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让“自由”常伴学生左右——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

更新时间:2016-06-23浏览:评论: 条

  史佳卉 溧阳市外国语学校 213300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自由发展;学生主动性

  语文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的一种参与体验,感悟和探究,老师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学生学习知识的护航者和指引者,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我们教学任务中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自己心中的一片小天地。

  一、语文课堂要给学生怎样的“自由”

  在目前的低年级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上,仍有很多的教师还是用很呆板的教学方式灌输给学生知识,如上课就对着书本念,一堂课下来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说;有的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制定严格的规定,如让学生正襟危坐,阻止孩子的小动作,使得学生上课时像个木头人;在背诵课文时,规定一字不漏,默写时要求一个标点都不错。诸如此类的语文教学课堂,虽然教师对传授学生知识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对孩子的行为培养是很呆板和程序化的,对学生缺乏以人为本的关怀,忽略了孩子对课堂的主观体验,让孩子感觉很不自由。这里所说的自由,并不是说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不管不顾,任其发展,而是在不违背课堂纪律的情况下,老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包容,放弃对学生的严密控制,尤其对于活泼好动的低年级小学生,多给他们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会更有益于他们思维和想象力的发育。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不能用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处处替学生操心。教师要注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对学习需求上的特异性,恰当地给学生留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爱护低年级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此来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能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自由地去探索、发现和思考,让“自由”常伴学生左右,会收获更多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课堂给学生“自由”的意义

  在低年级小学生语文课堂上多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对老师来说是从“一个人的独角戏”转变成这场戏的导演,学生就从“跑龙套、打酱油”晋升成为主角。这样的身份转换,课堂上的主体变成了学生,就是老师给学生课堂以自由的过程,其意义在于要求老师要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打造一个有灵性的课堂氛围;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计划和备课能力;增强了教师对学生和课堂的总体调控能力;加深了教师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程度等等,有利于老师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在语文课堂上拥有更多发展的自由,是意义深远的。在课堂上不仅解放孩子们的思维、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老师正确的引导更是对孩子智力和情商的发育有重要作用。学生作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公,加上有老师的精心指导和护航,自然能发挥自己主动性,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其探索能力、主动思考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胆量、独立性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了师生之间的和谐等等。

  三、语文课堂如何带给学生“自由”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何种方式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也感受到“自由”,是这篇文章所讲述的重点,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一些实用的方法。

  (一)培养学习的兴趣

  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是小学生学习的启蒙课程,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孩子,需要有耐心地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以此来引导他们进行更恒久的学习。对于一些想要表达却胆量较小的学生,老师要善于发现并用眼神赞赏和言语鼓舞,答错了也不要责备,更要肯定学生的回答,鼓励他继续加油,增强其表达的信心;还要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学会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自己的疑问。让学生留心生活处处有语文,发现语文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的动力。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设计简单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表演,给予他们自由发挥表演力和创造力的平台,既可以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又可增加生活常识。学习过程有学生们的主动参与,也能为他们带来经历和快乐,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影响着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活跃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兼顾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语文老师就要是一个和善的人,小孩子对大人的情绪较为敏感,在面对小学生时老师若常面带微笑,亲切和蔼,自然能把这样的好情绪感染给学生,让学生有个积极的学习态度。小学生的思维跳跃,在上课前老师可以讲一个小故事,或者把新学的字词编成一段顺口溜,或者邀请有表达意愿的学生朗诵诗词等等,用这样的方法将学生的思维带回到语文课堂。学生亲临其境,增强了语文课堂的活跃性,强调了学生的自由发展,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是学习的基础。

  (三)进行分小组教学

  针对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集体活动的特点,语文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同学进行小组合作。老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和学习情况,将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实力差不多的小组。老师作为“导演”,给学生布置有趣的课堂任务,完成时间越少,效率越好的小组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小组教学能让学生在课堂遵守纪律而又自由地进行讨论,开动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同学之间能互帮互助,很大地给予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提升了学生的发展空间。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让低年级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也感受到“自由”,这是符合当前时代教育背景和这一代小学生的个性特点的教学方式。它的完善和推广,是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坚持和努力,放飞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予课堂更多的活力和自由,增强师生之间的默契,达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成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朱克坚.发展学生主体性,构建活力语文课堂——小学语文教育之我见[J].时代教育,2013,(18).

  [2] 李怀颖.如何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J].新课程(小学),2015,(10).

  [3] 李霞.语文课堂,还学生一片自由发展的天空[J].小学语文教学,2012,(23).

  [4] 陶龙金.语文课堂让学生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J].华人时刊(校长),2015,(12)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