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儒风大家 ,作者儒风大家
儒风大家.
关注儒风大家,读懂中国文化
作者 :儒风君 · 小西
《庄子》中说:“独来独往,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孤独,是一个人高贵的开始。
当你发现,有人开始越来越不合群,你就要知道,这样的人往往更加可靠。
1
不喜欢凑热闹,内心有自己的坚持
三毛曾在《送你一匹马》中写道:“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了负担和承担。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
远离喧嚣的场合,在独处中静静思考的人,表面上看似孤僻,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坚持与信念。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不会轻易被外界的浮华所诱惑。
经济学家薛兆丰向来喜欢独来独往。
同学聚会很少参加,同事聚餐也总是会找理由推脱。
在众人眼里,他是个不合群甚至情商有些低的人。
在一次访谈中,有记者问道他的朋友圈:“你一条朋友圈都不发吗?”
薛兆丰肯定的点点头。
在他看来,人生并不需要那么多社交,那些为了凑热闹而合群的交往,大都无意义。
他经常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人看书、思考,活得脱俗且自在。
《论语》里提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和谐,但并不是要盲目凑热闹。
那些不喜欢凑热闹的人,往往更懂得独立思考,不会被短暂的风潮所迷惑。
正如余秀华在《无端喜欢》中所说的一样:“我从来不指望吸引别人,我觉得这样很浅薄。”
人到中年才发现,最好的活法不是向外合群,而是向内收敛。
告别外界的喧扰,把自己活成最好的样子,就能在自得其乐中,安然享受生活。
2
不随波逐流,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社会学家阿里扎说:“一个人扎进人堆里,个性与特质就会被迅速稀释。”
只有当你学会带着独立的思考能力来对待人和事时,你才不会轻易受他人影响。
如此,便能在独处中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
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残雪是个很特别的人。
在别的作家经常举办文学活动互相交流时,她却会刻意保持距离,从不参加这些活动。
她曾说:“我有自己的理念,主流圈子我进不去,也不想进。”
在这样“另类”的处事之下,她出版了一本《残雪文学观》,内容涵盖了当代文坛名家,将他们逐个批判了一番。
也正是这样独树一帜的她,出版的作品拥有独特的气质,更是被称做:“中国的卡夫卡”。
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孤独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
一个清醒的人,不会为了迎合别人的想法而委屈自己。那些刻意的合群往往会让自己的心灵变得贫瘠。
真正去享受孤独,才能不被外物左右,在强大的内心下,自然可以从自身获得充实感。
远离人群虽然虽然看似孤独,却是获得自我觉醒和内心宁静的必要途径。许多人害怕孤独,是因为担心在独处中感到空虚和无聊。
然而,孤独并不等同于寂寞,它是一种自我探索和精神成长的机会。
只有在独处中,才能保留自己的思考方式,不会迷失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
走过半生才懂得,孤独并非敌人,而是生命中最忠诚的伴侣。它将带你走向更高的境界,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而有力。
3
不讨好别人,保持真实与坦诚
心理学家勒庞说:“智慧常常在人群的洪流中被湮没。”
不合群的人,只在意追求内心的真实与坦诚。
他们不虚伪,不做作,不因为别人的期望而扭曲自己的性格。这种人往往让人感觉踏实,因为他们所展现的是真正的自我。
王小波刚到国外留学时,身边的人都劝他多和旁人交流,改掉孤僻的习惯。
于是,王小波试探性地做出努力,选和别人一样的课,参加同学邀请的聚会,逼着自己学别人搭讪......
一天天的时间就在这样盲目讨好中悄然而过。
可看似合群的他,内心反而生出更多无处消解的苦闷。
于是,他果断放弃应酬,决定做回自己,闭门写作。
他会一个人躲在无人的角落,捧着书边看边笑,也会追着小孩讲一些自己编的童话。
日子在他的经营下,越发像花朵一般璀璨。
不讨好别人,并不代表冷漠,而是因为选择了一种更加真实的人生态度。
正如王小波所说:“孤独,寂静,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
孤独,是外人眼里的内向,却是自己心中的姿态。
灵魂丰盈的人, 不会为了讨好他人而让自己心力交瘁,选择真诚纯粹,才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修养。
▽
《孤独:自我的回归》一书中写道:“人类最深刻、最基本的精神体验,都是发生在内部的,是需要借助孤独与独处的。”
与人交往,合群固然重要,但不合群却是智慧。
这样的人看似冷漠,实则清醒。他们会在洞察了事物的真相后,不随波逐流,不讨好别人,反而可以独立思考,保持真实与坦诚,最终活出自己的精彩。
没有社交,没有朋友,思想就会在丰盛中壮阔一个人的心灵。
越是这样的人,越值得你我信赖。
点亮在看,愿你我可以在寂寞的土壤中,化出生活的诗意,练就一颗饱满而自由的灵魂!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