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更新时间:2016-05-30浏览:评论: 条

   ——西固区福利路第二小学:王成英

  【关键词】: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个性发展 主体地位 因材施教

  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而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探究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首要条件就是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到学生中去,要对学生充满信任,用亲切和蔼的话语,创设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促进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例如:我在教“圆的周长”这节课时,课前让学生分别量出自己选择的圆形实物的直径和圆周的长度,在上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新课的环节,我说:“以前总是老师考你们,今天请你们来考一下老师好吗?请你们报出你所带的圆形的直径长度,看老师能不能说出这个圆形的周长。”结果,我报的周长长度与他们量的数据基本一致。这样短短的几分钟时间,我急复习了前面所学的内容,又使学生感到师生之间的平等,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为什么老师报出的周长长度与我量出的很接近,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本课的内容,也培养里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重视个性发展

  1.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创新精神。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情景,让学生去操作、分析和探索,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在发现者。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把学生引到“商不变”的情景中来。先是出了两道商是2的口算题,再请学生编几道商是2的口算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效参与到研究中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一下子活跃起来,积极思考,纷纷探究其中的奥秘。小组讨论的方式,更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的交流,激发了学生获得成功的动机,通过讨论,学生发现了商都是2的算式间被除数与除数的变化情况,从而揭示了这一性质。

  这样设计教学,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唤起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学生想创新。

  创新不仅是社会精英的专利,每一个只要有创新意识的行为都能成功。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水平、个性发展出发、进行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人爱好、特长和独立的个性意识。例如:对同一班级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考试采取不同层次的试题,对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后提高要求,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作业、试卷面批,加强个别辅导等,既完成共同的教学要求,又使学生的个性、特长、爱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是每个学生都有生动活泼的发展自己创新素质的机会,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3.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我打破以前老师在台上做实验,学生在台下得出结论的教法,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充分的动手操作。第一次,要求小组学生将圆锥装满水后再把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柱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第二次,我让学生小心翼翼的将圆柱中满满地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锥中,直到三次倒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三倍;第三次,让学生自收选择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来验证刚才的发现。结果有的学生则用倒沙子的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更有的学生选用了,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做倒水试验,以此警示大家,必须是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才能具有一定的倍数关系。通过这几次的操作活动,促进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参与。

  一个人的创新意识离不开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着力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在学法指导上,鼓励学生敢提问题、善提问题、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的必备的条件。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学生边:“学答”为“学问”。我采用“自学-提问-验证”的方式,启发学生多提问,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回答问题,不怕错答就怕不答,不怕错误,就怕不想。一旦学生提问了,无论质量如何,正确与否,教师都及时给与肯定,做出合理的评价,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钻研与创造,鼓励他们有独到的见解。

  在数学教学中设置一些有一定难度和灵活性的问题,运用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深刻性和变通性,多种思维素质。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千方百计的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一代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就会脱颖而出。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