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5-05
-
2018-04-10
-
2018-04-10
-
2018-04-08
-
2018-03-30
更新时间:2016-03-24浏览:次评论: 条
2018-05-05
2018-04-10
2018-04-10
2018-04-08
2018-03-30
陈 文
(江汉大学法学院 武汉 430056)
关 键 词:课程理解 社会工作教师 角色
课程理解,是教师对其所授课程的解读和意义赋予。近些年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我国方兴未艾,但由于本专业理论的外来植入性,本土理论和经验的缺乏,其发展较为艰难,一直进行着教学改革。由于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其角色定位甚为重要。可教育界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角色的讨论比较鲜见。因此,研究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角色期待,是提高教学改革成效的基本要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悟到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角色的界定,可以从课程理解的视角来把握。
一、疏离于课程理解的社会工作教师角色问题
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目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大多没有专业教育的背景,更没有经过专业的实务训练,主要靠自学和短期培训而成。在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时,基本扮演着传统的教师角色形象。正如韩愈在《师说》中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就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传承者、专业知识的传授者以及疑难问题的解答者。
在这样的角色定位中,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少于深刻理解所授的课程,所有课程活动聚焦于教师的“教”,实为单纯的认知性教学。教师强调学生掌握知识,而不注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更不会顾及学生的学习意愿与现实状况。课程结业,教学任务完成。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以至于死记硬背、临时抱佛脚成为较为普遍的学习方式,结果是不少学生学得快、考得好,但也忘得快。显然,疏离于课程理解的专业教师承担的角色过于单一。
二、课程理解: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角色定位的前提
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前提条件是要充分理解所授课程。对课程理解涉及到对课程本身的存在价值、课程目标、内容与方法的理解,对课程学习对象的认识。现以《妇女社会工作》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对课程进行理解。
1、 对课程存在价值的理解
课程的存在价值是指课程开设的意义或者重要性。就《妇女社会工作》课程而言,特别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识别其存在的价值。一方面,我国从建国之初就对妇女工作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妇联组织,妇女也把妇联看成是自己的娘家,对其非常信任和依赖。有了妇联工作,还需要妇女社会工作吗?另一方面,妇女社会工作的对象,包含了不同年龄层次的女性,这就意味着妇女社会工作的内容,与有些社会工作专业领域相重合,如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而且由于性别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妇女的活动领域,除了有限度的公共领域之外,主要集中在私人领域,这就意味着其内容又与家庭社会工作相重合。
因此,专业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挖掘妇女社会工作的价值:其一,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考察妇联的活动,在其轰轰烈烈的活动背后,我们会发现诸多的问题,如助人关系不平等、助人缺乏专业性、过于行政化和集体化,等等。尽管目前许多妇联都在不同程度上引入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理论与方法,工作出现了新的面貌,但专业性还是欠缺。其二,在其他社会工作分支领域含有妇女社会工作的问题。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这些领域里的妇女,是没有性别差异的存在。她们就是青少年、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没有女性的特殊问题和需求。
2、对课程目标、内容与方法的理解
⑴对课程目标的理解
对课程目标的理解是对课程作用的理解。课程目标是对课程实施后预期结果的描述,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如果没有对课程目标的理解,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就只是按部就班地传授课程内容,教师变成了授课机器。
每个专业都有课程的总体目标,但组成专业的各自课程也有其相应的具体目标。社会工作专业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本专业的学生掌握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理论知识和方法,能够利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及提供社会服务,实务性和操作性是其典型特征。《妇女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中的一个分支课程,同样要将其总体目标作为本课程的指导性目标。《妇女社会工作》的课程目标可以确定为培养学生具备为妇女服务的能力,如帮助妇女恢复其受损的社会功能的治疗能力、帮助妇女预防问题产生,增强社会预应力的预防能力,以及帮助妇女开发社会资源,促进其发展的发展能力。同时,内化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但是,妇女社会工作突出的是性别特点,许多问题的总根源在于性别,包括性别引起的错误理念、性别压迫引起的女性权力缺失等,因此,《妇女社会工作》的课程目标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性别意识和性别敏感度,提升学生对妇女问题的性别分析能力,以及促进两性平等、解决妇女问题的能力。
⑵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会影响课程目标的实现。笔者以为,课程内容的选择,除了教学大纲作为依据之外,还应该结合现实社会的状况。就《妇女社会工作》课程而言,首先,依据教学大纲选择的内容:其作为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中的一个分支课程,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理论知识与方法,应该成为本课程的普适性基础内容;根据课程的性别特点,针对妇女问题的分析理论、妇女社会工作的工作原则、解决妇女问题的特殊技巧与方法,应该成为本课程的特别内容。其次,面对层出不穷的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不断更新,教师需要将课程内容及时补充,把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带入课堂。
课程目标的实现,课程内容的实施必须有一定的教学方法来加以保证。《妇女社会工作》课程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讲授式、案例式、研讨式、角色扮演式、实务操作式,等等,通过这些适合社会工作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夯实学生的理论功底,充分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也给学生提供了运用理论,尝试分析、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内化,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
3、对课程实施对象的理解
学生是课程实施的对象。课程实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良好的课程效果必须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全面理解基础之上。
