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更新时间:2015-12-30浏览:评论: 条

  临桂县城第二小学 李顶娟

  【关键词】学生 主体 课堂 教学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在社会活动中的本质属性,这是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在现代教育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尽最大努力唤醒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如何让课堂教学成为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呢?笔者作了一些探索。

  一、放手让学生“问”和“答”

  以学生为主体的“问”和“答”区别于传统的老师“问”学生“答”的被动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把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答”出来告诉大家,把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问”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自己的参与,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才能达到,这样知识的获得较直接,不容易忘记。

  如在教“年、月、日”时,学生自学,老师给出两个题目,让学生自由发挥:你知道什么?(“答”),你还想知道什么?(“问”)。学生的思维可活跃了,答了很多:我知道31天的是大月,大月有1、3、5、7、8、10、12(7个月);30天的是小月,小月有4、6、9、11(5个月),2月有28天,也有29天。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2月28天那一年是平年,2月29天那一年是闰年;我知道用拳头记大、小月,用儿歌记忆大、小月等。由多个学生自觉答出来知识,老师可分类别记在黑板上,一节课让学生掌握的知识、重难点都一一展示在黑板上,而且都是学生“答”的功劳。学生在问答的同时,也“问”出了许多有意思的问题:我想知道一个月为什么有的是30天、有的是31天?一年为什么是365天?2月为什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等等。课堂上学生的“问”、“答”,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主动学习、主动获得知识的积极性。

  二、放手让学生去“发现”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不仅能解决本课的重难点,而且还能发现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知识,不仅使学生多获得了知识,而且培养他们学会学习,主动学习获得知识的能力。

  如在教学数的整除时,为了清楚地明白整除的含义,出了一组准备题:

  24÷3=8 25÷3=8……1

  38÷2=19 39÷2=19……1

  180÷12=15 184÷12=15……4

  学生观察了两组题的不同,一组可整除而没有余数,另一组有余数,得出整除的含义: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就说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且有余数,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细心的学生还会发现余数问题并展开讨论:被除数增加几就余几。马上有学生说“没说完整”,要补充在整除的条件下。再有学生补充说增加的数要比除数小,因为余数要比除数小。学生通过讨论和补充,又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在整除条件下,被除数增加几就余几,但增加的数要比除数小。这是课本上没有的结论,得出这个结论是一个意外收获,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获取了一个全新的知识,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品质。

  三、放手让学生“练”

  “练”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是学生对知识反馈的一种形式。在新授课中,对于学生能用旧知解决的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练,并在练中录求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自己主动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如在乘法简算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18×25,学生直接计算得出结果18×25=450,然后教师放手让学生再练习想其他方法看能否也算得450,然后汇报:

  (1)18×25 (2) 18×25 (3)18×25

  =3×6×25 =9×2×25 =18×5×5

  =3×150 =9×50 =90×5

  =450 =450 =450

  在学生的练习中,方法(1)、(2)、(3)都是把一个两位数拆成两个一位数的积,其中一个数与不拆的书相乘得到整十数。学生通过比较会知道,方法(2)、(3)较简便,这是因为2×25与18×5凑成的整十数没有超过100好算,再进一步比较知道方法(2)最简便,这是因为2×25比18×5好算。学生在汇报中归纳出:两个两位数相乘,把一个两位数拆成两个一位数的积时,有很多种拆法,其中一个数拆得越小与不拆的两位数相乘得到的整十数越好算。学生在练习中发现了这类简算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主动有选择地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四、放手让学生主动“找错”

  学生在练习中很难避免错误。如果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就能大大提高练习的正确性,完善缺漏的知识和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并使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得到逐步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归纳出小数的性质后,接着是两个例题“化简”和“改写”,这是小数性质的两大运用,笔者把“化简”和“改写”的含义讲清后,让学生练习:

  例3 化简 例4 改写(三位小数)

  0.070= 0.2=

  105.0900= 4.08=

  6.0908= 3=

  演示正确答案,让学生和自己做的进行对照,教师提问:你错了哪一题或你觉得哪一题容易错?为什么?有学生觉得化简第二题105.0900容易吧中间的0也去掉,这样数的大小就变了,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只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中间的0不能去掉。改写的第三题“3”也容易出错,容易把“3”改写成300,改写时要使小数的大小不变,必须先在3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0。通过对错误的发现,重点、难点解决了,对小数的性质在运用时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补充,学生的思维更加完整。

  总之,在教学中把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灵活运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产生很好地效果。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老师读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2】教育部中小学老师综合素质培训专家指导会员会,《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中国和平出版社。

  (李顶娟,女,49岁,广西桂林临桂县城第二小学高级教师,曾两次参加市、县基本功大赛,均获一、二等奖,获桂林市学科带头人,临桂县骨干教师称号。)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