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在“阅”中探究 在“读”中激情

更新时间:2015-09-23浏览:评论: 条

  沈瑞龙  福建省诏安县建设乡中心小学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赶上了一场教育的春风,吹散了长久以来徘徊于眼前的迷雾,让我们在和煦的春日中与孔老夫子一般谈笑风生。《语文课程标准》的诞生,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语文课堂教学极富魅力的景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课堂上渗入了浓浓的人情味。而这场看似轰轰烈烈实是润物无声的改革,就是让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思想得到了空前的关注。一时间,阅读教学课堂上,学生的“个性阅读”遍地开花,形式层出不穷。表面上,学生大声读、小声读、默读、自由读、齐读,读得不亦乐乎,课堂上好一派热闹非凡的场面。而静观其间,却不免有些人浮于事,课堂上读了那么多,对课文理解程序如何?被问学生一脸茫然与羞涩。看来,课堂上光有花样新出的“读”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有学生扎扎实实的“阅”,既做到“书声琅琅”,又须“静思默想”,有阅有读,阅读结合,让“阅”与“读”激情共舞,才不失为一节阅读教学课。

  一、“先“阅”后“读”,自主探究。

  学生接触一篇课文,总是从题目开始,对题目的理解,直接关系到课文的阅读,而人对事物的第一印象,又是极其重要的记忆因素,因此,在读课文之前,先引导学生阅读,读题,审题,是十分必要的。

  在教学《鸟的天堂》(人教版小学第七册第一单元)一课时,布置给学生的预习作业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通过查字典了解“天堂”一词的含义,再搜集神话故事中对“天堂”一词的描写。结果,在收上来的作业中,我发现学生不仅了解了“天堂”的本意,还知道了天堂还可以指生活条件十分优越的地方。课堂上,我又引导学生紧紧抓住题目开始这篇课文的学习。我率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哪里才配得上是鸟的天堂呢?让我们都当一回检验员去验证一下,书上描述的这个地方是否合格。学生一听要让自己当检验员,孩子天性中那种“爱管闲事”的好奇心立刻被调动起来,埋头苦寻,寻找书中关于“鸟的天堂”的描述的语句。通过圈圈点点之后,再与其他同学据理力争一番,不久就讨论归纳出了课文对榕树的描述所抓住的几点特征。我不满足于此,再次抛砖引玉;榕树的这些特点与它成为“鸟的天堂”有何关系?学生又一次陷入深思,时而眉峰耸动,时而抓耳挠腮,亦有脑瓜灵活着一旁窃喜:哈,我知道了。思维在跳跃,目光在灵动,那一张张表情生动的小脸,此刻在我眼底是世界最美的风景。教室里安静极了,而安静的表面掩不住底下激流暗荡。陆续地,一只只小手试探性地举了起来,我,则报以欣慰的一笑。

  当学生顺利读完课文后,我来个回马枪,再回到题目上:“如此说来,这‘鸟的天堂’还真是鸟的天堂啊!我们把题目再美美地读它一遍,表达出我们对它的喜爱与赞美”。

  这样析题目,不仅抓住了“文眼”,学生阅读之后记忆犹深,而且通过阅读领悟作文时给文章定题目的小窍门,真可谓一举几得。

  二、“读”“阅”结合,内化语言

  古人有语:“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教学生学会学习被摆到了阅读教学的第一位。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但是,如果脱离课文而空洞地讲述方法,恐怕学生不爱听也听不懂。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阅读方法教学。

  写提纲,做记号,加批注,小标题,这些对小学生来讲是挺好的阅读方法。在课堂上,经常性地提醒学生运用。那么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掌握。

  三、“读”后再“阅”,深化感悟。

  学完一篇课文后,让学生掩卷沉思,回味其中的无穷境界,则会让学生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激起学生共鸣,这时候,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学生就不会觉得空洞无语了。

  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一文中,授完全课,全班还沉浸在“亲眼目睹”周总理的伟大的感动中,瞧他们余意犹存的样子,我让他们再次呼唤:“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再次质问:“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入情入境地朗读完最后两段,我对孩子们说:“相信此时此刻,大家心中也一定有许多话语要对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倾诉,请大家提起手中的笔,把话写在这两段旁边”。教室里顿时一片春雨沙沙。是周总理的人格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灵,还是孩子们童稚又真情的诉说慰藉了周总理的灵魂?我恰好路过一位平时提起写作就“头大”的孩子身边,低头一看:周总理,我穿越时空来到您这里,在您身上我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我要回去了,但我不用担心迷路,有您为我点亮一盏指路的灯……天啦,这不是一首诗吗?

  指导学生批注,绝不是为课堂添上“写”的摆设而已,学生正是通过批注,激活了自己的思维,抒发了自己的感受,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多维地领悟到课文的内涵,这才是“读”的顶峰,学生在“阅”与“读”的共舞中达到纵横诗意,飞扬激情的境界。

  古人把读书时的品味揣摩比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可见惟有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之中,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阅”与“读”完美结合的课堂,既见“骨骼”,又添“血肉”,学生喜闻乐见。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