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文本深度解读须“有度”

更新时间:2017-06-26浏览:评论: 条

  赵芝萍

  【关键词】文本;深度解读;有度

  语文教师是编者、作者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过好教材关,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老师们也在不断完善的教学思潮的引领下,走过了“深入钻研教材”之路,迈上了“深度解读文本”的新征程。深度解读文本,一方面要站在作者的立场,来理解文本本身,更多地则须站在编者、作者和儿童的立场来全面解读,如此才能让文本真正发挥它教学的价值。

  当今语文教师对“文本深度解读”存在以下几种误区。

  误区一:挖了又挖,深了再深

  部分教师信奉的深度解读,就是越深越好,所以每每在解读文本时总觉得一定要深入下去,把含蓄的思想和潜在的意蕴一一挖掘出来,不把学生挖得云里雾里、哑口无言誓不罢休。

  误区二:游离文本,旁征博引

  有的老师认为没有思维的广度,就没有思维的深度,于是乎,在课堂上以文本为素材,发现文本中的“潜在资源”,也许是时代背景,也许是文本中涉及的一人名、一地名、一书名,均大肆运用,进行脱离文本教学价值的举一反三、旁征博引,而且乐此不疲。

  误区三:细枝末节,一一品析

  这些老师认为,作者字字句句段段中,字字用心,处处含情,“须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岂可辜负了作者的一片苦心,所以可见他们在课堂上抓住每个词,扣住每句话,从头到尾,从文字到标点,细读,细读,再细读,学生在课堂上怎一个“累”字了得。

  “无度”的解读带来了许多高耗低效的课堂,因此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在文本解读中把握好度,适度解读,适度教学,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那么怎样才叫“适度”呢?

  一、站在读者的角度,“深度”解读文本

  在网络资源横飞的现代社会,教师渐渐失去了研读教材的静气和自信。拿到一篇文章,老师们第一念想便是打开网络资源,搜索名家解读和设计,在拿来主义盛行的今天,我们老师已失去了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深度”自然无从谈起。

  因此,“深度”解讀文本,对教师本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作为支撑。首先,教师一定要有独立解读教材的意识。拿到一篇文章,不借助任何工具书、参考书,不借助网络资源,不参考他人解读结果,摈弃杂念,轻松阅读,获得最直接、最本真的感性体验和教材本原的东西。其次,教师要有“教材即作品”的意识,要把所有教材文本当作文学作品,以读者的眼光来阅读与欣赏,站在一定的高度,拓宽阅读的视野,积累阅读的经验,透过作品看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背景、作品的表达特点。

  教师只有充分走进文本,与作者和语言进行细致的、深入的、多维度的对话,才能把握作品之精髓,悟得文本的教学价值,如此才能在教学中深入浅出、游刃有余、潇洒自得的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上几个来回,与文本进行深度的心灵沟通。

  二、站在教者的角度,“广度”解读文本

  语文教师需在阅读教学的进程中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教师必须在教学理念的支配下对教材作进一步解读,关注作者的语言形式和篇章结构,揣摩编者的意图,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

  1.关注体裁和背景,解读作者的意图。文本的体裁不同,解读的重点也不同。“顺林之天,以致其性”,按着文本的自然纹理去解读,就能真正领略作者的意图,容易解读到位。作者撰文常常在特定的背景之下进行的,要么有特定的历史条件,要么有特定的写作心境,把这些一一了解透彻了,就能“得作者之心”,解读才更为深刻、全面、真切。

  2.关注语言和表达,解读文本核心价值。这就回顾到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两个概念上来了,即“写了什么”和“怎样写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引导我们更多地关注作者的表达,把关注的重点从过去的“写了什么”转移到如今的“怎样写的”上来。所以,我们现在要解读的一个重点就是语言表达的形式,而非内容。具体说来,教师在解读文本中要关注文本中的以下内容:(1)浸透情感与充满理趣的语言,对于这样的语言,教师需“浸入”文本,穿透语言表义,深入文本深处,反复涵泳,细细体悟,探索其中滋味;(2)对表现人物形象、表达课文中心起到关键作用的修辞,教师在深入解读文本中,不能放过关键的教学资源,尤其要关注文本中特殊的修辞手法,对于能够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修辞,教师要努力挖掘训练点,进行设计训练模块,体味作者表达的妙处,掌握相关的技能;(3)典型的表现手法,诸如《最后的姿势》一文中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爱如茉莉》一文中的细节描写,《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中的反衬手法等,教师均要有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之并运用之,将之提炼并上升为“类概念”,帮助学生迁移运用。