要加深对学生的理解,需要充分认识学生的特质及其所处环境。“90”后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相对优越,被家庭过度保护。他们思维活跃,自主、独立意识强烈,追求个性,但也任性、过于自我、抗挫能力不强。同时,“90”后大学生身处社会转型、网络时代等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使得他们信息接受的渠道多元,视野更为开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但也面临着更多的诱惑。
“90”后大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对课程的接受程度。尽管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势头迅猛,但颇低的社会认同度、职业薪酬,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普遍对本专业的认同感比较低,特别是那些被调剂、非自愿进入本专业的学生。他们考虑职业选择时,更注重职业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更注重薪资福利待遇水平。这些状况对社会工作专业教学非常不利。
三、课程理解下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角色期待
社会工作特别要求工作者明确自己在不同助人活动中的角色。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为了提高课程效果,也需要对自己的课程角色有着深刻的理解与定位。结合对课程相关要素的理解,笔者以为,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角色应该多元化,主要为设计者、指导者、参与者、反思者等综合性角色。
1、设计者
作为设计者,教师要在课程目标的指引下,规划课程的整体结构,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恰当选择课程内容,围绕课程内容设置各种相关主题和相应的教学方法,创设支持性的学习环境。设计要能引起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建构知识和能力,内化价值观。笔者在设计《妇女社会工作》课程时,就以理论—方法—实务为基本版块内容,每隔几周安排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而且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2、指导者
尽管当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但相对于学生,在专业领域还是具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因此,能够成为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有效指导者。作为指导者,教师一方面需要“授之以鱼”,向学生传授妇女社会工作的理念、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由于年龄、阅历、知识结构等的局限,学生自主学习和研讨时会遇到困难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性帮助,“授之以渔”。比如社会性别理论。
3、参与者
课程实施是师生双边互动、情感交流碰撞的过程,学生更能接纳参与者,而非权威者、领导者身份的教师。当教师放下架子,平等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不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程有较好的效果,而且教师也获得启发,实现共同成长。作为参与者,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倾听其意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和价值体验,分享学生的学习快乐,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探究精神。《妇女社会工作》课程实施中,笔者经常以参与者身份参与到主题讨论中,平等地与学生交流、互动,课堂氛围和谐、愉悦。
4、反思者
反思是对自己的课程教学进行的思索与评判。社会工作特别注重实务反思,这也是专业教师必不可少的行为模式。教师扮演反思者,可以使自己保持一种理性的眼光,不断对自己的课程实践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改进方案,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 教师实现对课程新的理解与认识,努力提升自我。《妇女社会工作》课程在我国相对于其他社会工作课程起步较晚,最初没有教材,课程资源缺乏,也没有现成的教学经验可循,教师完全是摸索式的一路走来,这期间就有不断的反思过程。教师在充当反思者中,使本课程逐步走向成熟。
四、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角色承担的策略
1、 具备角色的自觉意识
角色自觉意识是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的敏感性和自觉度,驱动着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恰当扮演相应的角色。教师的传统角色具有一种惯性,如果教师没有角色的自觉意识,在课程实施中就会惯性使然,不自觉地单纯充当传道者、授业者和解惑者。社会工作实务特别注重工作者的角色意识,作为专业教师在课程实施中,不仅要让学生知晓实务中工作者的角色,而且自己也要有意识扮演好相应的角色,以便取得良好的课程效果。
2、 提高自身素质
如前所述,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普遍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务训练,综合性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大量阅读和研究、参加实务培训和学术会议、学历教育等形式, 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教学技能。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实务,如到实习基地和相关机构去亲身实践,既加深对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可以为课程实施提供鲜活的本土化案例。
参考文献:
[1] 徐继存.课程理解的意义之维[J].教育研究,2012(12).
[2] 程良宏.教师的课程理解及其向教学行为的转化[J].全球教育展望,2013(1).
[3] 司林波. 本科管理类专业案例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J]. 教育评论,2011(4).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从时文阅读中受益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对于个人职业发展、国际交流和全球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85次 评论:条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培养英语语感的有效途径 在英语学习中,语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语感是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的理解和感知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184次 评论:条
突破传统英语学习,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 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往往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而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然而,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129次 评论:条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让英语学习更高效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如何高效地学习英语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奇速英语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198次 评论:条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英语学习的全新革命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以其创新性的学习方式和全球时文资源的整合,引领了英语学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91次 评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