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1-22
-
2019-12-17
-
2018-05-03
-
2018-04-20
-
2018-04-19
更新时间:2017-09-07浏览:次评论: 条
2021-01-22
2019-12-17
2018-05-03
2018-04-20
2018-04-19
衷亚魁 张鹏珍
【摘要】教材是创新学习的载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互相促进。教师要善于利用好这一范本,指导学生学习写作。
【关键词】阅读教学;写作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大难题。对于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来说,如何审题,如何选材,如何谋篇……都需要悉心指导和精心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无论是在思想教育、立意选材,还是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都可谓是独具匠心,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本。教师要善于利用好这一“范本”,指导学生跟着课文学作文。
那么,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利用课文渗透写作方面的知识,让学生领悟相关的习作方法呢?
一 、抓课文题目,指导如何审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是由几个词语组成。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引導学生弄清题意入手,从中习得审题的技巧。审题时,要先弄清题目中包含哪几个词语,逐个推敲每个词语的意思,再进一步搞清楚词语之间都有什么联系。全面分析之后,学生要逐渐明白题目所蕴含的主要内容、修饰语、中心词,明确写作的范围,进而准确地理解题目所传达的相关的信息。
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时,教师可以这样揭题:“通过课题,你都知道了什么?课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为什么用‘励志而不用‘立志呢?”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徐悲鸿受到外国学生的侮辱后,发誓要为中国人争口气。可见,是爱国的力量激励着他“日夜奔驰,勇往直前”。那么,课文就应该重点写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过程。所以,课题用“励志”二字更为贴切。这样,既解了题又审了题,课文就成了学生习作的范文。
二 、抓课文内容,指导如何选材
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所谓选材,就是在写文章时,按照一定的写作意图对已有的材料进行鉴别甄选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弄清课文写了什么,还要引导他们分析作者在文章中都选用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对表达文章的中心各自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让其体会作者的选材角度与特点。比如《说勤奋》一文,作者为了阐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这一观点,列举了司马光和童第周这两个人的例子。勤奋的人那么多,为什么作者只选他们两个人呢?教学的时候,教师不妨让学生以此展开讨论。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学生不难发现,举司马光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天资聪颖的人通过勤奋方可成功”,举童第周的例子是想说明“资质一般的人通过努力也可以成才”。原来,作者是想通过两个方面来强调勤奋的重要性。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条分缕析,学生体会到作文的时候要选择那些最能体现自己观点的材料来写。
三、抓结构详略,指导剪裁布局
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是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详略得当。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楚课文层次编排的顺序,详略的处理,体会其表达的秘妙。如《三顾茅庐》一文,虽然写了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但在叙述时并未平均着力,而是略写了前两次,详写了第三次。详写第三次的时候,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的顺序,层次分明地展开:先写出发前关羽、张飞和刘备的不同态度,为下文的具体描写做了铺垫;再写见面之前,隆中的自然景色,用以衬托诸葛亮的高雅不俗;接着,写刘备在距离半里多处下马步行,适逢诸葛亮午睡,便恭敬于台阶下静静等候;最后才写两人的见面情况。这样安排有两层用意:一则表明了刘备的真心诚意,二则暗示了诸葛亮的与众不同。所以前两次拜访不宜详写,略作点染即可,否则就会主次不分,让人感觉累赘。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安排巧妙,运笔有方。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懂得了写作文时应该按什么样的顺序组织材料,哪些材料应该详写,哪些材料应该略写,如何谋篇布局等。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列写文章提纲的一般方法。
四、抓课文层次,指导如何衔接
一篇文章是由多个层次构成的。学生作文时,往往会出现层次脱节或者过渡不自然等现象,究其主要的原因是不会衔接。这一问题也可以通过分析课文来解决。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什么时候过渡的,还要让学生明白文本是如何过渡的,从而达到学会作文时衔接过渡的目的。对于大多数文章来说,都需要过渡语言,或用过渡词,或用过渡句,或用过渡段,从而使文章前后连贯,形成一个整体。
1.过渡词。当文章的上下层次的内容比较单一,两层的意思相近,或者两层的意思转换、跳跃不大的地方,可以尝试使用过渡词或者词组:
(1)时间转换。如《少年王冕》一文中就有多个表示时间的词组用以衔接故事的情节:“眼看三个年头过去”“第二天一大早”“从此”“不知不觉四年过去了”“自此以后”“到了十七八岁”……再如,《烟台的海》则以“冬春夏秋”表示四季更迭的词语来衔接相关的段落。
(2)地点转换。如《颐和园》一文中就有很多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语:“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3)关联词衔接。这种过渡的方式,在课文中最普遍。如《夹竹桃》一文中“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名贵的花,但是常规的花却是应有尽有”。再如《莫高窟》一文中的“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还如《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的“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2.过渡句。当上下两个层次内容较为复杂,层次跟层次之间的意思有较大的转换或者跳跃时,用过渡的词语连接不了,但用一个较为简单的句子就可以连接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文章应该使用过渡句。如《詹天佑》一文,前面描写了帝国主义的嘲笑和京张铁路工程的艰巨,紧接着在第三自然段的开头使用了这样一个过渡句:“詹天佑不怕困难,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探线路”。这一过渡句,前半部分承接上文,后半部分开启下文,即转到詹天佑对勘探线路的叙述。
3.过渡段。当两个层次的意思相隔甚远,有着较大的转换或跳跃的时候,应当使用过渡段。这种过渡段虽然自成段落,但基本上是句子不多的小段,有的甚至是一个短句子。如《早》一文中就有这样的一个过渡段:“早哇!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前一句“早哇”是对上文描写腊梅花的特点的提炼,属承上。后一句想到鲁迅书桌上刻的“早”,为下文叙述“早”字的来历作下铺垫。这两部分内容虽有内在的联系,但是从腊梅花转到书桌上的“早”字,跳跃较大。为此,作者使用了一个过渡段,把不同内容的两个部分自然而又严密地连接了起来。
五、抓中心句子,指导如何点题
中心句是指最能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它是文章写作内容的集中体现。很多课文都用中心句来点题。《黄果树瀑布》在开头点题:“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夹竹桃》在结尾点题:“这样地韧性,又能引起我很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安塞腰鼓》则多次点题:“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这些中心句,或起概括和总述的作用,或起归纳和总结的作用,或起强调和增强印象的作用。
教学中,抓中心句是理解课文内容的有效途径,也是指导作文点题的良好时机。学生了解了中心句的点题作用以及不同的点题方式后,并在写作的时候尝试运用,就会逐步掌握点题的方法。
此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开头、结尾的写法,以及品悟相关修辞方法的使用等,习得相应的写作的技巧。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与写作的技巧。”以课文为依托,渗透相关的写作的知识,并激发学生去尝试运用,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法宝。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从时文阅读中受益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对于个人职业发展、国际交流和全球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85次 评论:条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培养英语语感的有效途径 在英语学习中,语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语感是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的理解和感知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184次 评论:条
突破传统英语学习,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 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往往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而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然而,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129次 评论:条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让英语学习更高效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如何高效地学习英语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奇速英语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198次 评论:条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英语学习的全新革命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以其创新性的学习方式和全球时文资源的整合,引领了英语学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91次 评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