  3.关注文本内在结构,解读表达脉络。任何一名伟大的建筑师,在修筑房子的过程中,总是先搭好框架,然后不断完善细节。任何一篇文章,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内在结构。我们在文本解读中,也需像建筑师学习,努力在文本中找出关键的问题、情节,梳理出文章的脉络和结构,然后以关键性的问题、情节、某个句子、某个语段为切入口辐射全篇,将文本进行适度整合,使内容清晰地呈现出块状结构。

  4.关注文本外延,拓展思维深度与广度。我们的视野既应在文本之中,字斟句酌、品词析句,也应放在文本之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读出个性,彰显自我。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思接千载,视通万里”:(1)对同一作者、不同写作内容的文本进行延伸阅读,以求对作者进行全方位了解;(2)对同一写作内容,不同角度、不同体裁的文本进行主题阅读,以求对事物的全方位把握;(3)对同一主题、不同特点的文本进行对比阅读,以求深度把握文本“内蕴”。

  浙江沈大安先生说:“有了精彩的文本解读,才会有出彩的语文课堂。”教师解读的角度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越细越好。教师解读的“广度”有利于教学的深化和优化。

  三、站在学生的角度,“适度”解读文本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和把握也是为了学生的学打基础的。那么,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是否需要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学生呢?答案不言而明。教者和学者,无论是年龄层次还是认识水平,或是理解能力都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有效的引领,注意深入浅出,这样的教学才是被儿童乐意接受的。

  理想状态下的语文教学,是希望“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但学生这些能力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面面俱到,那么势必带来面面不到的后果。总之,教师解读的“度”不应等于学生解读的“度”。教师需要做出合理的选择,留取学生最需要的内容。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度”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全面深入解读文本后,从诸多散落的教学点中理出一条线索,围绕文本的主题整体设计,巧妙地串联起来,达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1.以“标”为纲

  “标”指目标,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崔峦先生曾在第七届全国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尖锐地指出:“因为目标意识不强,目标的阶段性不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便同时存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向高年级靠,中高年级的教学与低年级的要求区别不大。”因此,强化目标意识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教师要准确定位每节课的目标,诸如:知识要达到什么程度,能力训练要达到什么目标,课时目标、单元主题目标、班级学生实际情况都是怎样的?只有目标明确了,方向找准了了,才能摒弃教学随意现象,有的放矢调控课堂教学行为,保障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2.以“本”为“本”

  以“本”为“本”,即以教材和文本为教学基本。文本不同,教学价值也不尽相同。教师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着眼于学生的需求,充分挖掘和利用文本的教学价值。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三打白骨精》是一篇小说。窦桂梅老师从小说这一体裁出发,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首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而后带着学生厘清故事情节:白骨精的“三变”、孙悟空的“三打”和唐僧的“三责”,适时补充文本中没有出现的猪八戒的“三挑唆”,接着带领学生多角度理解文本,了解反复叙事的写作方式,激发学生对原著的探究兴趣。

  3.“目中有人”

  “目中有人”指隨着课堂情景的变化,随着学生对知识领悟的快慢程度,教学目标也要随时作必要的调整,关注动态生成,想学生所想,切实构建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半截蜡烛》,这也是一篇小说。笔者在教学中,先用形象生动的板书,带领学生共同探究小说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而后,跟着学生一步步与文中的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进行深度对话,最后,学生一起探究作者对蜡烛的特写镜头,小说的趣味性就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得以充分展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关于“文本解读”,关于“语文教学”,可能还会出现许多新的主张和流派,无论前方的语文教学如何缤纷变幻、百家争鸣,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能力都是必备的基本素养。面对不同的文本,教师都应读时“深入”,教时“浅出”,只有掌握解读之“度”,方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