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我之见

更新时间:2015-12-25浏览:评论: 条

  海春华

  四川省宁南县竹寿初级中学附小 615413

  经过近20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对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我有以下几点想法和做法,在此和大家交流分享,有不妥之处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想些与上课无关的东西,虽然看上去坐的很端正,听得很认真,但实际并没有认真的听讲;有的心不在焉 、老走神 。尤其是思考问题、较安静时 ,他们往往会想入非非 、心神不定。有时再加上季节气候的原因 ,他们就无精打采 ,一会儿就会睡着。由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时马虎大意 ,错误连连 。特别低年级的小同学好动、开小差是最常见的。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呢?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其课堂注意力的重要手段,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也直接指示学生课堂注意力的目标和方向。在教育教学中,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等是影响小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课题寻找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我们应提前在课堂上设置一些问题,发现有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或搞小动作的学生,不定期的随时提问,让所有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思考,认真听讲。

  再次,联系实际利用贴近生活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与生活,我联系实际利用贴近生活的事例,使学生感到学以致用,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百分率”时,就可结合本班学生到校情况,栽树的成活情况等生活实例,让学生展开讨论,要怎样才能让学生的出勤率、栽树的成活率等有所提高。从而使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最后,老师在上课时千万不能像专家做讲座一样坐着讲课。要走动着,离学生近一点,不给学生开小差、耍小动作、打阔睡的机会。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讲课时手舞足蹈,参与一些肢体语言,学生理解问题时就会很形象的去感悟,去领会,思考问题有了方向,难题就变得轻松易懂了。

  二、真对差生,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是必须的。

  以前的数学叫算术,只要在每次考试中能把计算题的分数拿到手,班上的差生也就不存在了。但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和连续的过程。在这十几年的数学教学中,我发现每一个成绩差的学生就是计算题不会做。要教会他们做对计算题,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出算错的原因,看他是在算理上、算法上、运算顺序、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这些当中的哪一步出问题,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从不会到会,再从会到熟练。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除了教会学生弄清算理、算法、运算顺序、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关系之外,还应培养学生具备以下三个良好习惯。

  第一,培养学生打草稿的习惯。

  很多学生在计算时,不喜欢打草稿,教师布置了计算题,有的同学直接口算,有的在书上或者其他地方,写上一两个竖式,算是打草稿,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大多数的计算题,除了少数学生确实能够直接口算出结果以外,大多数学生没有这个能力。针对这一情况,我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草稿本,认认真真地打草稿,同时在课堂上经常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严格督促学生落实,久而久之学生慢慢地会养成这一良好习惯。

  第二,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习惯。

  教给学生检查计算题的方法是:一是验算,二是检验,三是简算过后再按运算顺序算。

  第三、培养学生坚持练习计算题的习惯。

  无论做任何事都贵在坚持,计算题也不例外。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每天适量的找几道各种类型的计算题,让学生下去独立完成,第二天先由组长检查,把错误的题目勾出来,再把错的题整理在自己专门收集错题的本子上,以便于以后复习。在第二天的上课之前利用三四分钟的时间把学生不会做的题作以讲解,这样一直坚持到小学升学考试的那一天,我相信大多数的学生的计算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分层教学,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想提高后进生的成绩,就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自觉地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就快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也就随之增加了。

  四、有效地用好学具 、教具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有效之路。

  教具、学具的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实践、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调动了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促进手脑并用,和谐发展,在促进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为科学使用学具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形成数学概念;也能帮助学生轻松地理解数学算理;还能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渗透数学思想等。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准确把握教材特点,充分发挥学具的重要作用,能够刺激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在生动活泼、友爱和谐、充满情趣的智力活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构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015.11.18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