件、网页制作等。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小学生深感乏味的就是汉字录入,而最感兴趣的是上网浏览、Microsoft PowerPoint多媒体作品制作、玩游戏等。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以及兴趣爱好来制定与学生适应的活动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堂兴趣和积极性。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立足教材,同时也不可拘泥于教材。教师在把握好教材要素的基础上,一定要结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以便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动力。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要立足教材也要拓展延伸,特别是选取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较为紧密的内容,与学生生活有交集或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内容,有机地融入进去,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心理。例如在文字输入以及排版编辑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篇最为满意的作文,进行输入、排版和编辑。这样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密切联系,他们更加感兴趣。在学习了页面编排的操作要点之后,自己动手设计页面与字体,包括行间距、字间距、字体与艺术处理等等,学生会对自己作品的编排设计投入更多精力,对工具栏的研究更为深入,对其运用更加灵活,融入自己的观点,体现了创新,使其更加美观,操作之中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无形地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

  四、在小组合作的课堂学习模式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用互帮、互教、互学的小组学习形式,可以促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会珍惜友情、学会协作、学会团结。让学生多些共同协作的机会、多一些共享快乐的机会,以促使他们开拓思路,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同桌互相交流方法的机会,因为同学之间年龄相当,语言更贴近,更能沟通,而且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有助于发展健康的心理。

  五、在课堂游戏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项目,那么,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地利用这一点,向小学生介绍一些有益又有一定难度的智力游戏。如上汉字录入课时,利用《金山打字通2003》中的打字游戏让小学生练习指法,它既对小学生有一定的益智作用,又有一定难度。同时该游戏既适合一人操作,又适合两个小学生协作完成,让小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配合,同时增进友谊。

  六、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上网是小学生很喜欢的一项学习内容。利用这一点,在上网浏览、网上信息收集、收发电子邮件的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日益浓厚。网络资源丰富多彩,铺天盖地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难辨真伪,尤其是小學生受年龄、心理特征的影响,更是难分真假。因特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现在计算机已逐步进入家庭,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也日益增加,上网冲浪、网上聊天、网络游戏、收发电子邮件等成了他们的日常行为。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对“黑客”充满兴趣,窃取他人信息和资料,攻击他人网站……他们不仅没有意识到这些是不良行为,甚至以此为乐。因此,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已迫在眉睫、不可忽视。如何引导小学生既要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计算机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

  在教学中,一方面通过培养小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小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小学生看的内容;另一方面,上课时利用屏幕广播适当播放一些精美的图片,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使小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教育学生不要访问那些低级、庸俗、不健康的网站,提高自身的网络防范意识,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版权意识。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挖掘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及时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及安全上网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上网时要征得家长或老师的同意,注意遵守网络道德,自觉遵守有关保障计算机系统安全性政策和规定;不设计、不传播计算机病毒;注意保护自己的密码与信息,不窃取他人资料,不随便与网友见面;支持正版、国产软件,反对盗版软件等等。要做一个文明网民,树立安全上网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作为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衔接早期教育和中等教育的重要作用。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的心理养成也就对其将来的性格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绝非一句空话,也绝非一件容易达成的事情。在心理健康为人们所重视的今天,心理素质的培养更应该占据小学教育的一大部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突出小学生的特点,既要激起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又要科学正确地传授给他们知识和能力。信息技术逐步变革着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适时适度地使用信息技术,对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方方面面,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教师不断挖掘教学中的积极因素,抓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汤向东.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的理论和实践[J].信息技术管理,2011(12).

  [2]李连宁.面向未来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J].人民教育,2000(01)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