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读思悟用 提升语文阅读素养

更新时间:2017-08-09浏览:评论: 条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第二中心小学 陈小萍

  【关键词】阅读思悟 理解表达 阅读素养

  伴随着教学评价改革的深入,阅读考题量的增加,标准化考题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老师在反思:语文教什么?其实,叶圣陶老先生早就说过,国文教学的目标,在于养成阅读的习惯,培养欣赏的能力,训练写作的技能,即在语文课上为学生联接起阅读、思悟、表达、运用之间的纽带,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本文就以《跳水》一课的阅读教学进行研究探讨。

  一、构建模块,提升阅读的有效性

  所谓的模块教学就是把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建议,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以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跳水》一文是外国文学作品,这类文本的特点语言平白、故事性、富含哲理。针对这类文本,我们构建了“阅读名著三步曲”模块教学。

  第一步曲是了解写什么,即找出故事的人物、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并用关系图表示。本课的人物有孩子、船长、船员、猴子,可以用线段图表现故事发展的顺序:猴子逗孩子—— 孩子追猴子——孩子爬杆遇险——船长拿枪命令——孩子跳水脱险。运用情节关系图,可以简洁明了地表现学生对文本框架的初步了解,有效培养学生的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

  第二步曲是品悟怎么写,即通过品读故事的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等深入了解作者是如何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跳水》一文我们抓住两条主线,一是描写孩子的神态的句子,找出重点词“孩子哭笑不得——脸红——气急——气极”,通过联系上下文“猴子摘帽戴帽——撕帽做鬼脸——回头逗——乱扭龇牙做怪样”想象此时孩子的心理变化“孩子尴尬——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失去理智”了解孩子遇险这一情节。二是描写船长,抓住“立刻、同时”与水手的“吓呆、不知所措、吓得大叫一声”形成对比,体会船长的沉着、机智、果断了解孩子脱险这一情节。

  第三步曲是探究为什么写,即挖掘作品的现实意义。外国的名著通常都具有很浓厚的人文教育,教学时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赞赏船长的丰富经验和超人智慧上,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从不同的人物角色学到不同的为人处世道理,包括水手的安逸纵容险成帮凶,孩子因冲动遇险,孩子因勇敢、服从、信任脱险……

  二、批注思悟,提倡阅读的个性化

  语文新课标提倡:阅读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如何让阅读走入学生的心田呢?那就是读书要留痕,就是运用批注式阅读,让学生走入文本,圈圈画画、批批注注、评评写写,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感悟,促使学生深入自主地理解文本,又训练思维、培养语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是基础式批注,即根据文本类型进行圈画批注。本文是叙事类文本,我们引导学生主要抓住人物的形象运用“圈画词句、联系文本、展开联想、写下感受”四步骤,先用波浪线标出描写孩子神态心理的四个句子,并用△标出重点词,联系上下文了解孩子心理变化的原因,展开联想此时孩子在想些什么,最后在句子后面旁批自己的阅读感受。比如:学生抓住“哭笑不得”一词,联想“此时孩子看到猴子模仿人的动作十分有趣逗笑,但猴子摘了自己的帽子让自己出丑了”,学生批注此时孩子的感受“尴尬”。

  二是感受式批注,即及时记录下根据创设的情境、课外资料、联系生活经验等读文时产生的理解和感受。阅读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时,抓住“摔个粉碎”理解桅杆的高,抓住“难以转身”理解横木的窄,接着教师补充资料,桅杆高17米(6层楼高),横木只有50厘米宽(两个手掌宽),此时让学生用一个词作批注,有的批注了此时孩子的处境,“危在旦夕”“千钧一发”,有的批注了心情“胆战心惊”“不寒而栗”,有的批注了后果“万劫不复”“粉身碎骨”……从不同角度充分感受了孩子此时的危险,更加突出了船长的机智果断。

  三是联想式批注,即写下由读文章而联想到的。比如类比联想,水手们“环游世界”时都经历了什么?学生批注狂风暴雨、惊涛骇浪、海盗袭击等,体会到水手们在这风平浪静的回航途上才会放松警惕,取乐猴子,为遇险埋下隐患。再如对比联想,你还能想到什么解救孩子的方法吗?学生批注抛长绳、打开气垫、水手爬上桅杆救人等,通过联系前文,“脚底下就摇晃起来”体会到此时时间紧迫、情况危急,只有船长的跳水是最简单、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从而感受到了船长的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经验丰富。

  四是点评式批注,即对文章中的人物或遣词造句进行个性化的评价。比如“孩子像一颗炮弹”引导学生“为什么不是一支离弦的箭”进行批注,说明孩子跳下时又快又重,照应了上文的“摔个粉碎”,强调的船长命令的有效直接,体会作者比喻手法的运用贴切。再如抓住“在父亲刚喊出三的时候,小孩把头往下一低就跳了下来”批注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的说勇敢,敢从那么高的桅杆顶端往下跳;有的说服从命令,有的说是信任父亲……打开角度理解孩子获救的原因。

  五是补语式批注,即沿着文章的思路补充续写结尾,也可以选择典型句段仿照作者的写法进行仿写,或者观察插图进行联想描写,或者角色转化进行议论。本课在品读文本之后,我让学生想象:孩子被救上了岸,大家围着孩子,此时船长、水手、孩子、猴子分别会说些什么?选择一个角色在课文插图的下面写几句话。

  三、拓展练笔,提炼阅读的实用性

  小学语文是一门语用性很强的课程,非常重视“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提升阅读的素养要注重以读仿写,以写促读,让理解与表达有机地融合,使阅读教学更有实效性。在教学中,我们注重挖掘文本中的经典范例,巧妙创设练笔内容,做到一课一练、一课一得,让学生通过读写结合,感受语言魅力、揣摩表达规律、心得表达技巧,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语用素养。

  在《跳水》一文中,我发现了一处连续使用两组假设关联词来描写孩子处境危险,烘托船长机智果断品质的句子:“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即使他不失足,拿到帽子也难以转身走回来”。运用关联词表达句子能有效地训练孩子表达的准确性和很强的逻辑思维。引导仿写时,我先降低难度,让学生结合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运用运用假设关联词揣摩当时人物是如何分析设计妙计的,比如学生写到:“包公一想,只要把驴关上三天三夜,不给吃不给喝,它就一定会又饿又渴。到时候,如果再狠狠地打上四十大板,那驴就一定会受到惊吓,一头跑回主人家里,到时候就能抓到小偷了。”接着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写自己在进行一项活动前是如何进行猜计划的,然后进行练笔,果然学生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由此可见,我们的阅读教学只有立足于学生,从读、思、悟、用入手,通过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仔细思考、个性感悟、积极表达,才能真正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