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上好音乐课的几点思考

更新时间:2017-09-04浏览:评论: 条

  【关键词】 发声练习;创新能力;教学方法

  音乐教育在教学中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和社会主义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音乐课堂教学不但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音乐中,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音乐便能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家园,成为学生心中美好的东西。想要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于陈旧的音乐教学就要大胆改革,大胆创新。在此基础上,我们不仅仅要“敢创新”,还要“会创新”,创新不是简单地把以前的基础教育全部推翻,而是要给音乐注入新鲜的元素,让学生享受“玩”一样的课堂。

  一、 在音乐课上创新学生的发声练习

  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发声训练是唱歌教学技能与方法的集中训练。如何合理地设计发声练习并进行科学的发声训练是唱歌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前提与保证。科学合理地设计发声练习需要我们首先认识几个问题,然后再根据歌曲演唱所需要的技巧、方法以及呼吸要求进行设计。

  对于刚进入小学课堂的低年级学生,他们一味地认为唱歌就是扯着嗓子唱就可以,对于唱歌技巧、发声状态、如何演唱出动听的声音他们完全不知,这要求老师找出适合儿童稚嫩的发声器官的方法,使他们潜在的音乐天赋如泉水般涌动而出。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鸣声练习及启发儿童用假声来进行练习。

  2/4拍 1 2 3 4 | 5 — | 5 5 5 5 | 5 —||

  (师) 火车 怎么 叫? (生)呜呜 呜呜 呜

  这样提示学生在唱歌时音量尽量小一些,时间尽量短一点,以火车鸣叫的方式让学生用优美动听的声音形象生动的表演,用丰富多彩的语言讲解去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让他们对音乐学习有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轻声的歌唱,使小学生在生理上感觉不疲劳、不紧张,精神也相对放松,思想集中、思维活跃,真正体现了“在快乐中学习”。

  二、音乐课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举一反三,使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性思维。

  低年级孩子《嘎嘎小鸭子》这首歌时,孩子们唱得很开心,很认真。突然,一个小朋友站起来说:“老师,我们可以边模仿小鸭子走路边唱歌吗?”我及时地表扬了孩子,于是我与学生共同模仿小鸭子可爱的动作(摇摇摆摆、游泳、跳水、摇头……),这时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 结果很多小朋友都编创出新的动作(如:小狗、小猫、小兔)。我又举一反三,与学生进行互动,采用一问一答式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2/4拍

  师 x x x x x o 生 x x x x ⅹ —

  小狗 怎样 叫 汪汪 汪汪 汪

  师 x x x x x o 生: x x x x ⅹ —

  小猫 怎样 叫 喵 喵 喵喵 喵

  师 x x x x x o 生: x x x x ⅹ —

  小鸭 怎样 叫 嘎嘎 嘎嘎 嘎

  通过游戏、模仿、歌唱、表演等艺术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在音乐课上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营造一种氛围,可以通过语言、环境努力将孩子的感情激发出来,使之乐于创新。

  1. 使用创新的语言

  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短暂、活泼好动,在教学中应多安排一些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激发他们的兴趣。如音乐课《大鹿》,教材中只配有图画和文字,而低年级小朋友识字量少,又没有生动的故事,自然就没了兴趣,于是我做了flash动画课件,并配上歌曲音乐,学生们边看边听,乐此不疲,同时我让学生用童话剧的形式进行表演,同学们一下子都变成了小演员,每个人在表演过程中都非常认真、投入,而课堂中的小观众也兴奋得手舞足蹈。他们争着上台来表演,不断地创作大鹿和小兔之间的对话,自由地发挥他们的想象,演绎出了精彩各异的童话剧。

  2. 愉悦的环境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能引发学生想象和联想的教学情境,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如学唱《小伞花》这一课时,歌曲中有很多模仿大雨和小雨的声音。为了让学生更准确 模仿出他们的声音,我用沙锤模仿大雨“哗啦啦”的声音,用响板模仿小小雨“淅沥沥”的声音,同时启发学生用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来模仿雨声,学生们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比如可以用翻书的声音来模仿下雨之前的轰鸣,用文具盒撞击的声音来模仿打雷的声音等。同学们的创意大胆而新颖,气氛非常活跃,由此可见,处于轻松愉悦的环境,学生的创新灵感是很容易被激发出来的。

  又如陕北民歌《信天游》描写的是陕北民众的情感和生活。教学中让学生欣赏这首民歌后,带学生们领略西北的风光,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首音乐的形象,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对西北有了解,在演唱的时候,学生就很容易表现出戏本高亢、辽阔的演唱风格,让学生以幻想为前提,以绘画为手段,再现音乐。

  3.运用肢体的语言

  “微笑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通过微笑,师生就會感到一种自由,能感受音乐带来的欢快。在课堂上运用幽默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和谐,这样学生的情绪更加放松,更希望与老师接近配合,思维在课堂上一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一年级歌曲《小鼓响咚咚》时,学生在演唱第二段歌词的时候,因为小宝宝睡着了,所以我要求用p的力度去演唱歌曲,力度要控制得非常轻,但如果直接要求学生这个地方要唱得轻一点,学生未必可以理解到位,于是我在这个地方加了一个“嘘”的动作,这个动作一出来,学生的声音马上就弱了下来,效果非常好。合理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能把学生带入一种更美的意境。学生在音乐课中听得“过瘾”,唱得“投入”,音乐之美自然就有了更好的体会!

  每个学生都是乐于表演,并且是有能力表演的,而作为老师,我们在音乐课中营造一种创造性的课堂气氛,创设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创造的舞台,他们一定会有更好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郑莉.小学音乐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余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习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

  [3]师范院校音乐教材编委会. 小学音乐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

  [4]邰方.小学音乐教学攻略[M].上海: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