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助金,赋能,自我实现:新时期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分层模式”

更新时间:2016-03-18浏览:评论: 条

  (吕程,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23)

  关键词 资助工作 赋能 高校

  一、新时期资助工作的新特点与新挑战

  (一)比例有增无减,数量逐年递增

  2009年我国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高校贫困学生的比例较为稳定,但高校贫困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1350万,其中贫困学生约263万,占在校生总数19%。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教育部,2009)。

  (二)资助金额来源要求多样化,高标准

  资助金额来源依旧以政府为主体,资助金额的力度也逐年大幅提高,2004年国家助学贷款及各类助学金总额约为91.5亿(姚国建,2005),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资助经费支出总额达369.65亿,增长三倍,形式以“减(免)、奖、贷、助、补”。除政府资金,许多境内外的企业,个人,基金会也为资助金池子注入源头活水,例如2013年四月美国黑石基金捐出1亿美元在清华设立奖助学金。奖学金资助的项目也日趋多元化,覆盖出境交流,实习岗位等等。机遇与挑战并存,各类助学金对受助学生的要求也日益多元化。

  (三)高校就业严峻,道德风险突显

  高校初次就业率已由1997年97.1%下降至2009年68%,这对贫困生资助过去倚重资金(实物),轻能力,素质培养的模式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李凤,2011)。同时,资助工作中助学贷款违约,骗取助学金的道德风险突显。银行紧急叫停某地或某校国家助学贷款的报道和文章随处可见(郭红霞,2007),更有高校学生捏造贫困证明骗取助学金的新闻见诸于报,对高校资助工作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负面效应。

  二、新时期资助工作的“分层模式”

  基于资助工作的新特点和服务对象的新需要,本文提出了以资金资助为基础,心理素质与人格培养,学业与职业能力发展,以及最终激励学生追求和实现梦想,达到自我实现的的“分层模式”。学者范斌(2004)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提出了赋权的两种模式和三个层次:两大模式指个体自身的主动赋权和外力推动的赋能;三个层次指个体层面的赋能、人际关系层面的赋能和社会参与层面的赋能。而资助工作中的赋能,最大的意义是激发受助者由被动的“他助,自助到助他”。

  (一)以资金(实物)资助为基础

  新时期资助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资金(实务)支持需要改弦更张。从需要层次理论来说,基本的物质需求是人类一切需求的基础和前提,事实上,更高层次的需求也需要资金和物质作为保障。当务之急,更多是如何调整优化资助金额的分配结构,建立有效的利益引导机制。

  (二)心理素质与人格培养

  心理素质和人格的培养即是第二层重要的阶梯。贫困生容易产生自卑,敏感,甚至个别出现消极悲观等负面思想;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支持等相对弱势和缺失,又缺乏调节和克服这些心理不适合障碍的能力和帮助,因此要积极关注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三)学习与职业能力发展

  有学者将高校的困难学生群体分为“生存型贫困,生活型贫困,和发展型贫困”。而资助困难学生的最终目标,是在长期内助力其提高和发展,实现“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促进学习与职业能力发展。社会学家的研究表明,中国社会阶层的固化正在加剧,阶层之间流动的阻力加大,资助工作也肩负着捍卫教育公平,保证起点公平的重要目标(敖永胜,2006))。

  (四)、激励,梦想与自我实现

  需要层次理论的最高阶段,是鼓励个体追求梦想,达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获得持续的幸福感。而在资助工作中,这也是最终极的努力目标。对于资助工作和受资助的个人而言,这都是一个收获的阶段。这一时期的资助学生可能即将离开母校,或已经离开母校,资助工作需要对毕业生实施追踪,同时也鼓励事业有成者回访回馈母校,对在校困难学生最好的榜样和感恩教育。

  参考文献:

  敖永胜,2006,教育成本分担制下的研究生资助体系探究,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范斌,2004,农民的赋权及其模式选择,学术研究

  郭红霞,2007,国家助学贷款校级管理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

  李凤,2011,助金,助心,助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新模式,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部,2010,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情况,

  姚国建,2005,教育部介绍国家助学贷款资助高校贫困生情况,人民网,

    奇速优客

    相关文章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