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高校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更新时间:2017-03-30浏览:评论: 条

  黄一玲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01120)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项目来源:2015年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yjg153106)。2015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课题(编号:2015Y0106)。2016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择优资助项目(编号:szkzy2016003)。2016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 (编号:161004)。2015年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课题 (编号:2015-GX-046)。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对于贯彻教育理念、组织教学过程、保障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其一直是教育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研究热点。传统教学模式有马赫穆托夫提出的“问题教学”模式、布鲁纳提出的“探究一发现”模式等。伴随信息技术革命所推动的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慕课革命之后全球掀起教学模式改革新潮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翻转课堂一度成为教育改革焦点,对于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具有积极作用。

  一、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不同的一种学习方式,日益受到教育界欢迎。西方有关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的实践及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下半期,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支撑,从而形成了操作主义、现象学、信息加工、社会认知、意志理论、维果斯基、建构主义等自主学习研究的不同派别。齐默曼在社会认知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自主学习概念。赫黎克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其中包括确立学习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维果斯基学派的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言语的自我指导过程;利特尔将自主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心理反应;他认为态度和能力是决定自主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学习者应学会自我管理与评估。目前学生自主型学习教学已广泛应用在英、美等国高校教学中,国外学者开发了一系列自主学习测评工具。如:魏因斯坦的“学习和探究策略调查表”、齐默曼的“自主学习访谈表”、宾特里奇的“学习动机、策略问卷”等都从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效果进行了科学评价。近年来,在线学习、混合式教学日益受到国外教育界青睐,国外名校纷纷加入Udacity、Edx等 知名“慕课”平台,开展2.0版“慕课”建设,这不仅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更带动了网络时代学生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创新。

  从国内学术界的情况来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自主学习进入系统研究阶段。1987年林毓锜提出“自主学习”构建并指出:“自主学习不限于学习方法上,还可以包括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控制。”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自主学习的研究方兴未艾,既有学者介绍国外自主学习理论,又有学者密切结合中国教育实际状况加以创新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引介国外自主学习理论方面,我国学术界具代表性的作品有《90年代以来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若干进展》(庞维国,2000)、《目前国外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动态》(刘根平、刘道溶,1990)等。学界从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展开具体研究,程晓堂将自主学习概括为自主学习能力、条件和模式三个部分;庞维国认为自主学习包括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评价学习结果四个过程。目前学者普遍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自主而不是由他人支配的主动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学习目标、过程及效果等诸多方面进行自我设计、管理、调节、检查与评价的主动建构过程。此外,学者们还分析了自我效能感、学习目标、归因倾向等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总结出以人际互动为取向、以意义建构为取向和以学习自我调节为取向的三种自主学习教学指导模式。此外,南开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了研究生自主学习教学的实践探索。但是总体来说,相对西方学界,中国学术界自我理论创新不足,与此同时,在中国教育界传统教学模式仍比较普遍,需要不断推进研究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索。

  二、当前高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构建自主式开放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体现知识讲授与能力培养的一体化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潮流。对此,学术界与教育界对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运用策略进行了探讨,也有一些成功经验。但是总体上,我国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自主学习型教学方法的运用、自主学习过程设计、网络与自主学习诸要素有机结合方面的研究仍然较少。笔者通过对重庆市、上海市部分高校教学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高校教学实践中尚存在多种问题,主要归纳如下:

  1、部分教师观念落后,教学模式改革探索缓慢。不论在何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都是教育过程的组织主体,但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同。在当前教学变革过程中,部分教师安于现状,教育观念落后,仍然囿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教师的教学设计的单向灌输模式,一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仍是“教——学”单向、线性关系而非契合网络时代特征的“教——学——教——学”双向互动关系,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模式仍然普遍存在于高校课堂教学之中,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不足,教学效果不佳。

  2、部分学生学习自主性不足,学习热情不高。部分高校教学模式陈旧,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心理较普遍,学习投入度不高,学习参与不足。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离开学习主体的自觉投入,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生学习、思维模式都具有了新特点,这在客观上提出了教学模式改革的迫切要求。

  三、相关对策建议

  为解决传统教学方法单一、僵化、教学成效不佳等问题,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在借鉴教育学中“元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理论基础上,转变教学观念,将教师角色从传统单一的“传授者”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评估者”等多元角色,突出学生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这将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1、打造学生自主学习型教学课堂。

  在信息传播发达的网络时代,教师应将课程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理论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与主动性。具体的课堂设计方案可以包括如下主要内容:首先,组织研讨式专题教学,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多个专题进行研讨。其次,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可以布置研究性主题作为课后作业,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图书馆、网络查阅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撰写相关研究论文或者学习心得体会,随后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交流。再次,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可以征集学生感兴趣的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议题,启发学生将关注的社会问题带入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学习内容进行研讨,激发学生学习投入热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为例,该课程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设置十个自主学习专题。每节课开始之前,教师事先安排若干名学生对上一节课布置的自主学习研讨专题准备发言内容,经教师审阅指导后,学生主讲15分钟,内容涉及自主学习心得、理论理解等,以让教师了解其对所学理论的掌握情况;然后再引导学生就自主学习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和交流,最后教师点评并将参与互动学生的表现计入平时成绩。

  2、运用信息技术建构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平台。

  自主型网络学习模式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学习者高级认知能力、探索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为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缺陷,教师应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动态立体互动式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这种网络平台应提供丰富理论资源,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认知工具,并且结合相应课程主题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学习资源库”角色功能,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搜集和提供课程教学相关的理论资源,开发网络课件,充分发挥网络的辅助教学功能,建设研究生自主学习资料库,构建自主学习交互式网络平台,有效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反馈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在此基础上及时答疑释惑,从而突破时空局限,实现课堂教学借助网络技术的不断延伸。

  3、健全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其学习投入度。从考核内容来看,既可以有常规的学业水平考试,也应包括体现自主学习投入的评价;从评估过程来看,既有阶段性的考核要求,又有最终的综合考评,以期更好地提升教育质量。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投入与创新能力。具体来说,学生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此外,在总评成绩40%的评定中,可以将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之后撰写的小论文或学习心得作为考核内容,学生课堂参与研讨情况也应纳入这部分考核中,以此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合理激励。剩余10%成绩考核应结合学生网络教学参与度与对网络理论知识资源利用程度来进行综合考评,鼓励发表学生研究性论文,并在总评成绩中得到体现,从而形成科学、合理反应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有效实现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