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理解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理解题是占篇幅最长的、最耗时间的、生词最多的、单题分值最高的题型,当然,阅读理解也成为了学生们头疼的题型。中高考阅读占比近百分(完形也是阅读的一种),得阅读者得天下,这是大家的共识。总的来说,影响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阅读兴趣不够、单词积累不够、阅读方法不当和背景文化知识匮乏。从进入中学就开始,只要你每天认真坚持两篇阅读训练,再差的学生英语升学成绩都不会差到哪儿去。
难点一:单词不认识
很多同学都有这种感觉,平时课本上的单词自己都掌握了,为什么遇到阅读还是有很多看不懂呢?这主要是因为单词量不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多背单词,除此之外还要摸索规律。
策略1:专有名词不必较真
英语中有大量的词总是大写第一个字母的,而他们也大多属于专有名词,表示人名,地名,事件。如Adela、Manchester、NATO。遇到这类词不必过分纠结其含义。
策略2:前缀、后缀有规律
英语中有些词通过前面或者后面加一些字母,就会变成另一个词。如,regular-- irregular,kind--kindness,前者通过加-ir变成否定形式,后者通过在后面加-ness,变成了名词。归纳起来,一般说前缀变词义(如肯定、否定),后缀变词性。只要记住这个原则,平时在学习时有意识地去积累检验、各种加前后缀的形式,就不至于稍加变化就不认识了。
策略3:根据上下文猜词
在阅读题中,有的词是在文章中有提示的,因为英语写作有个潜在的规则,词语若非不得已,不要重复。秉承这个原则,我们可以在文章的结构平行处找线索。或是反义词,或是近义词,再根据上下文,不难猜出词语在文中大概意思。
策略4:考纲单词必须熟记
大纲要求的单词、平时做题总是遇到的单词、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的单词,这些词是同学们发挥才智,施展所有做题技巧的基础。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没有捷径可走,就是要有恒心一直背:把单词表上的词分类,单独把不会的列出来,分批背;平时总是遇到又不认识的,用笔记本把他们都记下来,天天反复天天背。
难点二:单词都认识,文章看不懂
“单词我都认识,文章说什么我就是看不懂。”也许有的同学会这样说。问题可能出在这里: 1. 单词不是真的都认识 英语中几乎每一个单词都不是只有一个释义,同学们所说的认识,也许只是这些单词的一个意思,有可能在文段中考查的是这个单词的另外一个意思。这类情况要解决它,就把它当个生词来处理就行了。唯一不同的是,同学们对这类词的处理要注重在语境中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区分不同词义。 2. 语法句式不熟 这个原因更普遍一些。阅读中的句子有的是很长的,有的是很怪异的。长的可能是加了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怪的则有可能是倒装、插入语等语法点。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解决语法弱项,认真学好每个语法现象,平时经常练习长难句分析,能够帮助熟练掌握语法点,考试时遇到长难句就很容易理解了。
策略1:平时多阅读
平时多读,好处有很多:如①考试时能够不紧张,以平和的心态,正常的速度完成。②总结做题技巧,如定位法,上下文联系法,排除法等。③提高反应速度,我们看到一个生词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去反应,当经常见到某个词时,对这个词的反应速度必定会很快,阅读速度也能提高。
策略2:积累不同题型的解决方法
平时多去积累不同题型的解决方法,如细节题—— 定位法,观点题—— 中心句法。在考试中遇到题目,就能够对症下药,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率。
策略3:运用高效的做题步骤
看到一篇英文文章之后,首先要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用几个词或者一两句话概括),其次,抓住跟这个主题相关的要点(围绕这个话题,作者说了几个方面)。所以,我们阅读时,始终沿着“先总后分”的思路,去体会作者的意思。
首先,用5—10秒钟的时间,扫一眼文章,看它是什么类型(记叙、说明、议论等),然后重点看看首尾两段的关键词、中文注释、每一段的第一句,大概了解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
然后,读文章后面的题目和选项,圈出其中的关键词。文章后面的问题,一般都是文章的关键内容,而且问题顺序基本吻合文章内容的先后。
第一步通读全文,第二步看了问题,其实到这儿,文章的脉络就会比较清晰了。第三步,带着问题,去读文章。遇到之前圈出来的那些关键词,就多加留心,因为答题线索,往往就在这附近。
英语时文阅读应与教材、语法、听说同步
阅读活动是以读、看为基础或为主的一项综合性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不能把阅读活动单纯看成是教学生如何读的活动。英语时文阅读应与教材、语法、听说同步。
阅读活动并不是只发生在课上,课外同样是学习的好机会。鲸阅英语小程序,英语分级时文阅读 与教材、语法、听说、口语,孩子寒假阅读训练好计划!
高分秘诀
阅读中需要特别注意并做记号的有: 1.首段和尾段 一篇文章的主题句、中心思想往往出现在文章的首段或者尾段。许多文章开门见山地在第一段就提出了要说明的对象或者要论证的观点,而文章的最后一段一般也会对全文的说明和论证进行总结。 通过一些标志性词汇或者短语,我们可以更快地找到这些总结性句子,如:all in all, in short, to conclude, in consequence, in summary, in a word, as a result, therefore, accordingly, thus等。 2.列举处 标志性的词汇包括:First, Second, Third… ; Firstly, Secondly, Thirdly… Finally; First of all, Then, In addition, Further, Furthermore, Besides, Moreover… 3.举例处 例子往往与作者的说明与论述有很大的关联,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也成为了考题出处的热点。这种题目在文章中的线索非常明显,一般都带有如下的标志性词汇: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take … as an example, as, such as, like等。 4.因果关系处 出题者为了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经常会把含有因果关系的句子倒过来考,因此选项中因变成了果、果变成了因,考生需要注意辨别实际的因果关系,防止受到迷惑。 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有:because, because of, so, for, since, as, thus, therefore, consequently, in consequence, as a result; result from, result in, cause, originate from, lead to, attribute to, derive from; base, basis, reason, result, consequence等。 5.转折、对比、类比处 文章的转折也是体现作者观点和文章主题的地方,一些明显的转折词包括:but, however, on the contrary, yet, as a matter of fact, in fact, actually等。 6.数字和年代 阅读中有时出现对于数字和年代等细节的考查,看似容易,但是考生经常由于疏忽大意而失掉这些最容易的分数。 7.专有名词 所谓的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机构名称、书籍文章影视作品的名称以及其他专有名词。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每遇到专有名词可以用铅笔作上标记,以便如果在题目中出现相应专有名词可以进行快速定位。 8.最高级词汇 最高级词汇以及其他一些表示唯一性的词汇由于其意义的绝对性,因而不容易产生歧义,所以也经常成为出题对象。 这些词语包括形容词和副词的最高级,以及以下词汇:only, sole (solely), mere (merely), sheer, simply, entirely, absolutely, just, always, forever, never, none, must, all, any (anyone, anybody, anywhere)等。
详情咨询老师
注: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