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农村美术教育边缘化问题及应对策略

更新时间:2016-08-10浏览:评论: 条

  【关键词】农村 美术教育 边缘化 应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A-0010-02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兼具美育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就美术的教育发展水平来说,城乡差别尤为突出,城市各中小学美术教学设备先进、设施完善,教学资源充足,而农村美术教育并没有多大改变,甚至形成了比较严重的边缘化问题,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以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个人心得体会。

  一、农村美术教育边缘化问题及影响

  (一)学科被边缘化。在中考、高考“大棒”的指挥下,影响到升学率和办学水平硬指标的应试科目往往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小三科”则被弱化。尽管近两年来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对音体美课程教学有所重视,国家对薄弱学校音体美教学设备给予财政专项支持,学校美术教室普遍建立起来,但是部分农村学校仍然没有有效利用这些设备开展正常教学。学生到了毕业年级,美术课堂基本被主科占用,课程只停留在了课表上。

  (二)学科教师被边缘化。学校教学紧紧围绕应试科目进行强势攻略,这些科目的授课量化系数和授课教师的地位,比起音体美等活动课要高很多。在农村学校管理层看来,美术活动课教学轻松,无考试压力,作业批改简单,因此,学校可以不设专职的美术教师。而设有专职美术教师的,他们在学校考核、晋级、评优、绩效评定等方面也往往处于弱势。

  (三)学科教育功能被边缘化。很多农村学校对美术教育功能的理解上存在误区,在许多学校管理者看来,学校的美育功能不是靠美术课教学的打造来实现,而是通过第二课堂的开展和社团活动的展示来体现,学校往往通过搞绘画手工作品展览、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来展示学校的艺术教育成就。这对于学校的美育工作当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难发现,展览中所展示的优秀作品,大都来自参加校外美术培训班的孩子,而美术课堂教学的成效却疏于管理,有些内虚。实现美育功能的主阵地应该是课堂,课堂之外的美术教育实践活动,只是课内的延续、拓展,是对课堂教学成效的补充完善,否则就有本末倒置的嫌疑。

  由以上“三个边缘化”问题,自然衍生出农村美术教学的“三个游离”。

  一是美术课教学任务目标的游离。在很多情况下,美术教师匆匆备课,对教材内容缺乏深入挖掘,课堂教学手段单一,对教学将要到达成的目标任务不能精心设计,在课堂中如何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艺术体验,提高艺术表现能力和鉴赏水平,如何完成相应的课程标准,紧跟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有质量的作业等,缺乏细致的规划,教学任务目标游离于课外。

  二是美术教学行为的游离。美术教师对教材可以随意改变教学进度,整本教材可能只教学其中的几个单元,就结束了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对教材内容可以随意调整变动,自己认为专业方面比较拿手的,上起课来容易上手或是课前准备比较顺手的就先讲,而把其他内容放置一旁。或是随意降低教学要求,比如在版画教学中,教师基于工具材料的限制,将版画教学改为刮画或吹塑纸版画。有些教师过多依赖多媒体,上课时将鼠标一点到底,缺少指导性的课堂示范。另外,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较宽泛,学生对自己在课堂学习中将达到什么要求,缺乏自觉性和目标性。

  三是美术教师情感的游离。这种游离其实是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一大硬伤。美术教师被边缘化,其实内心很纠结很矛盾,但由于受到教育大环境的影响,这种挣扎显得力不从心,教师疏于教学思想理念的更新,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实践的反思。纵览各级教育刊物,关于美术教学方面的论文寥寥无几;美术教学课题研究的申报率和通过率也很低。美术教师往往在个人的艺术创作领域中谋求发展,获得令人尊重的成就,但教学方面却成绩平平。

  美术教学中的种种游离,不断地抹杀了学生观察、体验、表现、创造美的好奇心,有意无意损害着美术课在孩子们心中美好的形象。长此以往,学生对美术课学习兴趣降低,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表现力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而在社会五花八门的美术培训中心,美术教师似乎找到了被尊重的体验和施展才能的快乐,在家长的催逼之下,孩子也似乎找到了追求美的热情和愉悦,双方乐此不疲。一方面是学校美术课堂受冷落,一方面是社会美术办学方兴未艾,一冷一热的强烈反差,反映出当下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畸形发展,应该值得我们深思。此外,造成这样游离状态的原因,还包括美术教材编排体例和内容的问题,比如有些内容偏向于城市孩子,不适合农村孩子学习;有些内容受到材料的限制和影响,不便展开操作;有些内容设置目标要求明显拔高,学生达不到相应水准,课堂效果不明显,加之美术教师专业特长和业务水平差异,学校对美术教师和美术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等。

  二、解决当前农村美术教育边缘化问题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强化美术教育的学科地位

  学校要树立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和学科均衡发展理念,在县区级教育主管部门管理下,成立美术学科教研基地、教育学会,统领美术教学科研的“抱团” 发展。例如甘肃省张掖甘州区自2014年始,紧紧围绕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探索该区“行政+学会+基地”县域教师培训模式,成立了包括美术在内的12个学科研究学会,建立相对应的12个学科培训基地学校,分学科遴选专家团队,着力实施“‘十百千’青年教师体艺素养提升计划培训项目”的三年培训工作。培训采用分班实施的办法,美术学科设基础班和高研班,开展分层教学,按“满足需要,技能提升,分层设计”的要求,精心设计课程,开设国画、素描、版画、工艺制作、陶艺、书法等课程教学,特聘请南华书院书法家担任书法高研班指导教师。区政府精准投入,资金下拨学校,专款专用,保障经费落实,为培训“买单”。经过一年实践,教师培训效果非常明显,80%青年教师均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极大地丰富了业余生活,走向“一专多能型”专业成长道路,专业教师的素质也有了明显提升。同时,基地校无论从师资能力、设施设备,还是办学品位等均有所提高,办学特色更加明显。“行政+学会+基地”的培训模式,使教研室、学会、基地学校三方建立了合作互补关系,打破了旧的、封闭的、单一的行政化培训模式,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填补了县区教师无培训基地的空白,同时,美术专业教师的短缺问题也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